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9月,房地产行业利好政策频发。
但即使如此,在行业弱复苏的趋势下,多数房企仍深陷销售负增长困局。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同比降低了11%。仅有少数房企跑赢大市,绿城是其中之一。
截至2023年9月末,绿城已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金额约1923亿元,总合同销售面积约934万平方米,位列全国第七。
这样的成绩背后,是绿城产品和投资双重战略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绿城实施聚焦收敛的投资策略,聚焦高能级城市,在深耕了23年的上海推出绿城中国年度封面作品《申江三部曲》——弘安里、前滩百合园、外滩兰庭,顺延上海城市发展脉络,用三种不同风格表达绿城对城市的致敬、对客户洞察的理解。
同时,《申江三部曲》是绿城以领先于行业的顶级产品力,为卓越城市上海再造的封面级作品,这也正是绿城近年来提出的“最懂产品、最懂客户”两大战略支点的有力落地。
《申江三部曲》再造封面作品
近百年来,黄浦江发展轴在上海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都有着重要地位。根据最新规划,作为上海城市“主动脉”,至“十三五”期末,上海黄浦江将初步建成兼具商业金融服务、现代商务办公、文化交流展示以及滨江休闲娱乐功能的公共活动区域。
绿城的《申江三部曲》,由于都位于黄浦江畔,名字也由此而来。
这三个顶级作品,以不同风格敬献于黄浦江区域——从董家渡到前滩南再到北外滩,也代表了绿城全方位参与上海的更新进程,不断切中时代脉搏,和城市共生长,以高质量、多维度的产品力深耕此地,为全球卓越的城市再造封面。
在9月“时间的繁花”新品发布会上,绿城首次公开了弘安里的示范区实景与营造亮点。
作为石库门建筑的活化石,弘安里的整体规划理念是坚持低层、低密度开发,既保留了里弄间“行列式”的肌理布局和原始主、支弄的形态,保留了石库门的主要立面、体量和风格,同时也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构件和材料。
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绿城还在弘安里项目开发中注入当代创新理念,比如在归家动线上打造十字街道,在空间节点处增添小而美的花园;配置会所空间,满足业主社交需求;将旧里弄“长进深、天井式”格局调整为 “大面宽、短进深”的布局方式,增加室内采光和尺度感。
弘安里可谓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绿城的产品基因,即从城市文脉出发,致敬经典建筑风格,注重生活场景感营造,强调文化与艺术氛围。
实际上,在与上海共建的23个年头里,绿城始终积极参与上海的城市更新和文化复兴。然而,时代在变迁,产品在演变,绿城产品基因却始终如一,对品质的坚守恒久未变。
绿城一直在给上海带来惊喜,如其所言,绿城总是把最好的给上海。
深耕二十余载与上海共进
上海也在期待绿城。
从2000年,上海人均GDP首次突破4000美元时,绿城就进入了这片土地。可以说,除了大本营杭州,上海开启了绿城从区域性开发商向全国性开发商转型的新篇章。
20多年间,上海早已成为绿城战略必争之地。从行业角度而言,上海是标杆房企业绩贡献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从绿城自身的投资策略出发,聚焦高能级城市是其发挥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在上海深耕的23年里,绿城与上海人居发展脉络同频共振,打造了上海绿城、玉兰花园、玫瑰园、黄浦湾等多个住宅标杆作品。
绿城总是能让每一块土地变得更加美好,而这些作品也蕴藏着绿城产品更迭的密码。
外滩兰庭作为黄浦湾的姊妹篇,黄浦湾是董家渡城市更新的第一块地,绿城当年采用玻璃幕墙的大胆尝试,开启了高端住宅公建化立面的审美趋势。绿城不断赋予建筑艺术美感,如今外滩兰庭的弧线美学,要追溯至上海绿城的新古典主义设计,提取海派经典建筑中Artdeco装饰元素,将新古典主义与现代美学相融合。
对过往作品的不断复盘,帮助绿城实现了“能力封装”,积累了产品谱系。从北京御园,到上海玫瑰园,再到上海玉兰花园,原汁原味的法式建筑、欧式园林,绿城法式不断沉淀,进而衍生出前滩百合园,与街道共生的园区设计、海派建筑立面融合、更为轻盈的细节处理,让绿城新一代的法式作品更有城市风韵,具有时尚大气之美。
绿城正以超越世界的顶级水平,为上海定制特色作品,创造具有城市人文特征的封面作品,《申江三部曲》就是这类产品的典型代表。
企业与城市的发展总是相辅相成,经过在上海多年的发展积淀,绿城更懂上海,而上海也在以好运回馈绿城。
当前,随着土地规则变化,在上海拿地布局不仅要靠实力,还要靠运气。今年8月,绿城被上海眷顾,再次获取三宗地块。
彼时拿下宝地的绿城也表示,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9月底,绿城发布了这三个项目的案名——沁蘭园、留香园、春晓园,也为其取了诗意美好的名字《繁花三章》。如果说《申江三部曲》代表了绿城的产品高度,那么《繁花三章》则代表了绿城为上海深耕美好生活的广度。
多年深耕潜行,绿城通过这些作品把自己全方位的嵌入到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骨骼里。从《申江三部曲》到《繁花三章》,上海给予了绿城机会,绿城也在全力营造好的作品。绿城与上海,彼此眷顾、彼此共进了二十余年,而下一个十年,故事已启新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