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忆半世纪 激情满心怀
王新民1966年3月入伍,1978年3月转业。那一年,从临汾(现尧都区)、洪洞、襄汾、曲沃等四县共招了1000名新兵,前往大漠深处“核试”基地服兵役。
——当时,谁也不知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发的是皮大衣、皮帽子,大家还以为要去东北。没想到火车过了太原、包头、兰州,在吐鲁番停车了。我们问接兵班长到底还有多远,班长只说走了一半路了。
——我记得当时班长的洗脸盆上原本是印着字的,可是字迹模糊了。
——虽然经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可王新民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我们部队对外的番号与对内的称呼不一样,往家里写信的地址又是一个说法。我当时所在的部队是驻扎在吐鲁番转运站的装卸连,去了先搞基建。
那时年轻,搬水泥一次就搬两袋,当时只知道是建机场。出于军事保密需要,干了一年多都不知道我们部队的核心任务究竟是什么。王新民说,当时战士们住帐篷、睡地窖、喝咸水、抗风沙、战酷暑、斗干燥、吃粗粮。
但是,大家都都一个信念,都知道是为了光荣的国防事业在奉献。战友们心里都有一股激情、一个信念,再苦再累,睡一觉起来就又开始了生龙活虎的一天。
1967年6月17日早上,我们当时刚起床正在叠被子,就发现天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红色的火球,怎么有两个太阳?一大一小、一远一近。后来很久才知道,当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当时我们的驻地距离爆炸现场610公里。战友们严格遵守保密条例,不该问的不问,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后来上级传达了一条公开的消息:新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了!战友们非常激动,欢呼雀跃,一个个高兴得跟孩子似的。王新民的思绪沉浸在那充满幸福与荣耀的一刻。
那次氢弹试验成功,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个飞跃,是我国国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标志着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中国人民为此自豪、骄傲。
“没有那一声巨响,就没有人理睬我们!”王新民至今都记得,部队领导曾经讲过,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巨响震惊世界,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被中国打破了。从那时起,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讲话的分量加重了。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遭受了特大自然灾害,苏联撤走了科技专家,在国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下定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积极工作,英勇奋斗,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和氢弹试验,为国争了光,为中华民族争了气,两弹一星’的试验成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及建设新中国的热忱。回忆起来,王新民依然沉浸在当时的激动情绪中。
两枚纪念章 寄托报国情
王新民至今都珍藏着两枚纪念章,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那两枚纪念章依然光彩夺目、光亮如新。“这两枚纪念章虽然是我保管着,但是,它属于所有参加过核试验的老兵,是所有临汾籍参试老兵的荣誉。”王新民说。
1966年,从临汾四个县招去的1000个战士,被分到了不同的岗位,有工程兵、汽车兵、警卫兵、防化兵、通讯兵、气象兵等,他们按上级命令,消匿在万里关山外清冷的大漠莽原,奋战在飞沙走石、寒暑异常的戈壁荒滩,在不同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为了强大的国防事业,他们鏖战核基地,亲历核试验,见证了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历程。据王新民讲述,同期战友段增录在核试验基地和核武器研制基地,从事核试验任务的理论计算、施工、回收、效应工作近30年。当年,作为队长的他,在爆炸后的第一时间,到爆炸的最核心地带回收效应物,是一位在一线工作较长时间的老兵,因工作突出,曾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的接见,他是临汾兵的杰出代表。
如今,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但那些生动的事迹、伟大的创举依然历历在目。当年先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勇往直前。蛟龙入水、卫星上天、航母面世……
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次次取得巨大的成就,不仅仅强有力地守护了我们的万里疆域,更坚定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先辈们的爱国热情激励着后人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