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复流了!”5月10日,晋阳大道通往晋祠镇索村一侧的稻田里,一处泉眼有汩汩泉水冒出,顺着青色禾稻,绵延近100米,再现欧阳修诗中“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的美景。泉水复流的场面使稻农喜形于色。
当前已进入晋祠大米的插秧季,晋源区晋祠镇周边的稻田里再次喧闹起来,稻农忙着打垄、机械翻耕、稻田灌水……索村位于晋祠景区南侧,黑色的土地很是肥沃,是水稻生长的绝佳条件。在距离路边不远处的稻田里,能明显看到有泉眼在汩汩地冒出泉水。泉水水质清澈透亮,蜿蜒流向周边稻田。“好久没见这样的泉水了!”这片稻田的主人索村村民赵子炎高兴地说。他是土生土长的晋源人,小时候吃的是地道的晋祠大米。“晋祠大米曾被当作贡品,称为‘贡米’,只有晋祠的泉水浇灌,才有清甜的口感。”
“去年冬天我就发现这儿有泉水复流了!”70岁的王铁根大爷就在附近小区居住,每天晨练都会路过这片稻田。去年冬天天寒地冻,他路过这里时,发现稻田里的水居然不结冰。出于好奇,老人上前仔细查看,发现水出自稻田底部,向上汩汩涌动,泛出“U”形涟漪向东面稻田流去,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毫无疑问,这是泉水流出造成的!”作为老晋源人,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赵子炎说:“晋祠泉水已经断流几十年,现在新发现有泉水不停地冒出来,按照这个流量,至少可满足100亩稻田的用水需求。我们终于能够种出小时候那样的晋祠大米了,我打心眼儿里高兴。这是政府花大力气治理生态的结果!”欣喜之际,赵子炎也有些烦恼,由于泉水流量大,泉眼周边的秧苗一直发青、结不了籽,对产量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泉眼复涌,泉水流至下游三家村、万花堡村的地里,造成大量积水,当地村委会已迅速组织人员、机械,开挖水渠导流。
晋源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晋源区为村民们通上了自来水,且关闭了64眼自备井,同时开展了水资源置换,使地下水位得以升高。另外,区政府一直致力于地质灾害治理,所以晋祠镇索村稻田里泉眼复流是该区生态综合治理的结果。
目前,这片稻田的泉水已由晋源区水务局取样化验水质,以检验是否与难老泉属于同一水系。后续结果,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