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制造交易,噪音共舞信号,也正因此,在3月5日当天,中国总理李克强的报告尚未结束,不少分析师的报告已经出炉,到底从这份报告能够看出多少信息?
3月8日讯 如同春天的樱花一样,无论期待与否,中国“两会”始终都会三月出现。每年一片热闹嘈杂之中,对于经济界人士而言,最关心的无疑是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既可以看官方说辞,也可体会官方对于经济谈论的言外之意。
波动制造交易,噪音共舞信号,也正因此,在3月5日当天,中国总理李克强的报告尚未结束,不少分析师的报告已经出炉,到底从这份报告能够看出多少信息?
最明显也最受关注的数字仍旧在于GDP目标数字的变化。报告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对于无数财经媒体来说,这已是头条材料。问题在于,为什么是6.5%,这一目标底线是否守得住?首先,比起过去的8%甚至7%,6.5%看起来已有让步,为什么一定要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十三五收入规划,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那么6.5%其实已经属于官方能够接受的底线范围。
其次,有观点将本次调整解读为主动下调,但是这背后也有严峻形势使然因素。报告开篇已经表示,“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虽然李总理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意味着政府更多希望将6.5%作为底线,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可能需要做好长期潜在增速继续下行的打算。
第二,耐人寻味的还有财政赤字。按照报告说法,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按照表面数字,3%的数字可谓稳健,也与去年预算赤字率持平。但是考验在于,如果经济下行,要维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3%的财政赤字难以维持。早在去年“两会”,时任财长楼继伟就明确表示可以考虑“适当提高赤字率”。
重要的是,考虑到口径计算,中国财政赤字可能存在低估,有券商报告经过计算表示,如果加上动用的结转结余与政府性基金专项债,2016年财政赤字实际上高达4.3%,结合一些隐性口径,可能数字还有加大。如果未来经济继续下行,本来增速已经下降的财政收入将会面临更大压力,此刻比起开源,可能更重要还是节流。
不过,仅看财政政策还难以理解政策意图,结合货币政策可能更为清晰。报告对货币政策定性仍旧是要保持稳健中性,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此外,对照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目标,对此很多民众关心,因为涉及通货膨胀,但是在当前经济状况之下,其实3%较难达到,这个目标即使核定意义也不大。
总结来看,这其实是表示未来经济政策取向是“宽财政紧货币”,财政的宽松为政府政策以基建投资为核心的保增长政策留出余地,而货币政策的收紧则是应对刺激的后遗症,这其实是对去年以来年实质意义上的宏观政策组合的再次确认,即:当增速面临下降的时候,一方面维持刺激以保持增速,另一方面收紧货币以应对可能的金融风险,这也是当前去杠杆去产能大旗之下的另一面真相。
看懂中国经济,除了需要体会名与实,更应该有比较视野,即跳出中国看中国,正如一位诺奖得主所言,只了解一个文明无法去写作这个文明。
中日经济到底一样还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