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工智能企业已达22.58万家
人工智能时代飞速到来,一大批从事人工智能产业的公司和人才聚集大湾区,将AI植入湾区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现在,改变着我们的未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4日,广东省现存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2.58万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深圳新闻网2024年2月26日讯(深圳商报驻穗记者 姚嘉莉)当下,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1月30日,马斯克宣布“已将第一颗大脑芯片植入人体”;随后美国人工智能公司“领头羊”OpenAI推出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继ChatGPT之后再掀千层浪。人工智能时代就这样飞速到来,一大批从事人工智能产业的公司和人才聚集大湾区,将AI植入湾区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现在,改变着我们的未来。
上市公司加大力度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随着《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出台,广东人工智能发展迈入新征程。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指出,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基础扎实、企业质量数量双提升、平台算力领先。
记者从广东省人工智能协会了解到,根据测算,2022年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同比增长15.3%。预计2023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4日,广东省现存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2.58万家,数量居全国第一,2022年新增相关企业3.5万家,增长18.42%。全国96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中,广东为19家,占比19.79%,排名第二。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全球经济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未来最大的产业,无疑就是人工智能。广东省人工智能协会会长杜兰告诉记者,目前,广东省部分上市公司正在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力度,以及对初创企业、团队和中小企业的收购力度。
“回顾人工智能发展的几次浪潮,我们发现在第三次以感知智能为主体的浪潮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第四次以认知智能为突破的浪潮就开始了。”杜兰说,经过近一年的发展,GPT-4和国内的大模型都在进一步向多模态方向进化,大模型和人的沟通不再只是语言文字,它会理解图片和视频的含义,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研发领域,已经融入了GPT这类大模型,来帮助机器更好地理解它所看到的东西。
杜兰指出,在产业应用方面,大模型将进一步突破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从写诗、画画和当白领的办公助手,走向工厂和田野。大模型的出现将会大大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数实融合的速度。
广东大模型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模型技术被认为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算法的进步,以及AI芯片的支撑都将成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加速突破,大模型形成新赛道,广东实力不容小觑。据广东省人工智能协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共有23个省份发布了237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包含港澳台),广东为32个,其中深圳17个、广州10个、东莞3个,低于北京(89个),大模型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目前有华为、腾讯、维沃、元象科技、云天励飞等9个通用大模型,佳都、追一科技、远光软件、金蝶、广电运通等23个行业大模型。
算力犹如底座,它的强弱直接深度影响到新技术的研发效率和研发成果。据测算,广东省综合算力指数(集算力、存力、运力于一体的新型算网能力)达67.5,居全国第一。通用算力方面,广东省拥有约230个数据中心,合计标准机架数量约62万个,占全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