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蔚汾河畔到黑茶山麓再到黄河之滨,从美丽乡村到移民新居……
行走在“晋绥首府,红色兴县”大地上,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北坡晋绥分局旧址、西北农民银行旧址、碧村遗址、黑茶山、石猴山、宋家沟生态园、美丽乡村石门庄、沿黄旅游驿站、蔚汾公园、南山公园等景区景点,如闪耀的明珠般镶嵌在青山绿水间……
源远流长、底蕴厚重、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举世闻名的红色文化令人流连忘返。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近年来,兴县的文化旅游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步入发展“快车道”,全县重点打造了晋绥边区首府旅游区和黑茶山旅游景区两个4A级景区,积极开发以“蔡家崖红色文化游、黄河沿线休闲游、黑茶山生态游”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全县“一核两翼”文化旅游产业布局正在逐步形成,绘制出文化与旅游相融互动的最美画卷。
红色旅游亮点纷呈
到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追忆峥嵘岁月,在黑茶山下聆听“四八烈士”红色故事,行走“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造访黄河人家……盛夏时节,“七一”之际,“打卡”红色景点,游览黄河驿站,仍然是一种旅行新风尚。
红色景点走红,根源于红色精神的深植广播,得益于景点打造的用心用情。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王慧介绍道,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作为全面反映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的国家级综合性纪念馆,一直以来深受参观者关注。特别是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后,使这一红色景点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近年来,大批游客来到这里,沿着总书记的路线,瞻仰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场所,追寻革命足迹,感受红色革命思想,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蔡家崖的红色一条街上,商铺鳞次栉比,有卖兴县特色小吃“啦叨叨”的,有卖文化纪念品的,还有拍照的,一片繁忙景象。“小白拉叨叨”馆的生意风生水起。老板娘褚变红心里明白,这是搭上了蔡家崖村发展红色旅游的顺风车,“全村近年来的游客成倍增长,生意越来越好做了。”
走进兴县东南60公里的东会乡庄上村,伫立在“四·八”烈士纪念馆前,一幅醒目的挽联“巍巍黑茶山忠魂永驻,潺潺湫水河记忆长存”呈现在眼前,让人心生悲壮,仿佛又回到1946年4月8日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
这里不仅是烈士殉难地,更是红色历史见证的圣地。近年来,到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企事业单位和慕名而来的省内外游客日益增多,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仅2021年,“四·八”烈士纪念馆接待游客数量就达18万 余人次。
好风凭借力,乘势扬风帆。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积极发动驻地东会乡庄上村的群众,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点带面推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引领庄上村群众实施种植业、养殖业和文化旅游业协同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值得关注的是,依托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四·八”烈士纪念馆帮扶庄上村成立了3家“农家乐”酒店、1处农产品展销大厅,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吃上了旅游饭。讲解员尹拯山说,文旅融合,是兴县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张好牌。这里旺季时日均游客过千,政府规划在村里开发民宿、农家乐,完善配套工程,努力打造4A级景区,“村里将来会更红火”。
事实上,围绕红色旅游资源,兴县进行了“特色美食体验”“户外登山探险旅游”“原生态自然观光体验游”一系列多元旅游开发。火车开进了蔡家崖后,更是让兴县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蔡家崖游客量大幅上升。2021年,兴县共接待游客 40余万人次,其中10月份接待游客 5万余人次。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路上打出的一张“金字招牌”。
全域旅游方兴未艾
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行走在集绿化、彩化和美化于一体,号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五彩缤纷”彩色走廊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仿佛置身于风光如画的梦境中。
“路在景中、景在路中、路景一体的沿黄景观接二连三美不胜收,真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游客直呼真过瘾!
