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减税降费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热点。去年和今年两年累计减税降费将超过11000亿元,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给广大企业带来的大红包。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视。
财政政策的有效体现在哪儿?一是有效减负,二是有效投资。在稳增长的措施中,给企业减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今年将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两年累计减税降费将超过11000亿元。
11000亿元数额多不多,两组数字可以做一个参考: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是68803.2亿元,上海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的利润为17113亿元,深圳1437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2016年总计利润3200亿元(根据业绩快报统计),虽然减负受益的并不仅仅是上市公司,但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对此也必会感同身受。同时,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给企业带来的都是真金白银。
而且,财政部部长肖捷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还强调,今年将继续给企业减负,并且企业的减负工作不会划上句号。因此,未来的减税降费规模仍然可以期待。这么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可以避免“水过地皮湿”现象,这也体现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之处。而且,“放水养鱼”将会把鱼养得更加肥大,上市公司这一“珍珠”质量也将更高,资本市场的基石也会更加牢固。
在财政支出中进一步加力增效,也会给资本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继续加强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76亿元,而财政投资有其放大效应,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为例,到去年年底PPP项目已经签约落地1351个,落地率逾30%,总投资达到2.2万亿元。今年PPP项目将更加规范运作,加上项目融资环境的优化,财政资金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来社会资本大量的进入,可以使得相关上市公司以及关联的产业链受益,而且有望促进资本市场中并购重组的活跃,在资本市场中掀起新的投资热点。
另外,财政支出将加大力度补短板、惠民生,坚守“节用裕民”。比如,继续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加大教育支出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在逐步解决城乡居民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后,财产性收入的需求会更大,会有更多的人想要也有能力投资资本市场。
今年要达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的目标,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有效,财政政策助力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作用也会日益明显,也必将在稳中求进的资本市场中得到有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