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竞渡是端午节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6月22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汾河碧水赛龙舟 百舸争流庆端午》为题,实时连线现场记者,报道太原汾河龙舟公开赛500米直道竞速赛。
本次龙舟赛在风光秀丽的汾河上举行,来自全国多地的24支龙舟队,奏响了乘风破浪、奋楫争先的水上交响曲。伴随着催人奋进的鼓点,呈现出汾河碧透、百舸争流的精彩画面。
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是太原汾河龙舟公开赛的比赛水域,现场有很多观众,气氛非常热烈。500米直道竞速赛是当天的压轴赛事。随着汽笛一声响,500米龙舟决赛正式开始,6艘龙舟在水面上快速前进,鼓手擂起助威鼓,划手按着鼓点有力划动船桨,驱动龙舟,向前进发。6支队伍是来自山西省内外的龙舟队,每艘龙舟有12名队员,船头有1名鼓手,船尾有1名舵手,中部是10名划手。若想在龙舟赛中取胜,划手、舵手和鼓手之间必须配合默契,划手的动作需要整齐划一,才能有效增加前行的动力。
报道介绍,在龙舟赛中,鼓手起到指挥的作用,要与划手密切配合,根据比赛的进度掌握节奏,同时也要提振大家士气。
比赛画面中,500米的选手需要爆发力和耐力,桨频虽然相对低一些,但是每一桨的划幅度会更长。比赛中,看似划手是在靠胳膊用力,其实需要的是手臂、腰和大腿一起发力,才能让每一桨划出效果。
据介绍,本次龙舟赛共设公开组和社会组两个组别,公开组主要是高水平队伍参赛,社会组主要是太原本地的龙舟爱好者组队参赛。
龙舟赛的举办点燃了公众全民健身的热情。赛事期间,现场设置了水上运动项目的体验区和展示区。大家可以在体验区体验帆船和龙舟等项目。
报道称,为了确保水质不影响运动员的健康,近水运动的训练水域水质必须达到三类以上标准。太原近年来持续推进汾河生态修复治理,开展汾河生态补水,严格控制汾河流域内的地下水开采,在实现治水的基础上,同步推进矿山治理、造林绿化治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程,实现了汾河水的水质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中国县域经济报》关注太原西山生态建设
6月22日,由经济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中国县域经济报》以《风景无限望西山》为题,报道太原市生态修复的典型经验。
报道介绍,太原西山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方式,建设18个城郊森林公园,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0余万亩,治理破坏面积1万余亩,林木覆盖率由不足20%上升到86%。山西晋峰供热公司负责人张俊平是最早一批投身西山荒山治理的企业家。在投资承建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后,治山过程充满艰辛。张俊平介绍:“十几年我们投入近12亿元,每年有1000多人在这里工作,栽种600多万棵树木,修路超100多公里。”目前,玉泉山拥有华北最大的樱花园。
报道称,太原市打破原有的东西山绿化模式,从传统单一的绿化,朝着花化、彩化、美化不断发展,向更高层次“进阶”。在亚鑫城郊森林公园治理过程中,给崛围山添绿的同时,公园还在乔灌木的选择上偏重于增红添彩,真正把“崛围红叶”打造成西山独具特色的旅游地标。
2006年,西山万亩生态园建设工程启动,两年时间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资金,清除煤场,填埋垃圾,再造可用地,建梯田筑鱼鳞坑,平整洼地,栽植景观树、经济林。昔日的垃圾山,变成了如今的生态园,成为太原市民节假日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在整个绿化和治理过程中,通过植草绿化,覆盖了矸石山、垃圾场、沉陷区及荒山荒坡;通过坝体加固、防渗蓄水、植树种草等措施,使太原第一热电厂排放14年的粉煤灰池变成了绿色生态的景观湖;整治荒山荒坡和平整土地110万平方米,恢复治理破坏面21万平方米,完成绿化面积2348亩。
太原植物园品种齐全的植物类别、充满艺术感的建筑设计,成为太原市的一座新地标,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游客来此“打卡”。这里之前有储煤厂1家、洗煤厂3家、各类高耗能企业144家,总占地面积97万平方米,是太原市区的一大污染带。经过3年多的建设治理,一片千疮百孔的土地,不仅披上绿装,还穿上了“花衣裳”。
报道介绍,西山示范区近年来减排二氧化碳近百万吨,污染排放量减少一半以上,成为城市“绿肺”“森林氧吧”。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给辖区100多个村庄带来了近万个就业机会,实现了惠民富民,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和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成为全市文旅产业的主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