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如今正在成为显学”,康复之家创始人柏煜发现,自1980年中国苏轼研究学会成立,至今已经过去40多年,但苏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盛,俨然成为了一门显学。
他想,或许是时代大背景造成的。苏轼人生中的跌宕起伏,是普通人很难经历的,所以有一句话叫“如果你不快乐是因为你没有学过苏东坡”。
苏轼称得上是一位全才:因所著文章被称“唐宋八大家”,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齐名,是湖州画派的先锋,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医学作品被合编为《苏沈良方》,是广州最早的“自来水”工程的设计者,开创了最早的“方舱医院”,建了最早的孤儿院。
而最打动柏煜的,是苏轼超越时代的思想境界。他在经历人生巅峰又触底之后,用3~5年的时间与自己彻底地和解,最后达到了另一种境界“坡仙”——外在的东西对他的影响已经很小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中国企业家》举办的一场读书活动中,康复之家创始人柏煜向大家讲述了他从一位“不算爱读书”的人成为苏轼“迷弟”的故事。
分享的主要观点如下:
1.苏轼是一个全才,但绝对不是一个天才。直到晚年,他做噩梦也能梦到父亲罚他抄书。他的一生都保持了抄书的习惯,像《汉书》这些历史书,你随便抽一页,讲第一个字,他都能继续给你全部讲完。他是一个超级勤奋的学习者。
2.很多人都认为苏轼的词是写得最好的,但其实他一直到三十七八岁才开始写。他的父亲在他20岁之前,连诗都不让他写,只让他写文章,大块文章是他最擅长的,所以苏轼的散文是被严重低估的。
3.稻盛和夫先生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苏轼做到了;查理·芒格说:“不论遭遇什么,永远不要自怜和嫉妒”,900多年前的苏轼也是这样。
4.无论今天我们是困厄,还是富贵、风光,或是被贬谪,我们的人生都应该学会去面对,去让外在的东西对我们的影响逐渐变小,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幸福。
以下为柏煜的讲述,有删改。
我算不上爱读书的人,但喜欢苏轼很多年。现在我们开始能够感应到苏学的流淌和传承,大家都在读苏轼,苏学在中国的文化体系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力量。
我当年是一个特别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苏轼。当时,一位笔友在与我书信来往时,提到他特别崇拜一个人——王徽之。信到我手上时,我懵了,当时我不知道谁叫王徽之,我只知道王羲之、王献之,查阅资料后发现,原来王徽之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哥哥。
过程中,我翻到了一篇《世说新语》中《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里面是这么说的: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被王徽之的洒脱所感染,就去查阅了王徽之所有的相关记载。后来在三联韬奋书店里发现了一本书,叫《苏轼散文赏析集》,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墨君堂记》,是苏轼专门写王子猷(原名王徽之)这个人的。苏轼画竹的老师是文与可,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哥,大家都知道苏轼喜欢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同时,文与可也是王徽之的粉丝,在家里的一片竹林之中建了“墨君堂”,用来纪念和供奉王徽之,于是让表弟苏轼写了这样一篇文章。
当这篇文章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时,我由衷地赞叹苏轼的散文写得真好。他是这么写的: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独王子猷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
意思是说,我们普通人交往时,对有钱人都会非常恭敬,叫“公”,因为古代是“公、侯、伯、子、男”的爵位顺序;对于很多优秀的知识分子,我们会跟他叫“君”;再往下,称为“尔”或“汝”,这在三国演义里会经常被用到,“尔”“汝”用现代化的词就叫“那小子”“那孙子”。
往往我们当面说一个人的时候是“那个君”“那个公”,但是背地里说人的时候,是“那孙子”,这是人之常情。但王徽之却是“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就是大家都称他为“君”,没有人有不同观点。
当我背完了这篇文章之后,又学习了《苏轼散文赏析集》中的《李太白碑阴记》《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等文章,这本书就成了我的枕边书。想背这本书,就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可能比背《论语》的时间还要长,《论语》是生活化的。
《苏轼散文赏析集》的作者是周先慎老先生,他已经在2018年去世,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翻译者。这些人也都成了苏学大家,比如像原中国苏轼研究会会长张志烈教授,中国研究苏学的代表、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老会长曾枣光先生,今天还活跃在研究苏学的领域。
因为意公子的原因,现在大家都在学苏轼,苏学忽然变成了显学。其实从中国苏轼研究学会1980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40多年了,苏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盛成为显学,原因是什么?
