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面向TO B老板的文章。
那什么是TO B呢?通俗地讲,给你付费的客户是企业、政府、学校等组织机构,而不是个人。
我从学校一毕业,就开始做职业教育行业的TO B业务(面向代理商、高职本科类院校),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我的业务是TO B,但产品的使用者是TO C,客户(加盟商)也是TO C。
这二者之间,有何区别?
TO B是基于服务的用户逻辑,TO C是基于市场的产品逻辑。
做职业教育的时候(职业经理人),某个做加盟的同事说人家代理商是傻叉,埋怨人家啥也不懂,这就是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总觉得代理商是韭菜,熟不知人家是老板,你只是个会发牢骚的打工人。
做学科项目的时候(职业经理人),产品、运营、市场、品牌手册一大堆,特别全面,一股脑发给客户。是,新客户一看,牛叉了,公司很专业很有货。但凡动动脑子想一想,绝大部分的合作伙伴,压根就看不懂资料,也不知道怎么看,就好比你是小学语文老师,把四书五经一股脑甩给小孩,她/他没那个阅历和能力去消化,会便秘的。
这两段经历里,我发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总是在用TO C的产品逻辑来做TO B的用户逻辑的事情,这是一个问题的根源。
后来,我自己做TO B创业的时候,发现真正做好客户服务,这是一个极度考验团队能力的事情,不是巴拉两片嘴而已的事情,有几点教训或者经验。
01 好产品是底线,但不是优势
我始终觉得产品好是底线要求,一点都不值得炫耀,大批公司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产品上,夸的莫名其妙,绞尽脑汁给自己贴标签。
TO B行业的好产品是什么标准?
边际成本为零且可规模化复制的复利型产品。
而让你跑赢TO B同行的不是你具体的产品,而是你的服务,是服务产品化,而不是产品营销化。
记得2017-2020年,过度营销在教育行业一路狂飙。我见过跟谁学、好未来的内部运营资料,那叫一个套路满满,那时火热的社群运营,人家是叫“营销剧本”,看到Excel表里精确每分钟的“演戏”,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行业直接被灭了。
02 少些解释,少些废话
很多时候,客户找你问题,绝大部分人特别喜欢解释,自圆其说。
不敢直面问题,不敢去承担错误带来的责任,总想着的是去规避这里的风险。
那时候我的做法,犯错误了,我是第一个冲上去的,接受来自客户的谩骂、数落甚至是攻击,但大部分客户都从黑转粉。
其实呢,客户真的很聪明,你怎么做人家在看,不是听你说。再说了,你又不是上帝,企业犯错怎么了?不很正常吗?难道客户不理解吗?不理解又怎样,又不掉脑袋。
03 用户思维
这句话被说烂了,但能做到连1%都没有,为什么,太难了呀。
比如,我曾经为了去见某个教育局局长,我花了7天时间写了一份将近5万字的针对该地区某学科教育提升策略方案(从各类公开的非公开的渠道查数据、做图表、看历年的所有教育年报、五年规划等),当见到领导递上我写的这本还算不薄的册子时,领导眼里透露的惊喜根本掩饰不住。
你想想,你去巴拉巴拉地介绍你自己多么牛,为什么不去站局长的立场考虑他的焦虑和困惑和难题呢,你以为把自己说好了,他就要支持你了?
所以呢,我们但凡具有点用户思维,服务思维,你的企业在客户中的格调、声誉、影响力会越来越好,我之前40%以上的客户全是转介绍过来的。
——————
按照西方企业的发展史,接下来必定是中国TO B市场繁荣的开始,这是蛮好的机会,我看到的也是满满的机会。我目前还是在做这TO B业务,为实体企业老板做咨询服务,一切都很好。
因为行业里,大家做的太烂了,一点也不卷,这就是超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