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郊区珍宝园小区居民赵二娟因急事要出趟远门,家中老母亲需要专人照顾,临时雇保姆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考虑再三,她联系了郊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向工作人员求助。很快,郊区李家庄乡甄家庄社区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接到“派单”任务随即派出精干力量,上门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我不在家的那几天,志愿者‘接力’上门,义务照顾我母亲。我母亲的一日三餐,她们都亲手制作。有时母亲想我了,她们还教母亲和我视频聊天,太贴心了。”提起那次特殊的服务,赵二娟竖起了大拇指。
哪里有群众需求,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自2019年10月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以来,郊区围绕“建设城郊型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板区”目标,通过规范化建设、多领域联动、项目化实施、社会化动员以及志愿者礼遇等措施,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纵深发展。一次次文明实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推动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推动村社遍吹时代新风……郊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美起来了,百姓生活的“幸福底色”更实了。
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是“一盘棋”行动,也是“一把手”工程。为此,郊区积极建立区委统筹、部门响应、三级落实、基地引领、各方参与、考评排行的工作格局,高标准推进阵地建设,逐步明确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改进“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服务流程,规范郊区志愿者协会,完善平台建设、活动开展、嘉奖激励以及志愿项目效果评估制度等。“只有强化组织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根’才能扎得更稳。郊区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意识形态监督检查和各类文明创建考核项目,全区工作合力得到进一步凝聚。”郊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海斌说。
顶层设计加强力推进,郊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起步扎实、进展迅速。一支支志愿服务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一次次文明实践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到了“解题思路”,各种资源在整合中释放出更大的能量……郊区文明办负责人赵雨星介绍,郊区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架构的组织优势、资源整合的阵地优势、党员志愿者的队伍优势等,通过“菜单式”模式规范组织志愿服务,带动6个实践所、99个实践站、36个部门单位的390余支志愿服务队、1.5万余名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有文明劝导的,有送演出下基层的,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还有农业技术科普指导的。大部分志愿服务活动采取群众‘点单’、志愿者队伍‘接单’的模式进行。志愿者队伍不再为筹划活动发愁了,只需要完成好‘接单’任务,就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真正做到文明实践围绕群众需要开展,让文明实践更加顺民意、得民心”。
桃林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传统家风进行深入挖掘,打造古州家风馆,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咀子上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丰富实践内容,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果业提质增效助力;三都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组织广场舞比赛、元宵节文艺汇演、书画展、书法笔会等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明力量……走进一个又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人们会感受到每个站点独有的“个性”。近年来,郊区重点打造李家庄乡、河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示范所及固庄村、汉河沟村、三都村、甄家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示范站,其中河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被评为2023年省级第一批示范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郊区培育的“青春实践·志愿先行”“阳光守护”“国学大讲堂”等8个志愿服务项目赢得口碑。
通过讲“大白话”让党的理论通俗化,通过解“民生题”让惠民政策普及化,通过树“身边人”让主流价值形象化,通过唱“地方戏”让文化生活多样化,通过扬“时代风”让移风易俗常态化……今年以来,郊区“菜单式”文明实践活动累计开展2000余次,让群众所想所盼有呼有应。一系列变化,群众看在眼里,选择加入志愿者队伍的人越来越多,温暖社会的点点星光汇聚成耀眼的光束,将文明实践的美好播撒得更广、更远。
来源 | 阳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