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首当其冲将成为实施改革的重点对象,去产能、去库存带来的降本增效压力日益凸显,迫使国有企业发展遭遇瓶颈。越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企业管理问题就越凸显。一些早年实施过股权改制的国有企业,由于当时对职工的股权管理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设计不健全或不规范,导致现在企业内部矛盾愈发突出,公司背起了“发展+管理”问题的两座大山。
在国家深化改革的时点上,如何对国有改制企业已有的股权管理及激励制度进行整改和完善?我们提出以下五大要点:
1、规范公司治理,构建顶层设计基础。
一是公司股权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经过股东会的通过才能实施,避免董事会自行定夺。二是通常持股会中持股职工成百上千、人数较多,易造成持股会内部表决难以执行甚至缺位、理事长只代表自己在股东会上行使表决权的结果,这实质上侵犯了股东合法权益。对此我们的建议是持股会改成分组表决,或者设立有限合伙平台吸收持股会股权。
2、股权问题只是表象,根本上是发展问题。
公司发展遭遇瓶颈的时期,公司内部矛盾(例如股权不流转)不是单靠股权管理制度的设计能完全解决的。员工看好公司才有买股的意愿,只有理清企业发展思路、找到业务增长点并促进职工树立对公司的信心才是关键。
3、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股权管理和激励机制并行。
一是公司在探索业务增长点的同时,应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探索“内部创业”模式,吸引想干事的业务骨干发展增量业务并享受利润分成,带动企业更快的发展。二是对在职职工的股权进入或退出进行业绩绑定,充分发挥股权对人才的激励作用。
4、维护公司稳定,平稳过度。
一是横向维度,寻找企业与新老职工的利益平衡点。这种时点下通常企业与职工利益是冲突的,例如企业求长远发展但职工关注眼下个人利益;新老职工的利益可能也有矛盾,例如旧有股权制度对老职工有利、但对新职工不利。二是纵向维度,尊重历史、不溯及过往。例如对历史不规范分配操作不再追溯等。我们的建议是,采取“老人老办法(基于过往制度适当调整)、新人新办法(新建立更规范严格的制度)”,并通过新老人员更迭和企业不断发展,逐步消化历史问题。
5、选对改革时机很重要,国家政策和改革成本是重要考虑因素。
一是2015年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顶层推动力度逐步加大,政策环境相对宽松。二是改革需要成本支出,例如回购清退老股、补足职工收益和解决历史旧账等都需要企业支付资金,企业在现金流较为充裕的时期启动股权制度变革对后续实施的稳步推进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