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游客争相推荐的“打卡地”,折射出大同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进一步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全域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鲜亮底色。
在守正创新中赓续城市文脉
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是大同“广府角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被认定为“大同里坊制的活化石”。如何充分保护、传承,又如何创新利用、复兴街区?运营这个街区文旅项目的华夏江鸿文旅公司策划总监贾艳告诉记者,为了做出“既能勾起记忆乡愁,又能够满足当代生活的活力街区”,项目团队在城市规划部门的统筹组织下,对街巷、合院建筑、公共空间、配套设施等进行了详实的数据测绘与拍摄记录,邀请了大量本地居民与本地专家作为顾问反复论证调整,住建部专家进行把关,最终确定了“小规模、渐进式、微更新、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的修复原则与推进计划,留住街区修复的根本。
“我们实现了还原街巷风貌,守住‘场景的魂’。”贾艳说。在严格遵循原有街巷肌理与尺度感的前提下,对“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密空间”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打造原汁原味的古城街巷,针对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全部按照原有形制与细节,运用老旧材料,由传统工匠施工,力求修旧如旧;针对一般性织补院落,在尊重原有风貌的前提下,适度加入现代设计元素,营造出传统与当代和谐共生的丰富场景。
街区是历史留下的,但是使用的是当代人。项目团队根据现代城市居民生活和商业经营的使用需求,完善了水、电、气、暖、网络等基础设施,将古城文化内容引入到社区之内,公共卫生间和社区书店开放后不仅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更成为年轻人和游客的“打卡地”。同时,还设计文化景观,增添绿植树木,让街区既传递历史记忆,又充满绿意生机。
这里的历史建筑会“说话”
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在修复过程中,始终坚持“历史文化街区最重要的使用者就是本地居民”。为了保持街区真正长久的活力,首先要成为本地人喜欢的地方,要想尽一切办法重建古城内的美好日常生活。为此,街区在内容注入方面精准发力,紧紧围绕本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日常社交休闲需求招商,积极引入以本地商家为主导的餐饮、休闲、娱乐类优质业态,重新建立起本地人回到大同古城内休闲社交的消费习惯,这是历史保护街区保持长久人气活力的最好来源。
另外,围绕本地精神文化生活构建活动,持续举办“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读书观影、美学市集”等各类活动,也吸引了大批热爱文化艺术的本地居民参与,助推古城文旅发展。此前在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㝔庐文化沙龙”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的中国壁画学会理事、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郝建文对此感受颇深,“使用是最好的保护!这里的历史建筑会‘说话’。”“㝔庐”这个不大但却精致的院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里,无论是游客还是文化活动推行者,都可以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文化的魅力,置身古城、街区、文化共同织就的古都大同徜徉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