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招商证券,刘文平,刘伟洁,贾宏坤,赖如川)
一、公司基本情况
1、历史沿革
深耕铜合金领域三十年,2016 年切入新能源快车道。公司成立于 1993 年,设立时主要从事铜合金棒材的研发、生 产和销售。公司于 2011 年 1 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16 年,公司实现了对宁波康奈特及旗下新能源资产的 100%收 购,主营产品新增单晶硅电池片及组件,正式切入新能源快车道。2019 年,公司收购博德高科 100%股权,间接享 有博德高科子公司 Berkenhoff 的精密细丝的先进技术,主营产品新增精密切割丝、精密电子线、焊丝等高附加值产 品。经过近 30 年快速发展,公司在全球拥有中国、德国、加拿大、越南等九大专业化制造基地,成为集新材料、新 能源等产业于一体的科技型、国际化公司。
2、股权结构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集中,实控人从业经验丰富。截至 2022 年三季度,公司第一大股东博威集团直接持有公司 29.41% 股份,博威集团与博威亚太、谢朝春、鼎顺物流、金石投资互为一致行动人,截至 2022Q3,博威集团及其一致行动 人合计持有股权 46.49%。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谢识才,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加工从业经验,曾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加 工行业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企业家”、“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等多项荣誉称号,现任博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长、宁波博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威尔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博曼特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博 德高科(香港)有限公司、博威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博威亚太有限公司、宁波博威金石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本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常务理事、IWCC(国际铜合金协会)董事。公司新材料业务主要 由博威板带、博威新材料等全资子公司承接。全资子公司康奈特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博德高科主营业务为精密切割丝、精密细丝、电子线的研发、制造。
3、主营业务
公司致力打造以“新材料为主+新能源为辅”的发展战略,产业基地布局全球。公司新材料产品主要包括精密板带、 精密棒材、精密线材和精密细丝等产品,广泛应用于 5G 通讯、半导体、智能终端及装备、汽车电子、高铁、航空航 天等行业,为现代工业提供优质的工业粮食。新能源方面,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光 伏电站的建设运营,产品为单晶硅电池片及组件。公司在全球拥有九大专业化制造基地,敏捷响应全球各地不同需求。
新能源业务重回增长通道,2022 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回正。2021 年,受海运费大涨、以硅料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高企、 以及美国对双面组件加征 18%关税等影响,公司新能源业务营收同比下降 47%。随着全球新冠疫情对物流影响减弱 以及双面组件 201 关税的取消,公司 2022 年上半年光伏组件业务销量同比增长 185%。公司 2022 年 Q1-Q3 实现营 业收入 97.6 亿元,同比增长 32.3%,实现归母净利润 4.2 亿元,同比增长 60.6%。根据公司业绩预增公告,2022 全 年归母净利润预计 5.22-5.85 亿元,同比增加 68.3%-88.6%。
铜合金贡献主要营收,2022H1 光伏组件营收占比提升至 23.2%。从收入结构看,公司 2021 年铜合金产品营收实现 90.73 亿元,营收占比为 90.4%,毛利占比由 2020 年的 75.08%提升至 92.45%,光伏组件产品营收为 7.67 亿元, 占比为 7.6%,主要原因是公司新能源业务受海运费、硅料价格大涨以及美国对双组件征收关税等影响,营收大幅下 降。2022 年,公司光伏组件营收占比提升至 23.2%,恢复到 2017-2020 年的正常水平。贯彻公司以“新材料为主+ 新能源为辅”的发展战略。
期间费用率降幅明显,研发费用逐年增加。公司自 2019 年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2018 年至 2020 年期间费用率略有 上升。公司在近 4 年的数字化实施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公司数字化研发平台已于 2021 年 10 月底启动上线,该平台 实现客户诉求与企业、高校院所等社会资源的高效协同,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公司 2022 年前 三季度期间费用率由 2020 年的 7.95%降至 4.64%。
二、AI、新能源、半导体等驱动高端铜合金需求高速发展
1、铜板带材应用广泛,连接器为重要下游
铜带材为铜材细分行业中的重要高端品种。铜带是指厚度在 0.06~1.5mm 之间的铜轧制加工品,目前以黄铜带和紫 铜带为主。国内铜带材按品种主要分为黄铜、紫铜、锡磷青铜、高铜合金和白铜带材等。2022 年国内铜带材产量 229 万吨,同比+0.4%基本持平,约占整体铜材产量的11%,其中黄铜带和紫铜带产量分别为 92 万吨和 78 万吨,占比40%和34%。
