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业,193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炼油工艺专家,我国炼油重油催化裂化工程和催化裂化装置大型化、国产化的主要开拓者、倡导者,工程建设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他是催化裂化工程领域的“定海神针”,先后设计、审核了102套催化裂化装置。我国催化裂化技术每上一个台阶,都有他的辛勤付出。“只要交给我,我都能干得了。”响亮的话语,是他为国奉献的精彩写照。
“在学校里得99分还是好学生,但工程设计必须是100分,差1分都可能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很大损失!”耄耋之年的杨启业院士时常这样叮嘱年轻的设计人员。
为实现这100分,杨启业闯过一道道难关。
1957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杨启业就一直奔忙在炼油工艺设计领域,先后设计、审核了102套催化裂化装置。
20世纪60年代,我国仅有两套6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杨启业勇挑重担,开发并设计了我国第一套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
“扩大两倍的处理量,意味着要在彻底掌握工艺原理及技术精髓的基础上,解决装置大型化的系列技术问题。”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杨启业依然目光烁烁,“这是国家的大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项目进展到关键时期,杨启业有近7天没怎么睡觉,“每次犯困,我就用凉水冲一下头,清醒了继续干,事情太多了”。正是这样的决心和坚持,他和团队仅用一年就完成设计。
“石化企业必须创新,创新才有出路。”杨启业说,我国的催化裂化装置是从落后起步,必须不断自我挑战才能实现超越。
重油催化的关键核心部位是再生器。当时国外大公司把管子接到再生器中,取出热量。而一旦管子遭到损坏,设备就必须停产。
杨启业受命接下这个项目,并创新提出“外取热器”的概念。第一次试验时,杨启业来到车间自己动手操作。很多人对这个项目持怀疑态度,担心一旦操作不当会有爆炸风险。可杨启业坚持自己调整阀门,调节关键数据。“眼看千遍,不如手动一遍。这是我的设计,必须自己完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外取热器设计取得成功,并在国际上申请专利,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专利费,也让我国催化裂化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006年,杨启业远赴泰国RPC国家石油公司帮忙解除设备故障。经过检查,他直言不讳:装置设计有问题。
原设计方案是国际一流设计公司提供,泰方公司代表有所质疑。杨启业从中国的工艺水平谈到工业数据和案例,从设计能力谈到技术成熟度,言语之间尽显自信。
泰方公司代表将信将疑着手改造,直到顺利通过性能测试,才真正相信杨启业的实力。此后,这个公司把许多技术改造都交给SEI,所有任务高质量完成。
60多年来,杨启业未离开工程设计一线。“只要交给我,我都能干得了。”这句话,是他几十年如一日扎实积累的底气。
如今,杨启业经常到公司,解答青年员工的问题,乐此不疲。“我们这一代人,从落后起步,为了国家不断追赶。年轻一代,严细实是基本要求,为国奋斗的心不能变”。(沈杨)
转自: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