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河南省晋商会  ___  冯南垣 

欣赏王珣的《伯远帖》,您会知晓哪些历史知识?及书法常识呢

   发布时间:2024-01-10 14:59     浏览:184    
核心提示:《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欣赏这幅作品,除了能领略作者的卓越才华、书法功底之外,还能从中了解哪些历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欣赏这幅作品,除了能领略作者的卓越才华、书法功底之外,还能从中了解哪些历史知识和书法常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王珣《伯远帖》中心部分

一.《伯远帖》的创作背景

《伯远帖》是东晋时期的一件珍贵文物,其作者是王珣。每逢说到东晋的书法,大家自然会想起“书圣”、书写“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而王珣是东晋开国元勋王导的孙子,从王导到南朝齐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僧虔,五代人全是当时的著名书家:王导—王恰—王珣—王昙首—王僧虔。可见,王珣在琅琊王氏家族中承上启下,在政界与书法界都是风云一时的著名人物。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 ),字元琳,小字法护,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是我国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他出身琅邪王氏,初任大司马(桓温)主簿,深得桓温敬重。因随讨袁真有功,封东亭侯,世称王东亭。累迁琅邪王友、中军(桓冲)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太傅谢安当政时,授秘书监。谢安去世后,升侍中。

王珣以才学文章受知于晋孝武帝司马曜,成为心腹大臣,累迁左仆射、征虏将军,领太子詹事。隆安元年(397年),迁尚书令。会稽王司马道子征讨王恭时,担任卫将军、都督琅琊水陆军事,守卫建康北郊。因平乱有功,加位散骑常侍。后因病解职。隆安四年(400年)王珣去世,享年52岁。获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穆”,累赠司徒。

王珣画像

晋孝武帝在位期间(372—396年),谢玄、谢安都是当时的权臣,王珣作为谢氏家族的女婿,颇受庇佑,仕途一帆风顺。但后来由于一些矛盾,导致两家不和,王谢二族交恶。而王珣由于得到晋孝武帝的宠爱,所以依然历任要职。

一天,谢安下令要把王珣调到江西南昌任豫章太守,实际上是想把他赶出都城南京,王珣坚持不去。那些天,他心中十分郁闷,就写信给当时任临海(今浙江台州)太守的堂兄弟王穆(字伯远),向他倾诉自己心中愤懑和不满,这就是传承至今的《伯远帖》的由来。

二.东晋书法地位,王家书法名人

众所周知,书法是我国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一,在众多传统文化中书法无疑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我国古代,晋朝更是我国书法发展的第一个巅峰时期,是能与唐宋诗词一较高下的文化产物,因此,晋书的文化价值很高、历史意义重大。

书法虽然是文字的一种表现形式,但除去艺术价值外,更重要自然是其实用价值。前秦时候官方惯用篆书,后由于篆书的复杂成为了书写的障碍,所以有了在篆书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的隶书,几经发展后在汉朝隶书迎来了最成熟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进,官吏在面对更多的需要被记录的文件时为了更加的方便准确,自然需要在书写文字的形式上下功夫,于是便有了行书的早期形态“行狎书”。

“书圣”王羲之像

晋朝的书法在皇权的推动下,大可以用人人尚书来形容当时的社会状况,而竞书更是成为了文人墨客之间的一种时尚,行书更是发展到了最巅峰的时刻,于此同时也是涌现出相当多书法大家以及名留青史的书法作品,比如王羲之那有着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等等,由于书法的盛行更是推动了如《书论》、《用笔赋》等书法理论著作的诞生。

东晋王家到底有多少杰出的书法家?一时扳着手指也数不过来。祖父王正生了八个儿子,都是王羲之的父辈,其中有四个是杰出书法家。王羲之的父亲王旷算一个,但是,伯伯王导和叔叔王廙的书法水准比王旷高得多。到王羲之一辈,堂兄弟中的王恬、王洽、王劭、王荟、王茂之都是大书法家。其中,王洽的儿子王珣和王珉,依然是笔墨健将。

晋朝书法的发展让我们赞叹不已。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当时名人的书迹流传到今天的已属凤毛麟角,名气大者如钟繇、王羲之等,真迹均已不传。但是,东晋王珣的行书《伯远帖》如有神助,竟被保存到现在,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晋人书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对中国的书法文化而言绝对是一大幸事。

《伯远帖》中王珣创造的部分

三.《伯远帖》的玄妙,及其流传经历

《伯远帖》问世已有1600多年,年代之早仅次于陆机的《平复帖》,堪称书法史上的珍宝。《伯远帖》纵25.1厘米,横17.2厘米,还没有现在的16开纸大。此帖纸墨精良,至今依然古色照人。

《伯远帖》为王珣成熟的行书,其风格古逸洒脱,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它的笔画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疏朗飘逸,真有“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

如果拿《伯远帖》与早它几十年问世的《兰亭序》作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东晋时行书已经完全成熟。这种成熟当然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可以推测的是:行书应该是伴随着隶书的快速书写,自然而然地相伴而生。没有长期的演进,行书是不会在晋时臻于成熟的。

在此,我们还应更正一个书法小常识,原先大多数人认为: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欣赏《伯远帖》后则可断定,行书的产生一定是早于楷书的,因楷书的“铁画银钩”是从行书那里学来的。这就是古帖的“实证”能力。

王珣《伯远帖》中的乾隆御题

《伯远帖》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流落民间,明代时为董其昌所收藏,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清代经安岐等人收藏,后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清内府,经乾隆品题,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的尽间,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

1911年至1924年,《伯远帖》收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1924年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辗转为郭葆昌收藏。1950 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将《伯远帖》及《中秋帖》在香港购回,后一直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总之,欣赏东晋书法家王珣的《伯远帖》,不仅可以领略以他为代表的东晋书法家们的卓越才华,还能从中了解不少历史知识和书法常识。因此,我们在欣赏古代书法家作品之时,除了观赏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外,还应该了解作者情况、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其他作品比较有何特点等等辅助知识。只有如此,才能全面地欣赏作品、掌握其深刻内含。

王珣《伯远帖》中董其昌的跋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