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5年里,可以说全中国接近一半的女鞋,都是从这家公司的渠道卖给大家的。所以说,百丽有代表性,它是中国鞋帽类企业的典型领头人。
令人遗憾的是,百丽正在经历成立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近期不得不通过私有化的形式从香港股票市场下市,希望通过外部资本整合的方式,谋求转型。就像百丽集团的一把手盛百椒先生说的,不转型的话,集团只会慢慢地死去。
我们是研究企业成长的,关于中国企业死亡的案例已经看得很多了,不过这一次看到百丽问题,却有些不同。百丽正在承担的痛苦,首先要从它内部找原因,这些年有没有做错什么?如果公司内部基本没问题,那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一、百丽模式对和错
从1992年投资200万港币成立的一间小厂,发展到市值一度超过1500亿港币的上市公司,历时20余年,百丽在内地市场辗转腾挪,最终成为中国最大的鞋业生产和零售公司,确实是一个传奇。很多业内人士,把百丽的发展经验总结成百丽模式。
这个模式的核心有三条,第一条是快速扩充销售终端店面,形成一个大面积覆盖市场的网络。百丽一开始只有工厂,销售都是通过代理进行的。从21世纪初开始经过多次整合,百丽成功的建立了自有的销售体系,全中国拥有2万家终端店铺和网点,在鞋这个领域排名全国第一。
核心经验的第二条是多品牌策略。百丽不仅是百丽,大家熟悉的Teenmix,Tata,Staccato,Basto,Joy&Peace等。此外,百丽还拥有Bata,CAT,Clarks,HushPuppies等代理品牌,这几年在运动服饰领域还经营阿迪达斯等品牌。
核心经验的第三条是快速供应链。百丽有一支500多人的开发团队,85%的设计人员有护照,分为8组,散布在世界各地,收集最新流行时尚元素。此外,百丽鞋履的开发周期为两个月,生产周期为15天,最小订单12对,人均每天生产4对半鞋,百丽2/3的产品是补单生产。从购买原材料、工厂加工到门店销售,大约15天时间,快速高效整合所有资源,不是一般小工厂能够做到的。
当我们现在回头看上面这个百丽模式,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有很多评论对此都带着落井下石的味道,总体意思是,百丽过去的实体渠道模式没法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成本太高了;百丽的款式没有跟上快时尚的节奏,效率太慢了,等等。对此,我确实不敢苟同。因为如果比较一下百丽的发展模式,和国外知名的鞋帽类企业比如ECCO,就会知道现在百丽所做的,都是国际同行的好经验,而且百丽做的更好,而不是不行。ECCO这家北欧公司,成立时间50年,现在经营和店铺遍及全球,过去在中国也有不错的发展,2015年全球的经营仍有不错的增长和盈利。发展实体店面,依然是其主要的拓展方式。
如果说向电商转型方面,百丽没做好,更站不稳。百丽从2010年前就投巨资布局了线上销售业务,无论是独立的电商平台,还是与现有综合电商的合作,都有实实在在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百丽依然无法摆脱衰退的结局,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市场走形,政策缺位,谁来担责?
我一开始就说,百丽不仅代表百丽,它是中国鞋帽类企业的典型,这家企业出问题,具有行业的典型性。达芙妮、星期六这些也很知名的品牌公司,同样面临衰退。如果是行业普遍现象,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共性的原因。
首先是如何看待电商对于这些实体渠道企业的冲击。网上购物,在中国形成烽火燎原之势,既方便又省钱,老百姓自然改变消费模式,原先依靠实体店面销售的百丽,自然没法挡住这个潮流。关键问题是,像百丽这样的企业,一方面通过长期的积累,正在向中国和世界品牌方向发展,没有得到任何政策上的支持,反而要全体承受政策鼓励的互联网所带来的全部成本,这个问题谁来解决?
中国的服装鞋帽行业,是过去三十年的国家竞争优势产业,我们需要本土产生众多的品牌,未来可以引导全世界,但是这些品牌的发展需要合适的土壤和空气,如果在所谓的市场竞争和政策缺位中,过去二十年来辛苦长大的百丽和其他实体公司,全都这么死掉了,算不算是一种产业政策的失败呢?
然后看看为什么鞋帽企业容易死掉。百丽总裁说转型面临很大的风险,折射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一类公司资本非常紧张,现金流压力很大,钱紧,而且没人呵护,自生自灭。这是中国鞋帽行业苦苦求生,经不起折腾的基础原因。钱紧带来的影响是,房租和固定成本对企业压力过大,所以单店经营很困难,另外,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公司就会面临大限。我之前说过雅戈尔的案例,这家公司之所以还正常,是因为早早开展的房地产和金融投资业务,给公司创造了更宽松的资金环境。如果不是,现在市场上还有没有雅戈尔,我不敢肯定。
百丽的危机,我想不仅是它自己的事情,更是中国这个行业的问题。做为政策制定者,如何帮助这些中国实业公司度过难关?都说中国经济要脱虚向实,鞋帽企业面临的环境如果一直不改变,政策如果一直缺位,我看这个提法就还只是个概念而已。
百丽如果死了,我确实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