铜带材主要在汽车、通讯设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和家用电器等领域应用。其中随着新基建的助推,以新能 源汽车、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物联网等行业为代表的高速发展,将带动铜加工高端材料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不同品种铜带材下游应用虽互有交叉但也有所侧重,如框架材料是以黄铜和高铜为代表,连接器目前绝大多数品种都 有应用,电磁屏蔽则主要选用白铜,电力领域(如电镀带、变压器带、光伏焊带等)主要侧重于紫铜。
铜板带材为连接器重要上游。电子连接器系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信号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可以增强系统设计 和组装的灵活性,在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按照传输的介质不同,连接器可以分为电连接器、微波连接器、光连接器 和流体连接器。连接器基本结构可分为接触件(端子)、绝缘体、壳体、附件,接触件的基础材料为金属材料,一般 为铜材。连接器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比高达 60%以上,原材料主要包括铜/铜合金、塑料等
国内连接器行业增速明显高于全球,为全球最大连接器市场。2011-2021 年,全球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由 478 亿美元 增长至 780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3%,同期国内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由 114 亿美元增至 250 亿美元,年均复 合增长率为 8.2%,显著快于全球增速,国内市场在全球占比达 32%,为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市场。
连接器主要应用于汽车、通信、计算机和工业领域,合计占比超 7 成。连接器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可用于汽车、通信、 计算机等消费电子、工业、交通、军事等领域,根据 Bishop&Associates 统计数据,汽车和通信为连接器最大的两个 细分应用领域,分别占比 22%和 24%,在计算机和工业领域应用占比分别为 13.1%和 12.8%。
连接器行业全球竞争格局呈现集中化趋势。自 1980 年以来,全球前 10 大连接器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已从 38.0%上升 至 2021 年的 55%,欧美、日本的连接器跨国企业仍具有较大优势,凭借更充足的研发资金以及多年技术沉淀,在高 性能专业型连接器产品方面引领了行业的发展。如泰科、安费诺、莫仕等全球性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在通 信、航天、军工等高端连接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同时将大量的标准化制造业务外包给代工企业,利润水平相对较高。 日本的矢崎、航空电子等连接器企业,利用其在精密制造方面的优势,在医疗设备、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等领域的连 接器产品方面占有较高份额。
国内连接器生产商建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技术储备相对欠缺,部分领先企业凭借细 分领域的优势产品逐渐渗透,在 5G 通信、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占据了较大的一定份额,在 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与国际领先企业抗衡的能力,具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汽车和通信连接器国内企业市占率低,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根据 Bishop & Associate 数据,2021 年前十大汽车连接 器生产商均为欧美日企业,且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三大生产企业泰科、矢崎、安波福市场占有率分别达 39.1%、15.3% 和 12.4%,合计高达 66.8%。
2、AI应用提速拉动高速通信连接器需求
通信领域为连接器第一大应用场景,主要应用于通讯基站、5G 后台、数据中心、服务器等数据存储和交换设备。通 信连接器主要包括光纤连接器和电连接器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主要集中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 器等)、网络基础设施(通信基站、基站控制器等)。根据 Bishop & Associate 数据,2019 年全球通信连接器的市场 规模 142.69 亿美元,2014-2019 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85%,高于同期全球连接器总市场规模的增 速。
预计 2025 年通信连接器全球和国内市场规模分别增至 215 亿美元和 95 亿美元。 随着 AI 应用提速,高速率数通设备需求提升,对连接器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为实现通信信号高质量传输转换,防 止信号衰减和失真,要求具备高精度、高性能、防干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传输速率的提高要求连接器系统在有限的 空间布置更多通讯连接器(模组),通讯连接器体积进一步缩小,产品精细程度进一步提升等,对于原材料铜板带的 性能要求也进一步提升。
3、新能源车连接器大幅提升铜合金需求
