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板的投资者来说,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你或许会说:当然是扩容了,IPO提速、创业板公司不断增加。
其实,这还不是最悲催的,最悲催的是“小三转正”!原因很简单,对于喜欢“中小创企业”的资金来说,在创业板这位“正房夫人”之外,还有一个体量庞大的“小三”存在,这就是“新三板”。
5月2日晚上10点,中国证券报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这样一条新闻:“流动性来了,新三板上半年有望引入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报道说:
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处获悉,为提升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最快在上半年就将引入大宗交易与集合竞价机制,取代协议转让制度。目前部分券商正在进行内部系统测试,预计近期将全面启动大宗交易与集合竞价交易系统测试。
这是啥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小三要转正了!
新三板上挂牌的都是中小创企业,跟创业板的公司差不多,只是部分规模更小一些而已。但创业板的上市门槛,不也在降低吗?
过去几年,新三板很热。主要原因是这个市场实施的是注册制,新股挂牌手续简单,基本上是市场和企业自己说了算,所以规模扩展迅猛。
证监会当然明白,新三板将会对创业板、中小板甚至整个主板市场带来资金分流的影响。为了避免深沪A股崩盘,为新三板穿上了“贞洁裤”:设立了较高的门槛,以及非常不方便的交易制度,控制新三板的流动性。
由于在投资者开户和交易方式上设立了两道防线,的确有效地限制住了新三板的活跃度,让这个市场基本上跟死了一样。中证报的报道称:
今年一季度,新三板挂牌三个月以上的10090家公司中,6637家未发生交易,占比65.78%;剩下的公司中有13.4%在三个月内交易不到5天。目前,新三板只有93家公司每天都有交易,占比仅0.9%。
在这种背景下,大量企业开始撤离新三板,要么到创业板、中小板上市,要么远走异国他乡去上市。于是,新三板基本上成了一个僵尸市场。
国家显然希望新三板发挥更大作用,所以在近期的主要官方文件里,多次提到了新三板。比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就提出“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直接把新三板跟创业板并列。在近期的证券法修订的二审稿里,也把“新三板”写了进去。由此可见,2017年就是新三板的“小三转正年”。
证券法修订,将解决新三板的身份问题;而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则将解决新三板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目前新三板施行的是协议转让和做市交易方式,效率低下。而主板市场是集合竞价、大宗交易,这个权利,新三板当然想要。
换句话说,有了集合竞价和大宗交易,再加上写入证券法,新三板实际上就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了!当然,它还差最后一个问题:投资者的高门槛问题(散户需要有2年以上投资经验,并拥有500万元以上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值)。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身份也要慢慢地提升。集合竞价都可以有,那么开户门槛降低早晚也会发生。更何况,最近传出了“把新三板迁入雄安新区,以带动新区发展”的建议,如果真的实施,那新三板岂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到那时,深圳就等着哭吧。在上海、北京和深圳参加的中国顶级金融中心的游戏里,深圳历来是那个被牺牲的。新三板原来是深交所的一部分,后来被许配给了天津滨海新区。但在接新娘的路上,花轿被北京给抢走了……
新三板活了,转正了,就是创业板从估值到市场地位的大利空。“小三”早就放过话,她才是中国的纳斯达克!
上图是截止5月2日新三板挂牌、成交情况。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新三板目前挂牌企业的数量:11114。没错,如果这些公司的股票都可以连续竞价交易,那么上交所、深交所将彻底崩溃,真的会“要要要要死”。
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搞了20多年,也才3000多家上市公司,加起来才是新三板的约四分之一。
新三板不会在一开始就全面实施集合竞价、大宗交易,可能会在创新层首先试行。目前创新层公司家数是941家。按照2016年业绩,估计将有450家企业被调出创新层,而719家基础层企业或新进创新层。这样,未来创新层将有1210家公司。
即便是1210家公司实施竞价交易,对于创业板来说也是巨大压力,因为创业板目前也只有630多家公司。更何况,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市盈率要比创业板低很多。
一方面是央行不断收紧流动性,另一方面是保监会、银监会清理门户,这两大举措都将带来证券市场可用资金的减少。
资金少了,筹码却在翻倍。一方面是IPO提速,另外一方面是新三板搅局。以11114家企业为后盾,前面是1210家创新层企业,个个端着饭碗,眼巴巴等着资金。
你说,这市场未来会怎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