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认为,“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里爬出的是圣人”,华为很早就开始了自我批判。正是这种自我纠正的行动,使公司这些年健康成长。
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和积极响应世界科学进步的不懈探索,以这两个车轮子,来推动着公司的进步。华为要通过自我否定、使用自我批判的工具,勇敢地去拥抱颠覆性创新,在充分发挥存量资产作用的基础上,也不要怕颠覆性创新砸了金饭碗。
我们的2012实验室,就是使用批判的武器,对自己、对今天、对明天批判,以及对批判的批判。他们不仅在研究适应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道路,也在研究用今天技术延续性创新迎接明天的实现形式。在大数据流量上,我们要敢于抢占制高点。我们要创造出适应客户需求的高端产品;在中、低端产品上,硬件要达到德国、日本消费品那样永不维修的水平,软件版本要通过网络升级。高端产品,我们还达不到绝对的稳定,一定要加强服务来弥补。
这个时代前进得太快了,若我们自满自足,只要停留三个月,就注定会从历史上被抹掉。正因为我们长期坚持自我批判不动摇,才活到了今天。今年,董事会成员都是架着大炮《炮轰华为》;中高层干部都在发表《我们眼中的管理问题》,厚厚一大摞心得,每一篇的发表都是我亲自修改的;大家也可以在心声社区上发表批评,总会有部门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公司会不断优化自己的。(2013年)
自我批判是自我纠偏、自我改进的利器
在2016年新年致辞中,华为轮值CEO郭平指出,自我批判永远是自我纠偏、自我改进的利器。一个组织,无论现在多么优秀,如果没有自我批评的纠偏机制,也注定是没有希望的。
每半年一次的常务董事自我批判的民主生活会已坚持了三年,各体系团队也正蓬勃开展,直面问题,客观理性分析,推动自我改进。公司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胜利,聚全体员工的努力,“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攻击、前进。民主生活会的制度化和外部顾问委员会的召开,标志着华为纠偏机制的建立和持续开展。当年我们搞“红蓝军”对抗的想法,就是考虑到与其让别人搞“黑天鹅”,不如我们自己找“黑天鹅”。外界感到好奇,“蓝军”真正能在内部反对华为吗?任总回答“是可以的,而且红军司令也应从“蓝军”中产生”。我们要真正贯彻把“红军”主管放到“蓝军”去磨砺,如果他不能率领“蓝军”找出“红军”的破绽,狠狠地打击“红军”,就证明他只是一个守城的人,没有创建的能力。我们通过民主生活会、蓝军、心声社区、管理优化报等各种机制来保证公司内部自我批判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就自我纠偏了。(郭平,2015年)
以自己为中心迟早是要灭亡的
华为董事长孙亚芳谈灰度
华为董事长孙亚芳从自身经历与员工分享对灰度的理解,强调处理人际关系不要走极端,要学会自我欣赏。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事事本无碍》,英文叫《No Boundary》,我用自己的例子跟大家分享,我也是个很讲原则的人,黑白分明。这本书让我悟到黑白的界线是自己在定义的。我在任总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当时怎么学呢,就是反思“他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从任总处理问题中看到他对灰度的把握。这本书讲到,我们人类社会制定的种种标准,所有的好和坏、对和错是人为定义的,每个时代,每个国家、社会、家庭都定有自己的标准。如果我们学会从人为的对与错中跳出来,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发生的事,我们处理事情(尤其是与人有关的事)就不那么容易走极端,对灰度的把握就容易一些。就像胡厚崑说的一样从望远镜或从另一个星球看在地球这里发生的事,你就不会那么生气、那么要求公平了。(孙亚芳,2011年)
华为内部也是很开放的
华为不但要求对外开放,对内部员工也是很开放的。华为内部有心声社区,每个员工都可以匿名发言,可以批评公司,公司不会删帖,也不会查是谁发的帖子。
我们内部也是很开放的,我们的网上也有很多批判性的文章。最近人力资源部做了个决定,大概有70万次点击批评。就给去年评A的员工多发点奖金,结果网络一片批评,说你们这个决定是有没有规律,做决定不能这么随心所欲……你们以后还会不会这样,没有规律员工就不知如何遵从。(2014年)
开放合作,持续建设和谐商业生态环境
任正非强调,华为即使已经走在引领世界前进的位置,也要开放合作,持续建设和谐的商业生态环境,不能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为中心迟早是要灭亡的。
一旦战略方向及布局确定后,我们要坚定不移向前进,决不动摇,毫不犹豫。未来二三十年世界会爆发一场巨大的技术革命,这是人类社会五千年来不曾有过的,其深度、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但是过去的二十多年,我们十几万人一同努力划桨,已经把华为的航母划到起跑线上了。我们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密集炮火攻击前进,努力进入无人区。当我们逐步走到领先位置上,承担起引领发展的责任,不可以自己为中心,不能以保护自己建立规则。我们要向ITU / 3GPP /IETF学习,建立开放的架构,促使数万公司一同服务信息社会,以公正的秩序引领世界前进。没有开放合作,我们担负不起为人类信息社会服务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像3GPP一样的开放,像苹果、Google一样的链接数十万合作伙伴,持续建设和谐的商业生态环境。以自己为中心迟早是要灭亡的。(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