汽车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动力系统、车身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安全系统、车载设备等方面,类型包括圆形连接器、射 频连接器、FCP 连接器、I/O 连接器等。汽车连接器对铜及铜合金带性能要求较高,必须具备高屈服强度、高弹性模 量、高导电率、优异的弯曲性能(低 r/t)、优异的抗疲劳性能、高热传导系数、高抗应力松弛/抗高温软化性能、无环 境有害物质 /ROHS 等性能。
虽然受全球汽车产量下滑的影响,连接器市场规模在 2019 年小幅下滑至 152 亿美元,但行业整体向上的趋势仍较为 清晰,2014-2019 全球汽车连接器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33%,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 预测数据,2025 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95 亿美元。国内规模走势基本与全球一致,预计 2025 年达到 45 亿美元。
汽车连接器主要可以分为低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和高速连接器。低压连接器:适用于传统燃油车,工作电压低于 14V。高压连接器:汽车电动化驱动高压连接器增量市场。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力驱动电机的原理,为达到较大的扭矩和 扭力,需要提供大功率的驱动能量,相应地需要高电压和大电流。因此对于新能源高压连接器一般需要提供 60V-380V 甚至更高的电压等级传输,以及 10A-300A 甚至更高的电流等级传输。高压大电流连接器的核心技术 体现在载流能力、温升、插拔寿命、防护等级等电气、机械以及环境性能指标。
高速连接器:汽车智能化驱动高速连接器增量市场。高速连接器主要应用于车内通讯和车外感知。车联网和智能 驾驶的的发展,对于数据传输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从传统的 M/s 到现在的 G/s。高速连接器主要分为 FAKRA 射 频连接器、Mini-FAKRA 连接器、HSD 连接器和以太网连接器,应用于导航驾驶辅助系统、车载摄像头、车载娱 乐系统、车载雷达、车载网关、激光雷达等。
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新增高压和高速连接器需求,对应的是高端铜合金的需求。根据招商证券通信团队《汽车、 通信连接器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打开国产替代窗口,全球视角看中国连接器厂商机遇》中的数据,传统汽车低压连 接器单车价值量约 600-1000 元,新能源车单车连接器价值量约为传统车的 3 倍以上,其中低压连接器与传统汽车相 差不大,高压连接器单车价值量在 1445-2765 元,L1-L3 级高速连接器单车价值量分别为 500、1000、1200 元。
4、铜带材是主要的引线框架材料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 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 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铜带材是目前主要的引线框架材料。引线框架原材料主要包括铜带、白银和氰化物等化学材料,其中铜带占比最大, 约 46%。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向微、轻、薄发展,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引线框架向高精密化、引线节距微细化、 多脚化发展,对引线框架材料导电和导热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根据合金种类的不同分为多个系列,包括 Cu-P、 Cu-Fe-P、Cu-Ni-Si、Cu-Cr、Cu-Zr、Cu-Cr-Zr、Cu-Ni-Sn、Cu-Co-P、Cu-Ni-P 等。
伴随全球半导体封装行业的发展,引线框架作为除 IC 载板外市场最大的封装材料,市场需求呈稳定增长趋势。根据 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ICMtia)、SEMI 数据,2021 年全球引线框架市场规模约为 38.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13%,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39.9亿美元;2021年我国引线框架市场规模约为8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39%, 预计 2022 年将增长至 83.6 亿元。
引线框架往高集成方向发展,国产替代诉求迫切。传统冲压工艺由于精度相对较低且无法生产超薄产品,无法适应当 前集成电路精细化发展带来的多脚位和轻薄化封装要求,蚀刻工艺成为引线框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冲压引线 框架用的材料占 90%以上,国产化率也已达到 90%左右,但高密度蚀刻引线框架用的铜板带几乎全靠进口。
5、铜板带材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2022 年 1-5 月铜板带材净进口量降至 0.27 万吨,今年有望扭转净进口局面。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 2021 年中国铜板带净进口 4.74 万吨,2022 年 1-5 月,进口 4.40 万吨,同比减少 18.1%,出口 4.13 万吨,同比增 加 50.9%,净进口量降为 0.27 万吨,今年正式扭转常年净进口局面。
随着国内技术的发展,借助国内新能源车和半导体产业的推动,铜板带材具有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当前我国第一代、 第二代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中,高导电(热)纯铜系列产品、黄铜、青铜、普通白铜、C192、C194 制备技术成熟;第三 代铜合金板带材中,中强度合金产品(CuCrZr、C7025)制备技术趋于成熟,蚀刻引线框架带材批量销售;第四代铜 合金板带材中,双 60 合金(MSP1,KLF170)在国内供应紧张,高品质 C7025 和 C7035 比较紧缺,高性能铜铬锆、 铜钛合金板带、半蚀刻引线框架带材处于小批量试用阶段;第五代铜合金带材中,我国正在率先研发双 70、双 65 合 金;其他新型合金类中,我国 CFA(CuFe)合金制备技术领先。
