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做同一件事情,如果看待它的理念不同,其自觉性和动力源就不一样。例如,有一群工人用砖在砌教堂,你去问工人他们在干什么,一人说:“我在砌砖。”另一人说:“我在挣工钱。”第三个工人说:“我在为上帝服务。”这仅仅是个比喻的故事,但你可以体会到其中每个人的理念、出发点、为什么而工作都是不同的。做同一件事情,对背后意义的认识一样,自觉性、动力就不一样,企业文化就在于揭示事情背后的意义,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持久力量。
中国人每逢春节,大多回家,此时春运就十分紧张。2014年的春运期间,旅客经各种交通工具往来人次,铁路2.8亿,公路24亿,水路及航空8000万。什么力量使这些人非要在这个时候流动呢?是“回家团聚”的力量。“回家团聚”这是中国传统,形成了近28亿人次的流动力量。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企业也是这样。企业经历了很多事情,做成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怎么看待它?能否将这些意义、理念等转化成前进的力量? 这是文化建设上值得深思的问题。
重庆银行的前身重庆市商业银行,经过18年的发展,到2014年,重庆银行已经发展到有员工3580多人,资产总额2745.31亿元,全年净利润28.27亿元,不良贷款率持续保持在0.69%的低位水平,各项指标在中国城市银行中名居前列。重庆银行的业务、业绩、发展历程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做成这个样子?这要从业务背后去分析。
银行的业务是存贷循环并在存贷息差中获取利润,这是基本认识。但这还不够。后来认识到,银行不仅仅进行存贷循环,还要为客户经营货币,使客户利益增值;现在又认识到重庆银行不仅是存贷循环、经营货币,还要面向未来,支持绿色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承担社会责任,赢得民众的好感和信赖。这些不同的认识,使重庆银行的业务视野不断升华,其动力的能量也不断加大。这样一来,对客户的亲近度增加,使客户源不断扩大,存贷循环顺利进行,利润也随之而来。众所周知,银行利润是好东西,实际上利润是副产品,是随业务经营的过程而来的。业务的增减与民众的好感和信赖直接相关,民众的好感和信赖是带来利润的源泉。所以,银行不仅仅是吸引客户,更重要的是要赢得客户的好感和信赖。
银行的存贷利率,目前情况下,中国的银行存贷利率都差得不多,所以,银行给人的印象就特别重要。例如,银行的信誉、就近方便、办事快捷、待人亲切、环境舒畅等,都是吸引人、感动人的因素。我在重庆银行建北支行考察时,看到这里的员工专门学习了哑语,以备方便聋哑人。这件事其实并不大,可做也可不做,但他(她)们做了,吸引了聋哑人,同时感动了聋哑人的家人,也给许多客户留下了好印象。这些事让人们体会到银行看起来是存贷货币等,实际上是在维系人脉,是人心换人心。当然,做好事还不能太近视、太功利,一看没有成效,就撤掉。做好事就要坚持,坚持就有效果。重庆银行建北支行的职员不但学习了哑语,还在柜台设置了盲文识别按钮,便于盲人操作。银行在自动柜员机、等候座椅等地方设置了呼叫按钮, 一旦大众客户需要帮助,按下按钮,银行工作人员就会立即过来。这种对谁都方便的设置,积累多了,做得久了,人们的好感和信赖也会积累起来。这不是存贷业务,这是文化,文化却能影响业务。
能不能把提升银行的业务、业绩、发展及赢得民众的好感和信赖当成是一种信仰呢?这是可能的,至少银行的领导者、银行的领导团队将此奉为一种信仰,就会产生一种持续性的力量,继而推动业务的发展。企业的文化建设要从企业业务、企业业绩中寻求和揭示它的意义和动力,并将它作为业务发展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