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团800亿定增未落地,而国开行、华芯给予共计1500亿元的意向投融资。3月28日,国开行、华芯投资分别与紫光集团签署了《“十三五”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在“十三五”期间,国开行将为紫光集团提供各类金融产品及服务,意向支持紫光集团融资总量1000亿元;华芯投资拟对紫光集团意向投资不超过500亿元,重点支持紫光集团发展集成电路相关业务板块。
“融资意向是整体框架协议,具体投什么项目、融资方案都要分项目来谈。”紫光集团内部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对财新记者分析,投资集成电路需要大笔资金,尤其是像紫光集团,从设计到制造都需要资本。受限于政策,紫光国芯800亿定增仍未落地,现在获得国开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千亿融资授信,无疑是给了紫光集团巨大的资金支持。
紫光集团在存储领域的布局首次收到市场关注始于2015年。2015年7月,紫光集团拟收购闪存巨头美光。交易最终未能成功,但国际市场开始将紫光作为存储行业重要卖家。
2015年11月,紫光国芯计划以27.04元/股的价格向九名投资对象增发29.6亿股,募集资金800亿元,其中600亿元投入存储芯片工厂,37.9亿元用来收购台湾封测厂商力成25%的股权,162亿元用来收购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
随着台湾收紧大陆企业半导体投资,紫光集团收购封测厂商力成、南茂科技均折戟而归。紫光集团旗下存储芯片上市平台紫光国芯1月24日发布公告,紫光国芯认购南茂科技和力成科技私募股份事项均已终止,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已经不具备继续推进的客观条件,决定予以终止。
紫光国芯1月25日再发公告称,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后,非公开发行方案将发生变化。紫光国芯将尽快完成其他募投项目的论证及准备工作,对方案进行必要调整。
实际上,2017年年初,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部分条文进行了修订,对定价机制、发行股本、时间范围、融资规模等提出要求,譬如拟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20%、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市场普遍预计,紫光国芯800亿定增在新规下势必要重新调整。
800亿定增虽未落地,紫光集团却在存储芯片领域抛出一个又一个大项目。2016年,紫光集团拿下长江存储,将武汉新芯的研发、制造能力收入囊中。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12月,紫光集团旗下紫光控股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湖北国芯投资和湖北省科投共同出资设立长江控股。长江控股注册资本386亿元,其中紫光控股拟出资197亿元,占股51.04%。长江存储是长江控股全资子公司,实际运营主体是武汉新芯,拥有12英寸集成电路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能力,未来业务将专注于3D NAND工艺研发和产品的开发、生产。2016年12月30日,以武汉新芯为核心,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开工,总占地面积1968亩,主要生产存储器芯片。
2017年2月,紫光集团又在南京设立半导体产业基地。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500亩,主要产品为3D-NAND FLASH、DRAM存储芯片等,项目一期投资约100亿美元,月产芯片10万片,总投资额300亿美元。此外,紫光集团还将投资约300亿人民币建设配套的IC国际城,包含科技园、设计封装产业基地、国际学校、商业设施、国际人才公寓等综合配套设施。
除了武汉、南京,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还计划在成都建立芯片工厂。在顾文军看来,在紫光集团的布局里,武汉的存储基地会放在首要位置,力争做大做强;其次是南京基地,目前已经开工建设;之后是成都。
投存储需要巨大的资金,800亿定增面临调整,融资需要拓宽渠道。赵伟国曾对财新记者表示,“我们目前有充裕的现金,也有很多的投资伙伴。在中国目前投资半导体,钱不是问题,核心是要把项目做好、做成功。”
3月13日,紫光集团刚刚与境内外14家银行签署了7亿美元银团贷款协议。据紫光集团介绍,该笔银团贷款期限三年,贷款利率折合年化约3.31%,最初由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瑞士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作为牵头行,以3亿美元意向规模宣布筹组,最终获超额认购。
顾文军认为,紫光做存储道阻且长,第一步要看与国际厂商的技术合作能否谈成,第二步是能否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第三步是产品能不能卖得好、实现盈利。现在,紫光才刚起步,希望赵伟国有雄心更要有恒心,有魄力更要有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