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时节,瓜果渐熟。
长子县丹朱镇西寺头村北的孔楚锋种植家庭农场大棚里,青椒苗苍翠欲滴,焕发生机。正在打杈的孔楚锋,望着眼前齐齐整整的秧苗,满脸欢喜。
孔楚锋是这家种植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家庭农场开办于2019年4月。当年,他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73.91亩土地,种植露地蔬菜辣椒、圆白菜、长白菜。到去年时,共流转土地110亩。今年,又流转了150余亩土地,新建了30座大棚,种植青椒、尖椒。目前,蔬菜种植总面积达260余亩。
“过去种菜按亩管,现在要看苗子、数叶子、算日子。”孔楚锋说。经营好家庭农场,种好“菜园子”,念好“种菜经”至关重要。
念好“种菜经”,种子是基础。
“不论种露地蔬菜,还是大棚蔬菜,种子是第一位的。”孔楚锋认为。他货比三家,优中选优,从长子、屯留等地的育苗基地优选优购蔬菜种子和秧苗。他说:“种子好,秧苗好,品质好,销路就好。”
种了几年露地蔬菜后,他看准市县鼓励发展设施农业的机遇,抵押房产,申请贷款,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决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建大棚前,孔楚锋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他说:“种大棚蔬菜不简单,不能头脑一热就开始投资建棚,如果前期没有进行市场调研,等到大棚建好以后,‘怎么种、怎么管护、怎么销售’就都成了大问题。那时,再来慢慢摸索,时间、人力、资金等成本都会让我们亏损。”当过村委会主任的孔楚锋,眼界和思路开阔。
“眼下,赶上市场好、政策好,从建棚到秧苗都有补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补贴力度。”政策支持,错峰上市,是孔楚锋下定决心入行设施农业的关键。
念好“种菜经”,科技是动力。
“时代在进步,咱种菜也要紧跟市场、紧跟形势。”孔楚锋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自费出差”,跑到山东寿光等地,实地考察了一些知名生产基地,参加了许多有关蔬菜产业的展览,学到了不少经验。
回来后,他放开手脚,大胆实践,集成应用深耕、倒茬、适时搁田、施用有机肥等技术,让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提高大棚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
“菜跟人一样,热了放风,冷了保暖。大棚内温度要控制在28℃左右,最高不能超过35℃,否则会烧苗。”聊起种菜,孔楚锋如数家珍。
“种菜首先自己得懂。种什么、种多少、什么时间上市,不能全凭经验,得动脑子、细琢磨、靠科技。我给自己报了个培训班,准备考个农技师资格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把菜种好。”
科学种菜,农机装备也得跟上。家庭农场先后购置了除草机2台、三轮车2辆、拖拉机1辆、打药机1台,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降低了用工成本,常年雇用工只有3人。
“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加班有加班费,真不赖。”村民梁黑则,今年60多岁,种菜有二三十个年头了,有经验,肯下力,常年在家庭农场务工。
念好“种菜经”,品质是关键。
“亩产多少斤?”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衡量蔬菜种植效益的一个标准,似乎产量高就是效益好。所以,有的种植户不惜加大投入,施重肥、打重药,来提高产量。
“其实,比起产量,品质更关键。”孔楚锋说。当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对于蔬菜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种菜综合效益,要转变种植思路,提升蔬菜品质。
在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上,家庭农场一方面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如使用防虫网、太阳能杀虫灯,以及悬挂黄板或蓝板等手段,减少农药的使用;另一方面使用生物农药,做到适时防治、对症下药,大大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
节药又环保,农业效益高。“我们种植的蔬菜,有些可能在产量和个头儿上都赶不上其他蔬菜,但是品质好,到哪都受欢迎。”孔楚锋说。
去年,家庭农场毛收入63万元,减去投资46万元,纯收入达到17万元。
“下一步计划建个小型蔬菜交易市场,再建个农产品展示厅。”熟稔“种菜经”的孔楚锋,对于未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