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已经退休了的王石出现在了2023年亚布力论坛第九届创新年会上,他再次语出惊人:“房地产不是结束了,而是刚刚开始。”
“房地产调整后,不是说做其他行业去,而是还要做房地产,但更多的是如何做好建筑方面的经营,这是万科考虑的。现在,在中国仓储物流领域,万科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王石说。
所有地产人都明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尽管从中央高层到地方政府,各种援助支持房地产的“救市”政策不断,但让房地产重新回到过去发展轨道,已经不太可能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房子已经不再是紧缺商品,在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态势。
对于大多数房企们,与其被动等待“救市”,不如主动坚定转型。“未来轻资产与重资产并举、精细化运营、向管理要效益将成为房企经营模式转型重要方向。”平安证券分析人士称。
这也是包括万科在内的头部房企们正在做的事情。
3月31日,万科2022年度业绩推介会上,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说:“行业要认清大势,像以前一样过度依赖住宅开发的阶段已经过去,对于大企业而言,开发和服务并重是必然选择,万科也会坚持开发和服务并重。”
自2020年开始,万科正式提出从开发为主转向开发与经营并重的发展战略。2022年,在巩固开发业务的同时,万科的经营服务业务保持了双位数增长,全口径收入达512.6亿元,同比增长23.1%。
其中,2022年万科泊寓营业收入(含非并表项目)32.4亿元,同比增长12.1%;新获取房间1.77万间,净新增开业0.71万间;万物云于2022年分拆上市,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26.1%;物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冷链业务实现46.7%增长;万科累计开业商业项目242个,由印力集团管理的商业项目整体出租率达93.2%。
行动起来的不止万科。6月中旬,龙湖集团召开了2022年度股东大会,龙湖管理层表示,从今年开始,将全面调整经营目标,“我们整个地产开发业务不再以规模作为导向,而是以存货的去化、安全,包括盘面的修复,土储结构的优化为主要方向。”
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序平表示,未来开发业务将继续坚持聚焦20个主力城市,坚持提高新项目的周转、老项目的三降。要让两个经营航道(商场和长租公寓)能够实现每年20%利润增长,从而提高整个资产回报水平;至于两个服务航道(物业管理“龙湖智创生活”和智慧营造品牌“龙湖龙智造”),希望复合增长率能够达到40%。
龙湖集团还定下一个目标:“要实现经营性现金流的回正”。这个目标的实现,不再依靠融资负债规模增加去驱动公司业务增长,而是靠各个航道现金流回正来驱动公司增长。
如果这一系列目标能够达成,不久的未来,龙湖集团有望从一家地产开发公司转型为资产管理公司。
“‘大物业’已渐成燎原之势,谁能够掌握趋势,更好地适应、匹配大物业的发展需求,谁就有望成为行业的王者。”近日,保利物业董事长吴兰玉表示,在地产行业发展逻辑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公共服务的发展增速已经远大于住宅物业,将成为保利物业未来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在房地产存量时代,抛弃过去粗放型发展模式,坚持转型,围绕建筑展开全方位经营服务,虽然充满艰辛与痛苦,但无疑也是房企最好的出路。蹚出去,便能拥抱星辰大海。
如何探寻行业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的机遇,探究房企品牌打造与转型的秘诀?7月份,由中国房地产报主办的“2023第十三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大会”将与政府领导、学者专家、企业领袖、 跨界公众人物、媒体代表等在北京齐聚一堂,以一场头脑风暴和思想碰撞的盛会开启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