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两则遗憾消息。我曾无比欣赏的两家企业,近期同时陷入困境:一家是国美,一家是苏宁。
据年报,国美去年营收174亿元,同比下滑62.74%,净利润为-199.56亿,亏损扩大353.34%。整个2022年,国美关闭722家门店。
如今其账上现金只剩1.7亿元(含现金等价物),而去年同期为43.87亿元。去年年末,国美已出现拖欠员工工资现象。
而苏宁也好不到哪去。7月14日,苏宁披露半年业绩预告,预测公司净利润可能为-15亿至-20亿。今年6月,苏宁被强制执行30.82亿,创始人张近东在被执行人行列。
10年前,这两家公司在3C界(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叱咤风云。
在我供职的报社里,他们是超级大客户,每年的投放额至少数百万。而京东等电商公司都是“小公司”,每年投放金额很难破100万——足见两波势力的财力差别。
当然,现在的情况应该是反过来了。
我很好奇,国美、苏宁究竟做错了什么,造成两股力量天差地别的结局?
比较广泛的说法:有人会说是他们跟不上新时代,导致战略错误——我不认同。
他们的战略认知真的错了吗?我觉得不是,从长期正确角度来讲,他们对零售的理解比电商派更正确。
10年前,我刚入行成为一名记者,正好赶上这波论战。京东阿里势力鼓吹电商改变一切,街边店铺都会被“基本颠覆”。
马云曾与王健林有过交锋:说电商不会完全替代你们,但会基本取代你们。他们立下赌约,至2022年,电商占国内零售市场比重若超过50%,王健林将输给马云一亿元,反之亦然。
从结果看,王健林的认知更正确。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实物商品电商零售额11.96万亿,占零售总额比重为27.2%。
我的印象中,苏宁创始人张近东也是类似态度。
他认为电商的影响被过大鼓吹:电商不符合商业规律,未来不可能成为主流消费渠道。从现在的结果看,张近东是正确的。
此外,我当年曾采访苏宁多名高管,他们普遍认为电商的经营成本比实体更高。而京东等观点则相反。
如今来看,苏宁高管的认知更正确。
实体店虽有租金成本,但能获取天然获取周边流量。电商虽没有租金成本,但有仓储物流成本,还有刚刚的流量投放费用。
综合来看,用10年后的大趋势看,苏宁说的都更正确。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认知更高的群体为何走向商业败局,另一个认知更低的群体反而蒸蒸日上——这又是为何?
据2022年《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民营企业排名最靠前的,一个是京东(排名46),一个是阿里(排名55)。
两相对比,差别万千。这个现象给我更深的启发是:商业世界里,不需要绝对正确,而是相对正确。
什么叫相对正确?市场的多数人认为正确,它就是正确的。
什么是绝对正确?它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本质正确。好比1+1=2,今年是这样,10年后也是这样。
很多时候,追求“绝对正确”,会让一个企业遭遇灭顶之灾。大家不要忘记,布鲁诺是被烧死的。
400年前,这位科学家提出“日心说”,尝试教育市场“地心说”不正确。最后,他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我个人建议:商业世界里,也不需要追求“绝对正确”。
更适当的做法是:当你意识到一个群体全部认知“有问题”时,不要去纠正他,而是去思考这里面有没有商机。
一般而言,当整个行业都认知错误时,一定会有巨大机会——所谓行业红利都与之相关。
什么是红利?需求集中爆发时就会产生红利。
这里面的需求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正确需求的爆发会有红利,错误需求的爆发也会有红利。
如果你只追求“绝对正确”,你可能会丧失一半的红利。
整个行业都认知错误时,这个巨大商机究竟是什么?这个商机就是:会有一个行业来为此买单——交学费。
作为创业家、企业家,我们要思考的是:能不能赚到这个“学费”。
这并不是助推错误,而是在帮助成长。整个行业交完“学费”后,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点醒悟,然后调整那个共识性错误。
由此,“相对正确”就变成了“绝对正确”。
电商过去10年的成长,很好地实践了这个过程。10年前,大家认为电商将会砸掉零售的饭碗,于是大家都开始“犯错”。
投资人“犯了错”:砸了很多钱进去,投了很多电商公司;电商公司也“犯了错”:砸了很多钱进去;品牌也“犯了错”:大肆烧钱做流量。
直到中途某一天,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了。
投资人发现:电商市场其实不大,只能容纳1-2个玩家(京东、阿里),垂直电商都没有机会——全军覆没,浪费好多钱。
电商自己也发现,线上好像到头了,流量越来越贵,内卷越来越厉害,于是转战实体经济,开超市、便利店,进入国美、苏宁的“地界”。
品牌商也发现,电商完全赚不到钱了,大部分成本都给了平台烧流量,还不如实体开店,还能维持部分盈利。
然而,就在这个“红利诞生及消失”的周期里,大家都交了“学费”。
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情况是:不少企业利用“学费”壮大起来了,也意识到了曾经的“错误”,于是把“相对正确”修改成了“绝对正确”。
以京东为例,自2022年起,全集团的定位变成了“新型实体企业”,已经全然没有了“电商”字样。
我个人认为,苏宁、国美最大的失误,就是太追求“绝对正确”,以至于行业交了那么多“学费”,他俩基本没赚到什么。
仅以股权融资为例,据铅笔道DATA数据,京东集团IPO之前累计融资至少38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270亿人民币。
尽管国美也创新做了“国美在线”,苏宁也有“苏宁易购”,但这些都并非“一把手工程”,而是“职业经理人”工程。
比如成立于2009年的苏宁易购,第一批高管离职潮大约出现在2015年。由于缺乏创始人基因,二者的生命力都不够旺盛。
这些宏观经验在企业微观管理上都能找到对标。比如永远不要去教育客户,客户认为是对的,那就是对的。
基于他们内心想做的事,才会形成需求,需求形成后,对你来说才会有订单机会。
更何况,在某个细分领域,正是因为他们的认知不如你,所以你才能赚到他们的钱。
创业者不要做布鲁诺,而要做哥白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