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控体系建设自2008年大规模在国企和上市公司开展以来,合规一直是企业的诉求,形式化严重、落地性差是两大弊病。目前大力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应该避免重蹈覆辙。
一、内控体系建设形式化严重,内控价值被严重低估
2008年国家五部委下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拉开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化和体系化建设的序幕。但是,经过几年的内控实践,内部控制形式化、表面化严重,内控体系成为摆设,仅仅用于应对合规检查,形成两张皮。
内控不落地根本原因在建设环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应对合规检查为目的、多管理体系重叠与冲突、生搬硬套内控规范与指引。
二、避免“合规型内控”的缺陷,建立“管理型内控”,发挥内控实际价值
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建立“管理型内控”,才能为企业保驾护航。
1、正确认识内控。
正确认识内控理念,以降低风险、提升管理能力为目标。
2、打通管理体系建设壁垒。
通过多要素融合方式,发现体系之间以及体系内部的问题,改进问题、消除短板,形成管理合力。
3、建立“管理型内控”。
杜绝生搬硬套内控规范与指引,运用内控建设七步法建立“管理型内控”。
1)全面梳理管理蓝图,搭建内控框架,形成内控视图。
基于企业价值链,按照结构化思维梳理分析战略层面、业务层面、职能层面的管理事项,形成管理蓝图。
2)建立风险数据库。
根据公司的愿景、经营目标找到公司的风险领域,分类确定具体风险;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进行评级,形成风险数据库。
3)优化流程,标注风险点与控制点。
对企业管理事项分类,找到风险点并标注与流程中,形成控制点。
4)编制风险控制矩阵RCM。
RCM主要包括控制风险、关键控制活动和相关制度、文档。
5)设计标准化表单。
根据RCM,形成企业内控标准化流程表单。
6)优化内控制度。
根据RCM评估制度文件的完整性、执行性和控制效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7)编制《内控手册》和《内控自评手册》
编制《内控手册》,指导内控执行;编制《内控评价手册》,指导内控评价与整改。
只有建立“管理型内控”,才能避免内控建设与执行、内控执行与审计“两张皮”,达到既合规又合体,为企业战略实现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