上次跟人交流的时候,有人对我说,我们都是学王阳明、曾国藩,失意的时候就学苏轼,为什么?因为苏轼人生的跌宕起伏是我们普通人很难经历的,所以有一句话叫:“如果你不快乐是因为你没有学过苏东坡”,这就是时代大背景造成的。
苏轼的一生,简单说分成了三个阶段。也就是我们读苏东坡的时候到底要读什么。
第一个阶段是他人生奋发的阶段。很多人都认为苏轼是一个天才,干什么都行——因文章被称为“唐宋八大家”;所写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的词并称“苏辛”;画是湖州画派的先锋;书法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所写的《苏学士方》和沈括的《良方》被合编成医学著作《苏沈良方》;他还是著名水利学家,水利部2019年公布的12位历史治水名人中,苏轼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广州最早的“自来水”工程的设计者;还在1089年的杭州瘟疫中,开创了“安乐坊”,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方舱医院”,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公立传染病医院;他还最早建立了孤儿院。所以苏轼是一个全才。
但苏轼绝对不是一个天才。他直到晚年,做噩梦也能梦到父亲罚他抄书。他的一生都保持了抄书的习惯,像《汉书》这些历史书,你随便抽一页,讲第一个字,他都能继续给你全部讲完。他是一个超级勤奋的学习者。
苏轼少年时就很傲慢,曾在门上写过这样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是他当时的写照。
他奋发的一生其实并不顺利。比如,看似他仕途很顺利,刚科考结束,就得了第二名,但回家就开始守丧,因为母亲去世了;后来他参加制科考试,去当了凤翔府的判官。等他再回京城时,王安石变法开始了,就在这时,他父亲去世,又守丧几年;再回来时,变法轰轰烈烈,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与一帮重臣、良臣和改革派开始提意见,然后又成了被打击的对象,被贬到杭州做通判。
前半生他奋发有为、学习的过程,虽然看似不顺,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还是很顺的,因为他的官声、名声、学声和才声,包括对他的各种评价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我们今天在讲苏轼时,很多人都认为苏轼的词是写得最好的,但其实苏轼写词非常晚,一直到三十七八岁才开始写。他的父亲在他20岁之前,连诗都不让他写,只让他写文章,大块文章是他最擅长的,所以苏轼的散文是被严重低估的。
在唐宋八大家里,我们可能认为他只是唐朝八大家之一而已,其实不仅如此,唐朝的散文是“韩柳”并称的,宋朝的散文是“欧苏”并称的,但如果唐宋里选两个人的话,叫韩文如潮,苏文如海,“韩潮苏海”。因为苏轼的文章叫“不择地而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他的文笔自然、极其流畅。
为什么我读完苏轼的散文之后,我已经忘掉他在词上的成就,因为他里面的很多道理对人的价值观产生了直接影响。比如《留侯论》,他讲的是忍辱,讲张良当年怎样从一个刺客变成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故事。
苏轼的文章写得好,是因为从小他的父亲严格要求。而他在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呢?也不早,是母亲去世之后,父亲跟他一起回来守丧,他们是坐船回东京汴梁的,坐船的时间很长,他们带着苏轼著名的“雷琴”,在船上经常弹琴,还经常上岸。比如我前一段时间去了宜昌的三游洞,有“前三游”“后三游”两个典故,“后三游”就是指“三苏”一起游过。宜昌的三游洞上岸后,在父亲的要求下苏轼开始写诗,他的第一首诗叫《郭纶》,就是在船上写,这本集子后来出版了,叫《江行唱和集叙》,也叫《南行集》,这里边大部分的诗水平一般,配不上他后边的成就。
苏轼诗的佳作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他去凤翔府做通判的路上,是一首叫“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雪泥鸿爪”的典故。所以苏轼诗的成就大概是从二十四五岁开始,然后一直伴随他的一生。