三、高端铜合金国内龙头,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产能扩张
1、研发投入+人才+数字化平台赋能转型升级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公司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实验室, 技术核心优势体现在合金化、微观组织重构及专用装备自主研发三个方面。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打造国际化的管理团队,提升企业的国际经营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研发费用逐年提升,研发费率常年保持在 2%以上, 2021 年突破 3%。
截至 2022H1,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 374 项,授权发明专利 257 项,现有有效授权专利 142 项, 其中包含美国专利 9 项、欧洲专利 8 项、日本专利 4 项、韩国专利 5 项、中国台湾专利 3 项。参与制定 23 项国家标准, 11 项行业标准及 2 项团体标准。公司相继承担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半导体及海洋工程材料重点专项的 4 个主要 课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 1 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 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4 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 2 项、国家重点新产品 2 项。
搭建数字化研发平台,盘活海量历史数据,打造新材料研发的第三范式和第四范式。公司数字化研发平台在 2021 年 10 月底启动上线,新材料数字化研发全链条由数字化市场洞察、数字化需求转化、数字化成分设计、数字化工艺设 计、数字化应用研究等五个阶段构成,运用大数据分析、计算仿真、知识图谱、数字孪生和数据中台等前沿技术,将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效融合,使得公司拥有第三、第四范式研发能力。在此基础上,公司继续推进数字化研 发、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制造、数字化供应链生态圈四大项目。根据公司预计,数字化研发平台使公司产品研发效率 提升 35%以上,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 50%。
2、产品牌号丰富且面向高端,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公司产品牌号丰富,下游覆盖广泛。公司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的引领者,是特殊合金牌号最齐全、 特殊合金产品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公司的产品覆盖 17 个合金系列,100 多个合金牌号,为下游近 30 个行业提供专 业化产品与服务。2022 年公司合金新材料合计总产能约 24 万吨,其中合金带材约为 6.5 万吨、合金棒材 10.6 万吨、 合金线材 3.5 万吨、精密细丝 3.3 万吨。2021 年公司精密细丝下游主要面向高精密模具,占比 59%,合金板带最大 下游为智能终端和半导体芯片,各占 34.6%和 37.6%,汽车工业/电子领域快速成长,占比已达到 10.9%,随着新能 源车的快速发展,预计汽车工业/电子领域占比将继续提升。
聚焦高附加值产品,盈利能力行业领先。凭借技术优势给予了公司一定的产品定价权,公司的单吨成本和毛利持续保持显著优于同行其他公司的水平,2021年公司铜加工材料的单吨毛利约0.6万元/吨,仅次于鑫科材料(公司产品以铜板带为主),拉开了与其他同行的差距。
3、全球化布局,高端智能化产能扩张步入收获期
公司在中国、德国、加拿大、越南共拥有九大生产基地。在中国宁波拥有 4 个新材料生产基地,包括板带、棒、线、 精密细丝等;在越南北江拥有 1 个新能源生产基地和 1 个新材料生产基地;在德国赫尔博恩和霍伊赫尔海姆分别拥有 1 个精密细丝生产基地。全球化的布局有助于公司敏捷响应全球各地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本土化协同服务,确保 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增值解决方案。
多个项目即将步入收获期,拟发行可转债建设智能化产线,扩大高端铜合金产能。截至 2022H1 公司主要在建项目有 5 个,包括“年产 5 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贝肯霍夫(越南)3.18 万吨棒、线项目”等。2022 年 8 月公司公告 称拟发行可转债募集 17 亿元建设年产“3 万吨带材+2 万吨线材+1GW 电池片”项目,其中带材和线材均为自动化、智 能化生产线,包括全自动合金化设备、全自动铣面机组、全自动高精度轧机、智能化成品包装机、智能物流系统等。 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已有产能共 19.1 万吨,包括棒材 9.5 万吨、线材 2.8 万吨、精密细丝 2.95 万吨、板带材 3.8 万吨,在建产能共 8.55 万吨,包括棒材 2.32 万吨、线材 0.86 万吨、精密细丝 0.37 万吨、板带材 5 万吨,规划产能 共 5.3 万吨,包括线材 2 万吨、精密细丝 0.3 万吨、板带材 3 万吨。
