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20多年的炸药,一直是响在深山无人问,没想到,卖点炸药产能指标,却把某些媒体“炸”出了尖叫声。
近日,上市公司同德化工因为卖两家子公司股权的事儿,被不少媒体质疑,质疑什么呢,说同德化工卖得太贵了。
媒体的理由很直接,因为20多天前,同德化工把子公司20%股权收回来的时候只花了2300万,而如今一转手要价8200万,涨价2.5倍。
确实是低买高卖,但媒体的“爆破点”太不准了。
关于收购子公司股权的价格,20多天前就在交易所公告栏里挂着,媒体都看到了,难道现在的买家会不知道吗。
很显然,这是周瑜打黄盖啊,同德化工的股民肯定是乐于见到这样的交易的,并不是资产流失或者对外利益输送,而是给上市公司增加利益。
当然,同德化工手头本来也很紧,今年7月份刚刚获批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2.4亿用来偿还银行贷款,现在增发还没动静,可不得另外想办法嘛。
实际上,到底贵不贵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民爆是一个技术门槛不高,但准入很严格的行当,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业务环节都有严密的管制要求。
生产炸药的需要生产许可证,销售炸药的需要销售许可证,运输炸药的需要运输许可证,实施炸药爆破的还需要爆破作业许可证,生产炸药的企业能生产多少还要申请产能指标。
当下的情况是,我国民爆行业已经差不多饱和了,要想新增企业或者业务,几乎只能是旧有的退出或者转让,于是,以上说的那些许可证和产能指标就成了香饽饽。
而同德化工转让的两个子公司,实际就是转让炸药生产的产能指标,供需关系决定交易价格,这显然已经不是常规的净资产评估可以衡量的了。
被卖掉的两家子公司一共3.8万吨生产许可产能指标,什么概念呢。
同德化工一共的炸药生产许可产能也就10.6万吨,卖掉3.8万吨就只剩6.8万吨了,同德化工2022年卖了9万吨炸药,这意味着,剩下的产能都不够保证原有的客户需求了。
同德化工在中国整体民爆行业中算不上龙头,但在山西省肯定称得上“民爆大王”,超过六成的炸药都是用在了山西的矿山里,所以开头才会说它“响在深山无人问”。
如前所说,2022年卖了9万吨炸药,什么概念呢,可以做个类比。
成都有一个相当大的天府国际机场,当年修建机场的时候,动用了9000吨炸药,炸平了近400座大山,也就是说,同德化工一年卖的炸药足以削平4000座大山。
实际上,如今这么炸裂的同德化工最早是做烟花爆竹的,源起成立于1956年的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炮业生产合作社。
后来合作社变成了化工厂,除了烟花爆竹,还同时生产编织袋、工业炸药,随着工业发展的需求增加,慢慢的,工业炸药就成了化工厂的主营业务。
2001年,在国企改制潮的推动下,化工厂也进行了改制,剥离掉原有的烟花爆竹、编织袋等业务,围绕工程炸药等民爆业务组建了同德化工。
如今的同德化工实控人张云升就是那时同德化工的董事长,持股仅有5.27%。
张云升从董事长变成实控人,是2004年、2005年的股改,同德化工的两个集体持股基金会先后退出,张云升的持股比例陆续扩大到了35%。
2010年,同德化工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成为山西省首家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也是山西省忻州市上市企业,张云升也跨入了亿万富豪阵营。
如今,同德化工的董事长已经变成了张云升的儿子张烘,张云升已经71岁了,之前已经减持套现了近2亿养老,应该算是正式交班了。
财务数据显示,同德化工近几年来的营收基本都在9亿上下徘徊,2022年首次突破10亿,以目前饱和的民爆业务来说,已经是摸到了天花板。
如今同德化工把两个子公司一卖,大约要减少1000座大山的业务,至于用什么来填平,就看新投资的生物降解塑料业务了。
公开资料显示,同德化工的生物降解塑料项目起于2021年,总投资36亿,包括年产24万吨BDO和6万吨PBAT,预计2023年底进入试生产阶段。
PBAT就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简称,BDO就是生产PBAT的主要原料,目前我国生物降解塑料普及程度还较低,发展空间巨大。
按照当前行情,作为原料的BDO一吨的市场价格1.4万元左右,这还是较年初回落了1.5万左右的情况下,以同德化工24万吨的年产量,粗略估算可创收33亿,比同德化工以前卖炸药3年的收入还多。
也就是说,如果行情好的话,同德化工转战新材料的收益是高于原来的炸药业务的。
剩下的,就看二代接班者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