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22年全年的沉沦后,近期半导体板块的重新崛起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4月12日,在沪综指仅0.41%涨幅的背景下,半导体板块指数(880491)以1.57%的涨幅收盘,板块内多只个股如有研硅(688432.SH)、力合微(688589.SH)等更是录得超过10%的涨幅。而从4月份算起,半导体指数已经收获9.82%的涨幅,位居市场各大行业指数涨幅前列;今年以来,其收益更是达到了30.03%。
针对近期半导体板块的异军突起,市场人士认为是行业复苏导致。信诚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黄稚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半导体行业库存逐步去化,需求端或逐步回暖,今年下半年有望迎来半导体产品供需格局改善和价格拐点,半导体新一轮上行周期有望开启,“同时,在ChatGPT引发的AI创新热潮中,高端芯片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困境正在反转
虽然2023年以来半导体板块风生水起,但在2022年,其整体走势却是相当惨烈的。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2022年半导体指数的跌幅高达37.45%,远远跑输同期深沪大盘指数;板块内多只龙头个股如韦尔股份(603501.SH)、三安光电(600703.SH)、闻泰科技(600745.SH)等均出现了股价腰斩的情况。
“应该说,整个2022年对于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是比较令人失望的”,这是在日前举行的华夏基金25周年多资产全能平台策略会上,华夏基金投资研究部高级副总裁、华夏半导体龙头基金经理高翔对2022年半导体行情的总结。
他表示,在经过2021年普遍“缺芯”的风光后,进入到2022年以后,随着各个终端的放缓,整个半导体的景气度是逐季度下行,整个半导体盈利情况也发生了显著的下修,“大家可以看到在2022年前三个季度,其实整个半导体的回撤是相当大的,A股代表性指数回撤40%以上,全球的代表性指数也回撤最大超过46%”。
高翔介绍称,根据他们对半导体行业指数历史表现的统计后发现,在1997年到2022年期间曾经出现过的十轮周期下行当中,全球半导体指数平均跌幅在41%,平均的下跌时间在316天。
“2022年前十个月全球和A股的半导体板块的下跌幅度和下跌时间已经超过了历史的平均。如果向后展望的话,我们看到历史上后面上行周期的时间长度都显著长于下行周期;这就是我们为何从2022年四季度就已经开始憧憬新一轮上行周期的原因”。他说。
高翔进一步指出,从行业的基本面来看,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速是从二、三季度开始有一个很显著的断崖式的下滑,进入负增长区间,根据目前的基本面的状况,大概率2023年的一季度,是同比销售额的最差的时间点,后续每个季度都将有逐季的改善。“根据2018年的经验看,我们可能要花6个月的时间走出低谷重回增长,最差的时间就是在刚刚过完的一季度,我们可能站在了新一轮周期的起点上”。
和高翔的观点类似,黄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认为,近期半导体板块之所以走强,是因为行业开始复苏。她表示,去年全球半导体周期下行,终端市场需求低迷,库存处于高位,半导体板块整体表现较弱;“但今年随着库存逐步去化,市场对于行业复苏预期有所增强。同时,经过过去一年的调整,近期受益于海外流动性预期边际好转,半导体板块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而在机构开始乐观的背后,实际上有部分半导体上市公司已经开启了一季度预增模式。4月10日,位居2022年中国半导体百强企业之一的力合微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增52.13%至66.97%的公告,而原因则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订单充足。
那么,相对于市场机构的乐观心态,半导体行业的从业人员又是如何看待自身行业的处境呢?
