· 高校建设
北京地区 15 所部属高校将向雄安新区疏解
北京日报消息,2 月 25 日在京举办的 2024 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发布了有关三地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进展:目前已有 202 所京津中小学和幼儿园与 273 所河北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办学合作,北京地区 15 所部属高校将向雄安新区疏解。
这 15 所北京高校中,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所高校的雄安校区已于去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此外,北京理工大学雄安校区已获批建设,将和该校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珠海校区及怀来校区共同构建“一脉五区、一体发展”的开放办学格局。(北京日报/央视新闻)
· 月球探测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飞船“梦舟”与月面着陆器“揽月”亮相
2 月 24 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发布消息称: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目前,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先期开展无人登月飞行,并在 2030 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据介绍,“梦舟”飞船是在神舟飞船基础上全面升级研制的新型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采用模块化设计,由返回舱和服务舱组成,可搭载 3 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环月轨道,近地轨道飞行任务可搭载 7 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空间站。“揽月”着陆器是中国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载人下降与上升飞行器,由登月舱和推进舱组成,主要用于环月轨道和月球表面间的航天员运输,可搭载 2 名航天员往返,并可携带月球车和科学载荷,是航天员登陆月球后的月面生活中心、能源中心及数据中心,支持开展月面驻留和月面活动。据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将采用两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先后将着陆器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央视新闻)
· 人工智能
新一代 AI 图像生成模型 Stable Diffusion 3 可在图像中生成非乱码文字
近日,开源人工智能公司 Stability AI 发布了Stable Diffusion 3 图像生成模型,在文字生成的表现上具有更高的质量和准确性。Stability AI 已经于 2 月 22 日开放了一个等待名单。
Stable Diffusion 3生成的图片,可以正确显示文字。提示词:cinematic photo of a red apple on a table in a classroom, on the blackboard are the words "go big or go home" written in chalk
Stability 表示,Stable Diffusion 3 系列模型(利用提示词将文本描述转化为匹配的图像)的大小从 8 亿到 80 亿个参数不等。该尺寸范围允许模型的不同版本在各种设备上本地运行。参数大小大致对应于模型能够生成多少细节的能力。就技术改进而言,Stable Diffusion 3 与 OpenAI 的 Sora 相似,采用扩散变换器(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将通常的图像构建模块替换为在一小块图像上工作的系统。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展,而且可以产生更高质量的图像。除此之外,Stable Diffusion 3 还利用了“流匹配”(Flow Matching)技术,通过学习如何从随机噪声平滑地过渡到结构化图案以生成图像。在 Stability 官网提供的示例中,Stability Diffusion 3 能够很好地在生成的图片中显示正确的文字而非乱码,并具有和 DALLE-E 类似的保真度。Stability AI 表示,一旦测试完成,即可免费下载并在本地运行。(Ars Technica,Stability AI)
· 海外学界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计划更改校徽,遭到近 3000 人联名反对
近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品牌重塑计划从校徽 Logo 中去掉了“学院”(‘College’)和“伦敦”(‘London’)这两个词,只留下“帝国”(‘Imperial’)。此举不仅引发了工会对新标志中“贬义历史内涵”的担忧,更是导致近 3000 人发起请愿书进行反对。这份于当地时间 2 月 25 日发起的请愿书称,“许多学生不喜欢新标识,新的颜色和字体看起来几乎像卡通一样,不能很好地代表学院。”
本周,许多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他们第一次在校园里看到新校徽时的震惊。那些在请愿书上签名的人表示,在他们看来,学校没有与学生和员工进行适当的咨询,并表示对品牌重塑的各个方面感到失望。另一方面,一位校方发言人表示,更名将有助于该校在国际上展开竞争。因为本次新标志是现代的,自信的和富有表现力的,能够清楚地表达了帝国理工学院的目的、愿景、优势和影响。他还表示,将利用任何机会倾听人们的想法并回复疑问。(TimesHigherEducation)
· 古生物
国际古生物研究团队全面研究“中国龙”化石
近日,来自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对海洋爬行动物东方恐头龙(Dinocephalosaurus orientalis)的新化石进行了研究,令全面了解这一奇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成为可能。
东方恐头龙以异常长的脖子闻名,让人联想到中国神话中的长蛇状龙的形象。自 2003 年在贵州发现首个头骨和颈椎以来,中国西南部发现了多个标本,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在近 10 年的研究后几乎完整地呈现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研究人员指出,东方恐头龙有 32 块独立的颈椎,其颈部异常长,与欧洲和中国发现的长颈龙 Tanystropheus hydroides 有相似之处。相比之下,东方恐头龙在颈部和躯干上的脊椎数量更多,胎生并适应海洋生活。尽管与著名的“尼斯湖水怪”原型——蛇颈龙(Plesiosaurs)也存在表面相似,但它们并非密切相关。
这项国际合作揭示了东方恐头龙的独特之处,为进一步探索这组动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线索。科学家希望通过未来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海洋爬行动物长颈的功能研究,深入了解这些古生物的演化历程。恰逢龙年开端,相关论文 2 月 23 日发表于《地球与环境科学学报》(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德国斯图加特自然历史博物馆)
· 动物生理
鲸鱼是怎样唱歌的?它们的声带具有独特结构
2 月 21 日,南丹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的研究人员在《自然》(Nature)发表论文,揭示了鲸类“歌声”在海洋中传播的“奥秘”。
在实验室环境下,他们切除了三头搁浅的鲸(座头鲸、小须鲸和狭鳕鲸)的喉部,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并建立了计算模型,发现鲸类的声带中有一个 U 形组织,使它们能够通过将组织推向一块脂肪和肌肉垫来产生声音,证明了此类动物进化出了独特的喉部发音结构。这些结构使一些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动物能够有效地发出频率调制的低频叫声,但也限制了它们发声的频率范围和深度,使得它们会被船只噪音干扰,也无法在很深的海底交流。鲸的声带已经经历了数万年的演化,以便在水下产生声音。这一发现揭示了鲸类是如何进行沟通的,并可能引导未来的研究方向。然而,该研究的结果是基于幼年鲸的声带,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成年雄鲸进行研究。(美联社)
· 实验物理
新研究成功实现毫克级重力测量,实现量子力学和重力理论融合的重要一步
近日,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成功使用毫克级悬浮质量测量了微观层面上的重力。这一研究成果旨在解决重力与量子理论之间的统一问题,探索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如何共同作用的谜团。相关论文 2 月 23 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在这项研究中,南安普顿大学物理学家利用超导陷阱和磁性粒子悬浮技术,将重力耦合测量扩展到了阿米数量级(10-18)。通过使用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检测粒子的运动,以及通过电动轮驱动产生时间相关的重力梯度,研究人员成功地测量了微小粒子的重力作用。这一研究为量子力学和重力理论之间的交叉点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支持。此次实验的成功意味着重力的微观效应可被探测,为未来的重力量子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支撑。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更小的粒子和更精确的实验中,以进一步理解微观世界中的重力作用。(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