著名的苏学家李一冰先生对苏轼的研究非常传神,他在狱中拿了苏轼的文诗集开始看,最后写出了《苏东坡新传》,大家可以去看,70多万字主要是用诗来做助疗,他在运用的时候几乎将苏轼的诗全背过。
苏轼的诗成就很高,我们都知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出来之后,西湖从此有了名字叫“西子湖”,西湖以前就叫“放生池”“钱塘湖”等。
苏轼的诗还有许多画面感的东西。比如现在是春天,苏轼写春天是这样描写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画面感就出来了,是和王维能够PK的。
这是苏诗,再后来就到了苏词,词是苏轼到了杭州后开始写的。到杭州后,苏轼的奋发阶段结束了,开始了仕宦生涯。人生最高光时刻是在徐州抗洪,到密州抗旱,然后到了湖州,人生的低谷来了。乌台诗案之后,苏轼来到黄州做了农民,真正彻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叫“苏东坡”。
苏轼和苏东坡的区别很大。苏东坡是一个人在人生走下坡路之后的触底反弹,然后用3~5年的时间跟自己彻底地和解,最后达到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叫“坡仙”。
为什么大家叫他“坡仙”?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可以超越这个时代。比如我们今天经常听到的很多道理,稻盛和夫先生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苏轼做到了;查理·芒格说:“不论遭遇什么,永远不要自怜和嫉妒”,900多年前的苏轼也是这样。他几乎没有抱怨,我在所有苏东坡文集里只读到过一些哀怨的诗词,“寂寞沙洲冷”这些是有的。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在黄州的苏轼,他的人生已经完全升华了,从一个普通的贬官变成一个羽化登仙的人。他告诉我们,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叫:“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我们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叫“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就是我们要更关注个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和物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关系才有关系,产生不了关系跟我们就没关系。
比如,《宝绘堂记》里写了这样一句话,“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什么意思呢?就是今天我们所在的地方的豪宅七八千万一套,如果它和你有关系,是跟你享受的这样的环境,有关系;当你的内心把天地和自然当成你自己的场域时,很多东西跟你关系不大。所以说苏东坡超越了那个时代,通过自己的3~5年的“黄州时刻”,升华成为了“坡仙”。
就因为有了“黄州时刻”,后来苏轼的人生比“黄州时刻”更悲惨时,他可以顽强地或叫淡然地去面对,比如后来再贬惠州、儋州。
我去儋州找过苏轼居住的地方,现在被围起来保护,叫“桄榔庵”。我当时在回想一个场景,当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地方住、没有东西吃,他和他的儿子怎么练习辟谷。
我还在想,当他在本地已经生活得非常自如了,这时他的好朋友吴子野——一个70多岁的老人来看他这个60多岁的老人,向他带来了一个消息——宋徽宗继位、向太后执政,苏轼很快就要回归了,那个时候苏轼内心的波澜是什么样的?大家肯定认为他应该非常狂喜,但并没有,为什么?因为外在的东西对他的改变、对他的影响已经很小了。
当吴子野睡去,苏轼睡不着,从桄榔庵走到北门江,这个地方我丈量过,大概不到1000米的距离,他走到钓鱼的石头上去取来水,趁着月色,用猛火烹茶,然后就在那儿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当我想着这些场景,走完这条路、品味这首诗的时候,我内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活是可以随遇而安的。无论今天我们是困厄,还是富贵、风光,或是被贬谪,我们的人生都应该学会去面对,去让外在的东西对我们的影响逐渐变小,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