“最困难的时刻算是挺过去了,现在公司已经取消了‘限制加班’的措施,大家的加班开始多起来了,收入有所好转”,4月12日,在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工业城附近,深圳深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老员工林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深圳深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及成品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林先生介绍,作为员工,他们的收入由固定工资+加班费构成;“加不加班是自由的,取决于你想不想多拿点收入,在行情好时,加班费往往是收入的大头。但去年由于销售差、库存大,公司出台了‘限制加班’的措施;而在今年初,更因公司全面亏损导致我们员工的固定工资普遍被降薪15%左右。不过幸运的是,从3月份开始‘限制加班’的措施被取消了,大家现在都可自由加班了,想来应该是行业开始好转了”。
但他同时亦向记者表达了一定的忧虑,“不知道这个好转是真正的好转还是昙花一现的反弹,毕竟近期好像关于半导体行业方面的利空消息也比较多”。
国产替代预期
林先生的忧虑不无道理,因为近半年来国内半导体行业确实持续受到了海外对华产业限制的困扰。而就在3月31日,日本政府宣布将修订外汇与外贸法相关法令,拟对用于芯片制造的六大类23项先进芯片制造设备追加出口管制。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向中国大陆出口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金额超过8200亿日元(约424.21亿元人民币),中国大陆是日企在该领域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约占出口总额的30%。
更早前的2022年12月26日,包括长江存储、深圳鹏芯微、上海微电子在内的我国多家半导体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紧接着2023年1月27日,美国联合荷兰、日本升级出口管制措施,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先进制程的光刻系统。
但对于这些外来限制压力,研究机构似乎普遍持乐观态度。中信证券李超团队在4月10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认为,在当前海外对华产业限制的大背景下,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是半导体产业的长期主线。国内先进制程新建产能受限程度较大,而成熟制程的扩产当前看预期有所好转。因此,国内半导体材料市场预计仍能随成熟制程的产能扩张保持持续增长,同时细分材料领域验证导入速度有望大幅加快。具备技术优势、有供应案例的龙头公司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充分受益国产化驱动。
而东吴证券亦在其研究报告中强调,在国际关系的复杂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成为大势所趋。2022年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半导体领域的制裁全方位加剧,从7nm先进制程设备的限令,延伸至“设备代工-芯片设计”半导体产业链全环节,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自主可控需求愈加紧迫。
“继美国之后,荷兰、日本相继推出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限制政策,市场对于国内半导体行业基本面见底以及国产化加速的预期加强。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特别是先进制程设备后续亟待国产厂商的突破”。黄稚向记者表示,半导体是信息技术创新的硬件基础,是保障信息产业安全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在海外多方出口限制之下,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她进一步表示,当前半导体行业尚处于周期下行阶段,全球库存仍在调整,未来主要关注行业修复逻辑。随着半导体行业库存逐步去化,需求端或逐步回暖,今年下半年有望迎来半导体产品供需格局改善和价格拐点,半导体新一轮上行周期有望开启。
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Gartner最新预测数据,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2023年约为1372亿美元,同比下滑19.0%;2024~2026年约为1401、1523、1609亿美元,同比将增长2.1%、8.7%、5.6%。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2023年约5630亿美元,同比下滑6.5%;2024~2026年将约为6540、7270、75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3%、11.1%、3.6%。全球半导体行业最迟将于2024年开启复苏趋势。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前景时,黄稚表示,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热点催化不断,A股市场TMT板块持续上涨,行情沿着产业链向上下游逐步扩散。近期电子行业中芯片、PCB、存储、封装等多个板块轮番上涨,行情演绎从大算力芯片延续到推理侧芯片。因需求量超预期ChatGPTPlus停止新用户注册,引发市场对算力的重视,光模块、半导体等上游算力方向近期表现较好。另外,随着市场对于国产化加速的预期增强,对半导体设备、材料端也形成催化。
“在ChatGPT引发的AI创新热潮中,高端芯片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总体来说,行业复苏预期持续增强,未来可能逐步看到基本面改善,半导体板块估值也有望继续修复”。黄稚表示。
相对而言,高翔更看重因新需求增加给半导体行业带来的广阔发展前景。他认为,半导体是典型的空间大、增速快的行业;“空间大主要体现在去年行业的规模接近6000亿美元;增速快,是它从2000年大概1500亿美金的水平增长到现在的6000亿美元,录得了4倍的增长。这样的增速,对于绝大部分规模超千亿美元级别的行业来讲,是很难实现的;而且期间它是不断通过摩尔定律提升功能、降低价格,并以跑赢GDP的速度持续扩张规模”。
高翔强调,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切创新底层的物理承载基本上都是半导体,比如最近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又比如去年大家提得比较多的AR/VR、元宇宙,还有之前大火的新能源行业、智能汽车,以及像工业4.0、云计算、5G、大数据等等,这些创新的底层都需要芯片来支持。“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半导体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是越来越大,这体现到整个世界经济当中的硅含量是在不断提升的,而且最近两年还在加速”。
“或者举几个典型的案例,大家可以对硅含量的提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知”,高翔表示,以最近全球瞩目的人工智能为例,人工智能行业的背后对应的是AI服务器的算力,“我们可以看到只有CPU的传统服务器和包含GPU的服务器,两者之间的价值量是存在巨大差异的,而且这个价值量从1万美金到20万美金这种20倍的差异,核心的增量就是在于AI相关的芯片”。
他进一步表示,以智能电动车行业为例,根据海外的巨头统计,一辆纯电的电动车和普通燃油车相比,单车功率类的半导体同比是有422%的增长,“同时现在的车变得更加智能化,目前一般级别(L2级别)的车,单车也要增加185美金的半导体用量,如果未来要实现更高形式的智能驾驶或者完全自动驾驶,需要增加更多的半导体用量”。
“根据一些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的估计,到2030年,随着这些新技术的逐步落地,全球半导体的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美金的水平”。高翔认为,从中长期看,半导体行业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而短期又在行业周期的底部,“因此我们相信,未来几年半导体行业会有不错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