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住中国经济的基建投资,正在面临资金压力。3月的基建投资增速已经从前两个月的21.3%下降至16.8%,在经济观察报公布的4月宏观数据预测中,不少机构认为4月基建投资仍将放缓。
庞大的存量投资加上防范金融风险动作频频,基建投资“钱紧”在所难免。
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贷款和自筹资金,而相比四万亿的天量信贷投资,现在的基建更多需要地方自己想办法筹集。这一转变,从2013年的钱荒和地方债务清理就已经开始。数据就显示,基建的自筹资金规模占基建投资资金来源的比例,从2009年的48%上升至目前63%左右,而同期国内贷款的占比从30%收缩至15%的水平。
基建资金吃紧的背后,也正暗合了整体经济政策的新选择:稳增长之外,该调整的要继续调整。这个调整,如果从产业结构说就是产业升级,从金融领域来看就是去杠杆。
被击鼓传花的风险,很可能最终又被传到了金融机构的手里。如果将金融危机后陆续曝露的风险点连在一起就会发现,最早看到的是沿海外贸企业倒闭潮,此后是民间地下钱庄资金断裂,再然后是对方政府债务快速上升,随后是民间投资断崖下跌,当前则是银行不良率上涨。很明显,风险在不断传递,流入到房地产、国有企业和基建项目的贷款风险,最终还是要金融机构来承担。
扩大基建投资对于经济抵御下行压力是十分有效的,但副作用也同样明显。2009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8%,最终全年增长8.7%,新增贷款9.6万亿,这些贷款的大部分加上更为隐蔽的影子银行中的相当数量的资金,在此后的数年中流入到了地方政府“跑部前进”争取来的大型基建项目中,地方保住GDP的同时政府债务持续攀升,这也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中的一部分。
实际上,国有企业和基建项目的贷款往往都周期较长,这其中又涉及地方政府背书,而国企盈利差强人意,地方债务在清理城投公司以及土地财政被削弱之后,偿还能力不足最终将风险推给了资金的借出方。
这一转变不容忽视。大幅扩张的基建,要做增量的空间有限,而且地方和银行也都没有那么强的出钱意愿和能力了。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今年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发出明确信号,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此,可以做出这样两个判断:一是,即便基建是稳增长的主力,只要经济不出现明显波动,基建很难再成为资金的蓄水池;二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之下,资金的流出会愈加谨慎。
这就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基建投资下滑会不会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2009年四万亿投资所带动的基建投资热潮,拉动了GDP上涨2.2%,对总体经济的贡献率是24%。有机构对2016年的这一数据进行核算后发现,再次扩张的基建投资拉动GDP上行了1%,对GDP的贡献率达12%左右。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的增长目标设定为6.5%左右,一季度GDP增速达到6.9%,即便全年经济走势是前高后低,在外贸和就业数据稳定、服务业上涨还未见顶的情况下,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应该问题不大,这也意味着基建投资将会逐渐回归常态。
近期,对地方债务以及金融机构的杠杆清理和整治力度明显加大,这实际上既是稳增长也是调结构的双重需求,划定了经济底线,那就应该继续做出调整,新旧问题都需要通过这次调整来解决,而且也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