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停车位严重短缺
11月23日,家住省城并州路某小区的于先生手拿一张违法停车单无奈地告诉记者:“这是这周的第二张罚单了。”于先生住的小区是新建小区,地下停车场尚未投入使用,小区楼下仅有的几个停车位,每天需要靠运气才能抢到,所以楼下的汽车常常串起“糖葫芦”,规划车位外的车辆,就被交警贴了单子。“每天回家都得想着把车停在哪儿,愁死我了!”于先生哭丧着脸说。
当日上午,太原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四次会议,会议上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听取和审议太原“加快停车场建设改善停车难、停车乱”的3个报告。
在此报告中,除分析现状外,还对太原市的未来停车规划作了详细说明,以期待治愈或缓解这一“城市病”。
哪些地方最难停车?
■居民小区周边停车难。老旧居民小区建设时,人均拥有机动车数量少,小区内部基本没有考虑机动车停放。
■新建小区容积率高但停车位配建标准低,配建停车位严重不足。部分开发商高价出售、只售不租配建停车位或物业公司维护不到位,造成小区内停车设施损坏、空置,影响车辆停放。
■商业、医院、行政办公场所停车难。大型公共建筑未按国家相关标准配建停车位,配建停车设施被挪作他用,停车场出入口设置不合理,致使大量车辆占用道路停放,影响周边正常通行。
■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停车难。太原市中小学、幼儿园大多紧邻市区主次干道,周边停车设施匮乏,市民驾驶机动车接学生时,临时停放造成停车混乱。
这些客观情况造成太原市部分路段违法停车现象十分严重,高峰时段车辆在机动车道内、小街巷内违法停车,严重影响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的正常通行。
太原市中心城区规划公共停车场415处
通过需求预测,太原市2020年停车泊位数需求总量为126.55万泊,其中配建停车泊位107.57万泊,公共停车场泊位13.72万泊,路内泊位5.27万泊。近期(2016—2017年)新建一批停车场,解决现状热点区域停车难问题,确立交通需求管理策略,推进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停车供需矛盾在总体上有所缓解。中期(2018—2020年)在不断加快停车场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城市资源和土地利用相协调,与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可持续停车发展模式。远期(2020年以后)基本实现供需平衡,并执行更加严格的需求管理导向型策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停车产业环境和政府调控监管机制。
至2020年,太原市中心城区共规划公共停车场415处,泊位139083泊,其中:用地控制公共停车场175处,用地面积129.65公顷,停车泊位68273泊;指标控制公共停车场240处,停车泊位70810泊。
规划出台,保障先行
■规划保障在规划编制中,根据地块性质和建设容量,预留停车设施用地;对已整村拆除的以外用地、棚户区改造腾出的用地、道路拆迁出的用地及无开发建设条件的边角料地块等进行梳理,根据停车需求,安排停车设施用地。
■用地保障财政投资利用规划停车场用地,规划公园、绿地、道路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设施的,停车场用地和地下空间使用权依法以划拨方式取得,其他停车场用地和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用地和地下空间出让价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对利用自有建设用地的,在符合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在供地方式、用地手续和地块指标上给予政策扶持。
■配套设施对新建地上或地下公共停车泊位数达到一定规模的,鼓励建设一定比例的附属建筑,配套附属建筑与公共停车设施结合建设,按照公共停车设施同步办理手续。具备建设条件的,公共停车设施按照不低于停车泊位10%的比例配建电动汽车充电桩。
■费用减免 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停车收费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全额投资新建停车设施收费,按照“地面高于地下、路内高于路外、白天高于夜间、商业区高于住宅区”和“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差别化服务收费标准。社会资本全额投资新建的停车设施服务收费标准,由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自主制定。
■运营保障对市区停车秩序进行严格管理,并逐步建立市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和停车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市区智能停车联网管理,引导车辆合理停放,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和周转率。
■简化审批对利用自有建设用地设置平面停车设施、机械式停车设备等临时停车设施的,在满足消防、安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部门通过联席会议审定,免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用地、环评、施工许可等手续。
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公共停车设施
太原市城乡规划局局长邵社教表示,鼓励和吸引国有投资公司、民营资本和停车设施制造经营企业,采用PPP等模式,利用规划停车场用地,公园、绿地、道路广场等城市地下空间,投资建设公共停车设施。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老旧住宅小区、医院、商场、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自有建设用地,通过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停车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