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一个文物大省,也是一个石刻保有大省,保留至今的石刻文物成为我们认识古代世界创造力、时代风格、传统差异的重要物质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月23日,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阳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郭卫东提出《关于加大我省石刻实体资源保护力度的建议》。
“我省石刻文物资源内容涵盖广,涉及国家政情、地方施政、农事生产、工商业态、人口流变、军事活动、民俗民情、宗教崇拜、教育教化、治水用水、救灾度荒、公益募捐、家族家谱、基层治理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包罗人间万千景象,囊括多个社会领域,记录了百姓的喜怒哀乐,弥补了官史的缺失不足,是一部感情丰富、忠于历史的‘石头版史记’。”郭卫东表示,由于石刻文物材质的多样性和所处环境的复杂性,我省石刻实体管护存在责任依然不明、保管方式依然粗放等问题,保存任务十分艰巨。
“当我们看到一件内容精彩、文笔优美、书丹俊秀的碑刻拓本或录文时,其原生载体——石刻本身可能已经处于岌岌可危之状态,甚至已经荡然无存、灭失在历史长河中。”为切实做好我省石刻实体资源的保护管理,郭卫东提出,建设好石刻实体资源分类保护的赋能数据库、落实好石刻实体资源保护管理的主体责任、营造好石刻实体资源保护管理的社会氛围、推行好石刻实体资源保护管理的具体措施等建议。
“大多散落在乡村、山林、社区的石刻,主体管护责任界定不明确或是模棱两可。”郭卫东表示,我省在落实市县和基层石刻及文物保护责任中应出台明晰化、具体化的规定,避免主体缺位,以便把保护石刻实体资源的责任实实在在落到实处。
山西晚报记者 梁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