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源水城的旧城墙遗址公园,有一个大型的叠水瀑布,可以说是水城的标志性景观。在叠水瀑布的西侧石壁上,镌刻着一首大部分清徐人耳熟能详的诗:
城外青山城内湖,
荷花万朵柳千株;
太汾风景少颜色,
唯有清源入画图。
这首诗,是民国早年(北洋政府)时期的清源县知事续思文的名作。
续思文,一名隆英,字虞丞,号琢雪,清光绪元年生人,民国二十一年卒,是北路的定襄县宏道镇西社村人,原属崞县。民国十年(公历1921年),续思文离开文水来到清源县,担任县知事之职。在政事之余,续思文留恋于古城梗阳的大好风光,寄情于汾河两岸的山光水色,写了为数不少的诗作,由于时光流逝,今天能见到的不过四首,其中就包括水城石壁上的这一首。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这是一首白描诗,并没有运用什么特殊的艺术手法,而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写了太原盆地清源县一带的宜人景色。可以想象,当时诗人应该是站立在县衙之后的西门坡上,时值盛夏的早晨,还未到上班时间,他早饭之后,来此散步。由于此处地势较高,他向下就能看到东湖里的湖水碧绿如油,宛如美玉,再由远而近把目光往县衙这边收,只见衙门外的莲花池内荷花正在盛开,一朵一朵又一朵,在宽大的荷叶衬托下,粉嫩娇艳,沾上几滴晨露经阳光的反射,更是七彩缤纷。池边的翠柳交错倒映,凭添妩媚,更显得清源城小城宁静祥和。特别是与身后吕梁余脉上漫山遍野的青青葡架纳入同一画面,更加完美如画,恰似观音的紫竹佛境。由此他想到了从文水卸任赴清时路边光秃秃的石头山和因干旱缺少水分的瘦草矮丛,真是天壤之别,不由得发出感叹:要说这太汾一带,能称得上景色的,也只有清源这个鱼米之乡还能值得画家描绘啊。
与中华浩瀚的诗词海洋相比,此诗不过一粟,艺术水平也属中游,但在描述清徐的众多诗词中,却是不折不扣的上上之作,当之无愧地被后人公认为清徐特别是清源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