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2)父母教育我们要懂得爱和感恩
我上小学时的班主任姓胡,他对我很好,经常夸我爱学习。小学毕业后,我就读于村里的中学。我们的学校位于我们村里最繁华的中心位置,右侧是波光粼粼的清水河,左边依偎着连绵不断的太行山,学校虽然很简陋,但风景很美。
现在的松岩口村
我上初中时,弟弟妹妹也都到了入学年龄,父母既要承担我们兄妹的学费,又要想办法让正在长身体的我们吃得好一点,但家里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所以,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了。
天无绝人之路。当时,我家住在史家大院,大院里的空房子很多。于是,那些从城里来的军人和红卫兵就住到了大院里的空房子里,跟我们成了邻居。相比于我们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要好一点。
平时,邻居们看到我们家孩子多,生活过得实在困难,就把多余的大米饭、馒头送给我们吃。
对于这些馒头、米饭,父母白然舍不得吃,每次看到父母把送来的馒头、米饭全都分给我们时,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等我有能力时,要改变家里穷困的面貌,不再让爸妈和弟弟妹妹们挨饿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母亲为人善良,待人宽厚,她常常教导我们要与人为善,和人相处时要宽容谦让。母亲还教导我们做人一定要重情重义,懂得感恩,滴水之恩要永记于心。记得那时母亲对我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孩子,做人要懂得感恩。别人对我们的好,一定不能忘记,等我们有能力了,要帮助人家。”
那时候,父母总是寻找一切机会来帮助送给我们食物的邻居们。
父亲是技术工人,手很巧,在史家大院里,谁家的家具坏了,或是有的邻居有需要帮忙的体力活儿,父亲总是热情地去帮助他们。
史光荣董事长的父亲和母亲
在那个物质严重缺乏的时代,虽然父母每天都辛苦地劳作着,可仍然无法改变家里贫困的状况:弟弟妹妹们每人都喊着饿;在饭桌上,父母总是等我们几个孩子吃过饭后再吃,他们喝的粥越来越稀,吃的菜越来越少。
我看着父母日渐消瘦的脸庞,心里很难过,总想为家里做点贡献。所以,当学校放秋假时,我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到地里去找玉米。
我们上学时,每年秋天,学校会放几十天的秋假,让我们帮着大人收庄稼。我的父母很勤劳,那几亩地的农活从来不用我们帮忙,他们就干完了。
秋收的季节,不仅大人喜欢,我们小孩子也喜欢。那个年代,粮食十分短缺,一年中,除了过年那几天能勉强填饱肚子外,其余的日子,人们都是在饥肠辘辘中度过的。别看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玉米、花生等庄稼成熟了,但也不会让人们敞开肚皮吃的。
因为这些粮食是每家每户全家人一年的食粮啊!
现在的松岩口村
我之所以说大人和小孩都喜欢秋天,是因为在大人看来,辛辛苦苦地干了一年,一家人终于有了一年的口粮。而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在这个季节,可以趁机打打牙祭,就是到地里去找各种吃的食物。当然,我们不会去偷,而是从大人们收获过的地里找他们不小心丢掉的果子来吃。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十岁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到大人们收过的玉米地里去找大人落掉或是没有看到的玉米。运气好的话,一天中能找到小半筐玉米。当时,我的一些小伙伴会把找到的玉米放到火里烧,那时候不会烤,所以,玉米经常会烧糊,但大家都吃得不亦乐乎。
我舍不得吃,因为家里的弟弟妹妹们都饿着呢,在等着我给他们带吃的回去。
那时,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家里贫困的状况。哪怕是在地里捡到半块红薯,也要带回家里去。我总觉得,能给家里拿回一点东西就拿回一点东西,这样我心里会感到很欣慰。
在那漫长的秋假里,我除了到地里去找玉米外,还会和班里的同学到山上砍柴。我们这里的冬天比较冷,要用铁炉子生火取暖,因为煤比较贵,只好用干柴生炉取暖。干柴不花钱,但要花费时间去砍柴。当时,父亲已经回厂子上班了,母亲一个人既要忙家里的活儿又要下地干农活,实在没有时问去砍柴。
父亲不在家,而我作为家里的长子,是家中最大的男人,砍柴则是白己义不容辞的义务。于是,我会利用这段假期把家里冬天用的柴禾砍回来。
提到砍柴,还有一个小插曲。
我最早给家里砍柴,是在十一岁时。母亲担心我年纪小,怕我上山砍柴时不安全,开始时她说什么也不让我去,说万一不小心,出了事怎么办呢?