新建成的沿黄扶贫旅游公路,使得沿线的几个乡村重新焕发了生机。“随着公路进村,村民饲养的牲畜种植的农产品可以及时售卖,很多村民还经营起了农家乐,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实现了‘修一条路 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罗峪口镇东豆宇村党支部书记张向东说。
初夏时节,即将建成的六郎寨景区,焕然一新,虽然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但慕名前来的游客已是络绎不绝。
六郎寨驿站位于兴县瓦塘镇前彰和墕村村南1.5公里处,西临沿黄旅游观光路,交通便利,距离县城30公里,是省界旅游和自驾车旅游宿营及中途休憩的首选之地。
登上山巅,极目远眺,黄河奔腾,枣林初盛。站在雄奇的山脚仰望“天狗望月”“大漠骆驼”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让人不由得发出“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感慨。
后石门庄,是瓦塘镇“乡村清洁专项行动”中重点打造的样板村美丽乡村。村里正在着手打造一个集吃、住、游、玩、休闲、赏景于一体,可全方位体验式农家民俗旅游项目。
“干净的小院鲜花盛开,宽敞的马路郁郁葱葱,儿童嬉笑打闹,老年人闲唠家常,美丽的乡村,难忘的乡愁”绿树浓荫,鸟语花香。5月下旬,记者走进瓦塘镇后石门村,发现村里有不少本地游客,好不热闹。
近年来,瓦塘镇后石门村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以“传承农耕文化,彰显乡村旅游特色”为基本遵循,举全村之力,积极投身到发展乡村旅游业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目前正向“体验黄河风情、感受乡土气息”的休闲游乐之地,打造成兴县沿黄生态游和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力争成为省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发起冲刺。
“兴县境内5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交融碰撞,古人类活动遗址、文物遗产、历史文化遗迹交相辉映,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赋予了独特优势、留下了巨大空间。”兴县文化旅游局局长孙利军说,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借助“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兴县段的人气指数,进一步完善公路配套设施,大力度开展生态治理;引进一流市场主体,个性化运行沿黄驿站景点,探索“旅游+电商”路径,推动农特产品进驿站进景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旅游业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
“领军”兴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孙利军,尽管还说不上文旅界的“资深人士”,但履新以来始终“保持跑的姿态,提升干的本领,展现拼的担当”,不到一年的功夫兴县文旅的家底即如数家珍,学识精湛,见解独到。“要把以红色文化为主的兴县文旅融合这张‘好牌’打好,让优势叠加,必须既看大势谋大局,又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在关键点上发力见效,在文旅产业领域精耕细作,拼出更多‘独门绝技’,积聚更大发展势能。”
文旅产业更上层楼
发展壮大文旅产业是时代的呼唤,是兴县产业转型的目标方向,也是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关注的重点工作,4月23日乔云来到县文旅局调研,在听取了文旅局的工作汇报后,指出,要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打造省级红色文化教育研学基地和会议会展基地建设,做好七个方面工作。一要重视文旅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用足用好生态资源优势、农产品优势和民俗风情优势,着力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红枣特色经济旅游带、杂粮文旅特色小镇,培育发展新动能。二要重视革命文物保护开发。兴县革命文物丰富,是革命文物大县。要积极对接中央、省、市相关部门,争取资金项目,按照革命文物保护开发规划,逐步实施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程。三要重视文旅人才培育。兴县文化旅游和文物保护行业缺乏专业人才,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引进高端人才,注重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路径。四要重视文旅品牌的打造。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选好主攻方向,咬定目标,扎实苦干,打响擦亮红色文化品牌。围绕红色旅游开发,推进2个4A级景区创建工程,加快红色旅游景区保护开发步伐。对接一流资源平台,发挥名人效应,提升文化旅游形象,打造全国知名文旅品牌,做强文旅产业和文化旅游强县支撑。五要重视文明创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动“五城”共创,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营造更加优良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美丽幸福兴县。六要重视文创产品。深度对接市场,加强与一流文创人员、文创企业平台的合作,高标准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文创产品、作品、精品,推动兴县文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高水平推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真正把兴县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展示好。七要重视文化惠民。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运营,突出社会效益,积极开展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化下乡惠民活动。文化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推出一些文化短视频、微电影及非遗作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播文明新风尚为目标,真正推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推动文化惠民全覆盖。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上作出兴县样板,抓实做好文旅工作大文章,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优势、经济优势,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文旅产业上获得新收益、得到新实惠、体验幸福感、拥有自豪感!”对于推动兴县文旅融合工作加快发展,倾注大量心血的兴县县长梁文壮踌躇满志。
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如何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同时也给兴县文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兴县将深入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工程作为抓手,坚持以“晋绥”为品牌,红色为名片,加强总体规划、做好战略布局,深度挖掘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特色资源、坚持红色旅游、沿黄旅游、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全力推动文化全产业链发展,集中力量打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县域文化旅游“大景区”。
提出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明确的重大部署催人奋进。坚定不移贯彻县委、县政府“双铝(旅)战略”,以全域旅游示范县为主攻方向,依托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和“四·八”烈士纪念馆两个红色品牌,发挥“晋绥红河谷、‘四·八’黑茶山、黄河风景带”三大资源优势,全力打造蔡家崖景区和黑茶山生态旅游区两个A级旅游景区,开发晋绥红色文化旅游和黄河生态旅游两条经典旅游路线,努力将兴县红色景区建设成为省级红色文化教育研学和会议会展基地。
年初召开的兴县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展现的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愿景,已经成为引领文旅融合“加速度”的风向标。
“第三产业承担着稳增长、促发展、保就业的重任,要坚持把壮大第三产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立足县域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找准发展定位,科学谋划发展思路。”从宏观角度出发,善于审时度势科学谋划的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表示,我们要把“晋绥首府、红色兴县”建成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兴县县域经济新的发展增长极。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自然山水虽美,但要蕴涵文化的内涵才会更加引人回味。兴县在传播红色文化,打造旅游名县中交上了完美答卷。在每一个景区景点和旅游专业村……群众敲锣打鼓、吹拉弹唱,与远道而来的游客载歌载舞已逐步成为动人的风景。
如今的兴县,入选交通运输部2021年度“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兴县沿黄扶贫旅游公路,正散发着独特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纷至沓来;散落在巍巍黑茶山下,蔚汾河畔,岚漪河边的青山绿水间的村庄,户间道干净整洁,门前、院内花草各异,家家户户都“搭上”了旅游“幸福快车”。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处处优美的景观展示着兴县旅游灿烂的笑靥,一组组扎实的数据书写着兴县旅游无限的喜悦,一出出绚丽的手笔,勾勒出全域旅游的魅力画卷,向世人展现出“晋绥首府,红色兴县”厚积薄发的骄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