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正是红薯粉条加工的黄金时期。1月10日,记者走进襄汾县南贾镇南刘村,感受“粉条挂满园”的壮观场景。
在该村永富粉条加工厂,生产车间内热气腾腾,浓郁的红薯味儿飘香。工人们通力配合,搅面、漏粉、煮粉、冷冻、开冰、挂杆、晾晒……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袋袋红薯淀粉变成了一缕缕晶莹剔透的粉条。黄灿灿的粉条晾晒在外场上,场面十分壮观。
“每年10月到12月,订单最火爆,临近年关市场需求量增大,我们也铆足干劲,虽然忙,但心里高兴。”该厂负责人刘永富一边打电话对接订单业务,一边帮着工人师傅晾晒粉条,“厂里有20多个工人,忙起来人手还是不够。”
刘永富从父辈手中接过这门手艺并经营粉条加工厂已有20多年,他亲历了粉条加工从传统的人力作业发展至如今的机器流水作业,从之前出门售卖到现在商客主动上门订货,“我们家的红薯粉条十分畅销,广受好评,陕西、甘肃等地都有客户。这段时间,每天出货量在6吨左右。”刘永富言语中尽显自豪,小小的红薯粉条不仅让像他这样的个体户实现增收,还带动周边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我家的红薯每年收完后,全部送到南刘村的粉条加工厂,我也在厂里上班,帮忙晾晒粉条,一天能挣200元。”南贾镇古县村村民张跃龙有时还帮忙张罗收购粉面,“好好干,咱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和张跃龙一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还有周俊香,今年63岁的她在加工车间里负责挂杆、剪粉工作,每天能挣150元。“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不方便,在家门口的粉条加工厂上班,产业发展起来了,咱也跟着受惠。”
近年来,南刘村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薯粉条加工特色产业,目前该村共开办红薯粉条加工厂13家,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年出粉条量达1000余吨。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在红薯加工产业上做文章,不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帮助拓宽增收致富途径,带领更多村民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南刘村党支部副书记刘高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