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杜拉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首先,他们必须一起确定企业的航标,即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使目标流程分明。其次,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级职能部门制定自己的目标。再次,为了实现各层目标必须下放权力,培养一线职员主人翁的意识,唤起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除此之外,绝对的自由必须有一个绳索——强调成果第一,否则总目标便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实质内容。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今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每年生产各种汽车300多万辆,其中50%出口,年营业额高达6万多亿日元,在2015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汽车行业综合排名中,丰田名列榜首。
彼得·杜拉克指出:“凡是工作状况和成果直接地、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繁荣发展的地方,目标管理都是必要的。”丰田通过对日本与美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反差大的认真比较和分析,找到了日本人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致命弱点,就是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以前,按照传统的作业方法,装配工厂总是将储存在仓库里的汽车零件在装配线需要时才运到现场,这就需要公司拥有较完善的仓库设施、运送汽车部件的人员和仓库管理人员;而汽车部件存放在仓库里,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且库存零件就等于占压了资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丰田实行了独特的“传票卡”制度。
这种制度以销售公司需要的汽车数量为大前提,以最后一道工序为起点,上道工序只生产下道工序所需要的汽车部件的数量。“传票卡”上面记载着何时生产、生产多少、运往何地等多项指示。装配厂将用完的空箱送回原处,各零件生产工厂就根据“传票卡”上的指示,装好零件再送到装配厂,绝对禁止超过票上规定的数量领取部件。这样就使各原料工厂、零部件工厂和装配厂不但分工细,而且能自我约束,从而做到了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大大减少和消除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传票卡”制度合理完善后,丰田由于按计划生产所需要的部件,减少了仓库的产品积压,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丰田设置的零组件仓库仅是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日产公司的1/5,仅这一项每年节约开支就达40亿日元。
目标管理理论强调自我控制,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促使权力下放,突出民主管理。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首先确立企业的整体目标,然后制定企业各部门员工的目标。丰田实行的是目标管理理论。为了实现公司的总体目标,丰田从生产作业、营销管理、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着手,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
1950年,在丰田公司债台高筑、濒临破产时,公司接受了日本中央银行的建议,将汽车生产公司与销售公司分开。由于“产销”分开,各行其职,销售公司可以自行决定推销方式,表现出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强大的活力。在1977年,为了促进销售,销售公司建立了“推销责任区域制度”。这种制度就是在全丰田系统成立特约经销店,并根据汽车的类型,把经销店分为“丰田店、小丰田店、奥特牌店、花冠牌店”,每个经销店下设若干营业所。就这样,销售公司建立了四大系统的经销店252个,下属营业所2850个,共有推销员28000多名,形成了庞大的销售网络和销售队伍。在此基础上,明确划分出每一个经销店所属营业所的责任区域和每个推销员所负责的经销地段,使公司的流通网络星罗棋布。
为了保证责任区最大限度地销售汽车,销售公司给推销员制定了销售汽车的定额。公司根据每个推销员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所在的地段,按月下达销售数额。一般新推销员每月要售汽车13~14辆。经销店要求每一个推销员必须完成自己的销售数额。这种科学的分工、严格的管理,成为丰田公司数以百万计的汽车源源不断地售出的关键所在。
这些强有力的营销管理也是目标实现的手段。生产和销售搅拌在一起,是丰田汽车工业公司一大致命的弱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丰田实现“产销”分开,各行其职,建立了“营销责任区域制度”。这样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为目标实现提供了保障。目标管理又称为成果管理,是思想的产生及发展,是许多管理学家努力的成果。凡是工作状况和成果直接地、严重地影响着公司的生存和繁荣发展的地方,目标管理是必要的,而且希望管理者所取得的成就必须来自企业目标的完成,他的成果必须用他对企业的成就有多大贡献来衡量。
其实目标管理思想在古典派经济管理大师泰勒的科学管理中初见端倪。对员工实行工资差别制,就是实现目标管理的一种表现。按照每个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果大小来实行工资差别,以激励其工作热情,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管理规定了每个人在一个特定时期完成的具体任务,从而使整个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在特定的时刻内充分地融合为一体。所以,应当为公司所有子公司、工作人员规定具体目标,并且要及时评价实践,特别是要用一个标准来评价。
目标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体现效益。一个好的目标会给公司带来竞争力,因此整体目标的确定要有前瞻性。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
制定企业各部门、员工目标一定要责任清楚、分工合理,这是前提。在制定目标时,一线员工和领导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体现民主,这样才能使下面的目标与公司总体目标相协调,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
总之,通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层层展开,具体落实,以及正确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目标,就形成了组织目标体系。之后,为了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还需做好目标实施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较高层次的管理者通过与其下属共同确定目标,对下属完成目标所需的资源情况,组织内部确定并协调对各种资源的需要量,将组织可支配的各种资源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在企业组织中,为实现目标所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对经费的分配、人员的配备、技术资料、工艺装备、原材料、燃料、动力、劳动定额、设备检修以及技术组织措施和生产调度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