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防城港项目,这个原武钢集团跨区域重组结果、诞生于上一轮钢铁产业调整期。含着临海钢铁大基地项目金钥匙而生的产物,在经历了邓崎琳罗马、宝钢武钢大合并等一系列节点后,来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2017年4月12日,武钢防城港钢铁项目现场。厂区主干道两旁是颇为空旷的闲置用地,进入春季空地已被荒草覆盖,茅草高及一人,在大风中摇摆。在主干道两侧,一栋白色的办公大楼,一座灰色基调的物业楼,均处于空置的状态。
在5年前国家批发的项目规划中,这曾经是一个总投资640亿元、年产钢近1000万吨的临海超级项目。它和宝钢的湛江项目一样,经过近十年论证、经过政府一系列区域产能淘汰和置换、在钢铁产能过剩背景下,被国家特批的两个重大钢铁项目,一时间备受瞩目。
武钢防城港钢铁项目是上一个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背景下,武钢跨区域重组谋划的大手笔。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的业主为武钢广西钢铁集团,为武钢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它原本充满了邓崎琳式的雄心壮志:2014年1月,尚在任上的原武钢董事长邓崎琳向外界表示,防城港项目生产汽车板、家电面板等高端产品的冷轧产线已在上一年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一季度完工调试,二季度投产,其他产线也将于2014年陆续开工,并在2016年形成500万吨产能,2017年形成1000万吨产能。
2016年3月17日,武钢集团选择在当年全国两会刚刚结束、邓崎琳被宣布立案审查的时机宣布,武钢防城港钢铁项目第一卷高端冷轧产品已于3月15日顺利下线。作为该基地首条生产线的2030毫米冷轧项目,设计年生产规模为90万吨,主要用于高档汽车板和家电板。
2017年4月12日这天,投产一年的防城港项目又处于停工的状态。在距离正门大约3公里的蓝色厂房内,一些来自中冶重工的工人正在检修设备。除此之外,厂区内鲜有钢厂职工的身影。检修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月可能都不会进行生产,不过上个月还在正常生产。
这样的场景,和半年之前颇为相像。2016年11月,在宝武集团正式成立之前,曾有记者身赴防城港探访。彼时,这里便处于边调修设备边生产的状况。
根据厂区内一个车间工人的透露,2017年3月,生产了大约一万来吨的冷轧产品。但这与210万吨的一期规划产能相距甚远。如果以月均生产一万吨计算,眼下的产能利用率还不到6%。问及过去一年的产量,负责防城港项目宣传工作的武钢负责人未肯向经济观察报透露。
武钢防城港项目,这个原武钢集团跨区域重组结果、诞生于上一轮钢铁产业调整期、含着临海钢铁大基地项目金钥匙而生的产物,在经历了邓崎琳落马、宝钢武钢大合并等一系列节点后,来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两个年轻的技工
丁文波在一家米粉店埋头吃一碗米粉,他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和年龄并不相称的凝重神色。
米粉店位于防城港钢厂正门的对面。这里是一排简陋的餐馆,以及数家机械配件这样的门店,除此之外,便没有别的配套设施。中午的时候,偶有来自钢厂、中冶重工,以及附近那家火电厂的职工来这里吃饭,区分他们的是不同颜色的工装。
丁文波今年24岁,是武钢防城港钢厂镀锌车间的一名操作工。2015年毕业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他,在武钢总部历经一年实习之后,来到这里成为了一名武钢的工人。和编制工有所不同,这是合同制的工人,三年签一次劳动合同。
尽管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但对于3000元一个月的收入,他依然觉得不甚满意。丁文波告诉记者,从入职至今,工资还没有涨过。从眼下的情况看,工厂生产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要涨工资恐怕也是很难的事情。之前他也曾听说了涨工资的计划,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回能落实则完全无从知晓。
武钢本部的条件似乎要好一些。丁文波介绍,一是那里的工资要高出一些,二是本部业务系统本身很完整,这也是客观的优势。现在,伴随与宝钢合并的逐步深入,武钢本部现在也传来了不甚乐观的消息。生产线开始变成了更加紧张的两班倒,也就是12个钟头轮一班。
不过,这样的消息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再意味着慌乱和惆怅,因为他已经在谋划着他的下一份工作。对他而言,这里并不是久留之地,这不仅仅是因为眼下的薪资太低,收入难以保障,更主要的是,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他看来并不是很明朗。防城港这座钢厂今后是继续扩容并逐渐变得繁荣,还是继续这样的,甚至就此萧条下去,没有人会告诉他答案。但是,他却需要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判断与选择。丁文波在考虑转行,离开这座钢厂,离开防城港,也离开钢铁行业。
4月13日下午两点半,来自镀锌车间的于小雷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去往工厂内部培训课的路上。于小雷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这座钢厂的员工不断地流失。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流水线上的工人,岗位调动地比较多,这需要他们对不同岗位的操作都有所了解。
两年前,于小雷毕业于广西柳州一个与钢铁行业并不相关的专业。他说,操作工对专业要求没有那么高,这里的工人来自不同的专业,多数都是毕业没有多久的男性年轻人,少数从武汉本部调配过来的职工则是以工龄稍大的技术人员为主。整个钢厂,加上管理人员,大概也就不到两三百人。