板带材产量增速更快,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公司铜合金产量增速自 2019 年开始显著提升,2018 年产量为 11.5 万吨, 2021 年增至 18.4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 17%。具体结构上看,2016 年至 2022 前三季度,棒材比例下降明显,由 57% 降至 43%,而板带材比例提升最大,由 14%增至 23%,随着板带新产能的投产,未来比例有望进一步增加,带动单 位盈利提升。
四、光伏业务否极泰来
公司光伏产品主要由越南基地生产,面向欧美市场。公司国际新能源业务板块以全资子公司康奈特为主体,2016 年 6 月,公司收购了宁波康奈特国际贸易公司 100%股权,进入光伏领域。目前康奈特下属越南博威尔特、香港奈斯、 美国博威尔特、德国新能源、新加坡润源共五家控股公司,其中康奈特负责为越南博威尔特采购硅片等原材料,越南 博威尔特负责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美国市场的销售主要由香港奈斯的全资子公司美国博威尔 特负责,欧洲市场的销售主要由康奈特全资子公司德国新能源负责,新加坡润源主要负责运营越南电站业务。
产品持续研发技术升级,美、欧光伏市场客户认可度较高。光伏板块主要产品为晶体硅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公司 通过技术升级,将原有产线电池尺寸从 166 升级到可以兼容 182/210,确保公司光伏产品转化效率始终处于全球技术 的第一梯队。公司连续 5 年位列美国布隆伯格新能源(BNEF)全球光伏组件制造商银行可贷性一级供应商列表,连 续 4 年位列美国光伏进化实验室(PVEL)全球光伏组件可靠性加严测试顶级性能供应商列表,公司取得了 ISO9001, ISO14001,ISO45001 的标准认证。
多重利空因素致2021年光伏业务下滑明显。2021年公司光伏组件产量442MW,产能利用率仅44%,销量仅246MW, 产销率 56%,全年新能源板块业务净利润-0.8 亿元,较 2020 年净利润 1.5 亿元下滑明显,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1) 全球疫情导致海运费大涨;2)以硅料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高企,由年初的 85 元/kg 最高涨至 11 月的 272 元/kg;3) 美国对双面组件加征关税:2019 年 6 月,美国贸易代表署豁免了双面太阳能组件的 201 关税,但 2020 年 10 月特朗 普政府撤销了这一豁免权,并将 201 关税税率提高至 18%。
利空消退,光伏板块迎来量利齐增。公司 2022 年太阳能光伏组件销量目标为 1,000MW,2022 年 1-9 月完成销量 827MW,目标完成率 82.70%,预计 2022 全年光伏组件产能趋于饱和状态。美国关税政策松绑,预计 2023 年光伏 新增装机需求迎来高增长,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发布 2022 美国太阳能市场洞察年度报告,2022 年美国新增 光伏装机 20.2GW,同比-14%,根据 EIA 预测,预计 2023 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 29.1GW,同比+44%。 海运费方面,公司 2022 年度合同价格不再受海运费等因素的影响,盈利能力提升。根据公司公告,2019-2021 年运输费用分别为 1.11、0.66、1.23 亿元,预计 2022 年及以后海运费将逐步降低。
美国关税政策方面:2021 年 11 月 16 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CIT)正式宣布重新将双面太阳能组件排除在 201 关税之外,恢 复双面太阳能组件关税豁免权,并将 201 关税税率从 18%下调至 15%;2022 年 3 月,美国商务部决定对所有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及柬埔寨完成组装并出口美国的晶体硅光伏 电池及组件发起反规避调查;2022 年 6 月,美国政府声明,将对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采购的太阳能组件给予 24 个月的关 税豁免; 2022 年 10 月,美国商务部最终确定了实施总统公告 10414 的拟议法规(最终规则),免除两年对泰国、越 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口的电池及组件的反规避或反倾销关税。
兼享越南成本优势和美国光伏组件价格优势。越南基地拥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税收成本:生产成本方面,越南当地工 人平均工资水平及电费等能源价格较低,税收成本方面,越南政府为吸引外资推出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2018 年公 司被评为越南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四免九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价格方面,美国光伏组件价格大幅高于国内,以 最新 3 月 9 日-15 日均价为例,根据 Infolink 公示价,国内 210nm 单晶 PERC 组件价格为 0.22 美元/W,而美国价 格为 0.36 美元/W,溢价 63%,约合 1 元/W。
新增 1GW 募投项目:2022 年 8 月公司发布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 17 亿元,用于 3 万吨带材、2 万吨线材 和 1GW 电池片扩产项目,其中电池片项目在越南实施,预计投资额 2.31 亿,电池片尺寸为 182mm,建设期 6 个月。 本募投项目采用单晶 PERC+SE 的产品路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 年版)》, 2021 年,规模化生产的 P 型单晶电池均采用 PERC 技术,平均转换效率达到 23.1%,较 2020 年提高 0.3 个百分点, 先进企业转换效率达到 23.30%。发行人本次募投 PERC 电池片转换效率可达到 23.40%,处于行业一线效率水平。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