现在的松岩口村
那时我一心想着为母亲分担生活重担,想着为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母亲的劝阻不以为然。我说:“妈妈,你也太小看我了吧,我都十一岁了,又是男子汉,不就是上山砍柴嘛,能有什么危险?”
“不管怎么说,你还是个孩子。”母亲说,“山路又高又陡,一不留神就有可能……”
“我不怕。”我说着背起筐就往院外走,外面的小伙伴正等着我呢。母亲脾气也很倔,她追上我,拉住我的手不让我走。我就使劲挣脱,她一急之下就打了我一下,我“唉哟”一声,她以为打疼我了,忙松开手,我趁机撒腿就跑,她心里因惦记着刚才打我时是不是下手重了,就不想再追了,只在嘴里骂了我几声,然后大声对我说:“你可要注意安全啊。”
等我背着满满一筐柴同家时,母亲已经到地里干活去了。晚上回家后,她顾不上休息,还得做一家人的晚饭。吃完饭,母亲还要收拾家务,我本想跟母亲讲一讲在山上砍柴时遇到的趣事,告诉她山上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危险。可看她忙忙碌碌,而我也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还要抽一点时问来复习功课。自然没有时间与母亲交流。
那时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家里不但穷,大人还事情多,是真正意义上的穷折腾。
现在的松岩口村
母亲没时间跟我沟通,但她会在头脑里想象着我在山上砍柴时危险的情景,想象着我年纪这么小,一不小心从山上跌落下来……这种没有根据的想象是很恐怖的事情。正由于母亲的这种想象,让她越来越不放心我上山砍柴。后来演变到我每次上山砍柴,她每次都要追出来训我一顿。
邻居们见后就劝母亲:“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家儿子这么懂事,主动给你干活,你还打他。别人家的孩子是太懒,父母嫌他们不干活挨打,你是嫌儿子替你干活挨打。”
母亲听后冲邻居笑笑,又回头看看门口我砍的那些干柴,就不再阻拦我。
说也奇怪,没有了母亲的监督和担心,我还真出了“事情”。
那年我已经上了初中,应该十四五岁了。有一次,我和同学们跟着老师上山砍柴,我个子长得很高,觉得自己是大人了,背的也是大筐,可能是放在筐里的柴禾太多了的缘故。我第一次觉得那一筐柴禾压在背上很重,想快点背回家歇息,就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我走得很快,竟然超过了老师,老师在后面叮嘱我,让我慢一点,注意安全。我笑着说: “老师您放心,这条山路,我从十一岁上山砍柴开始,到现在已经走了整整四年了。”
就这样,我背着一大筐柴禾匆匆忙忙走着,一心想着快点到家。突然,我脚下一滑,身子往前一个趔趄,从山上滚下来,那山很高,又陡。我在跌落的那一刻,依稀听到身后传来老师和同学们的惊叫声。
事后,有位同学跟我说“看到你跌落到山下时,我们都吓坏了,以为你这次一定会没命的。有几个同学还哭了起来。”
事有凑巧,我掉下去后正好掉到自己背的那筐干柴上,也就是说,是我砍的这筐柴禾救了我。当时,我头上摔了一个很大的口子,血流满头。至今我头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疤。
现在的松岩口村
正所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那次受伤以后,不用母亲说我,我再也不敢上山砍柴了。自从发生这件事后,一连好几年,我都会做类似的噩梦。
1975年,我就读于耿镇镇高中。我上的高中不是考的,是村里推荐我去的。我上高中时,学校规定学生每周可以买四两馒头。那时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细粮,我在学校舍不得全部吃掉这些馒头,每周只吃一次,剩下的那几两馒头,我会留到星期五再买,星期六回家带给弟弟妹妹们吃。
现在的松岩口村
我家离高中只有2.5公里,每次回去时,我把带回家的馒头分给弟弟妹妹们吃,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感到很欣慰。
现在想一想,可能那时真的太穷了,才让人们把“吃”看得很重要。
我上高中期问,“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同学们把时问都用在批判老师方面,自然没有时间学习。我那时无心参与这些事情,只是一心想着在学校多学一点知识,将来走上社会后,好多赚点儿钱,让父母和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