于小雷告诉记者,离开的多数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要么是因为家里的原因,要么是因为个人“终身大事”的问题,加之薪资水平有限,前景又不明朗。因为地处偏僻,员工的个人感情问题也成了现实的问题,此前公司曾经表示,来这里工作可以带女朋友过来,公司会适当安排工作。
于小雷年龄不过22岁不到,还没有对未来做出更加长远的规划,和丁文波一样,他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他期待着这座钢厂会变得越来越好。
武钢防城港项目坐落在企沙工业园,企沙工业园是防城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部分,防城港市又是北部湾经济区的一部分。
这里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西南端,地理位置可谓优越: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濒北部湾,西南与越南山水相连,处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也是国内唯一一个与东盟陆海相通的地方。
2009年12月,广西发展的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出台,文件提出,适时建设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等重大项目。
2012年5月,武钢防城港项目正式获批,此后武钢防城港项目正式进入了建设周期。根据规划,这一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年产铁850万吨、钢920万吨、钢材860万吨,总投资639.9亿元人民币。在当时严控新增钢铁产能、等量淘汰等产业政策下,该项目在广西和武钢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070万吨的基础上实施。
对于防城港当地的老出租司机来说,企沙大道这条路再熟悉不过。几年前,他的出租车往这个方向来的频次要比现在高得多,那是因为彼时这里的工业园区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其中主要就是武钢的大钢厂建设。
和企沙大道一样从防城港市区通往城市南部码头的还有一条长度约为28公里的铁路。和这条企沙大道一样,当初铁路的规划设计,均是因这个工业园区而起,尤其是铁路,与武钢项目有着莫大的关系。公开资料显示,这条铁路的设计年输送能力为2850万吨,项目总投资大约4.95亿元。一位当地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铁路已经建成数年有余,只是一直没有开通,因为没有货物可以运输。
防城港项目的未来
让于小雷羡慕的是“隔壁”大约200公里开外的另一家钢厂,也就是位于广东省湛江市港口的宝钢湛江项目——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原因是那里工资会高很多,“至少在4000元以上”,并且,湛江的钢厂如今炼铁、炼钢都已经建立起来,钢铁冶炼加工的整套流程都有了。尽管对于宝钢与武钢的合并,于小雷的脑海中没有更多的概念,但是依然肯定地认为,对个人而言,在宝钢的发展前景要远好于北部湾的这一座钢厂。
仅仅建立了冷轧项目的防城港项目的确很不完善。事实上,这里的钢材原材料,尚需要武钢本部供货,就是远在内陆的武汉钢厂,通过长江水运,将原材运送至东部的港口,再通过海运南下,经东海、南海,最终进入北部湾核心之地防城港。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与武钢防城港项目几乎同时动工建设的宝钢湛江项目。不过,在宝钢研究院一位人士看来,这样反而倒是不错的选择:“目前,防城港项目只建设了一期,投入远没有达到之前规划的600亿,这总比投了之后一年亏几十亿要好。”
邓崎琳在任原武钢集团董事长期间,防城港项目顺利推进。2008年9月,武钢集团与广西国资委签订了《武钢与柳钢重组合同》,武钢与柳钢联合成立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业航母当天揭牌成立。对此事有所了解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彼时,这一合资公司是广西国资委以柳钢资产作价20%,武钢集团以防城港项目作价80%成立的。也就是说,这一段时间中柳钢当过一段时间广西钢铁的子公司,同时代表广西国资委行使权益。
2014年6月23日,武钢防城港钢铁有限公司在防城港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时任武钢集团技改总监胡邦喜,胡邦喜同时担任该公司总经理。武钢外宣部其后宣布,该公司全面负责广西防城港钢铁项目运营管理的防城港钢铁有限公司。
2015年底,广西国资委20%股份宣布撤出,此后,防城港项目由武钢集团全全接手,柳钢以及广西省国资委与防城港项目不再与之发生关联。
根据上述对武钢有所了解的人士透露,目前,武钢防港公司已经注销,所有未完成项目已停建闲置,资产目前全部划入广西钢铁集团。宋健则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广西钢铁集团还是武钢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下一步的处置意见还未得知。
这位匿名人士还表示,宝武合并后考虑过将防城港的资产全部转手于广西国资委或是柳钢,但好像没有人接茬。该人士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在于,柳钢以及广西省国资委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再者,行业形势的不明朗也令各方不敢轻易地做出这样重大的决策。
防城港项目的二期建设还会按照此前的计划启动建设吗?从武钢本部调来负责防城港项目对外宣传工作的宋健告诉经济观察报,他没有听说任何二期可能启动建设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