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庄甸社区蔡家湾居民小组,在蓝天下,白墙青瓦显得格外干净,路边白色的梨花、红色的樱花正在盛开。一靠近花树旁的生活垃圾箱时,AI“智能眼”就能自动识别有人来了,云广播马上就语音提醒:“垃圾扔前分一分,绿色生活一百分。”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云南各地通过实践,为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插上了数字化“翅膀”。
乡村治理数智化、生活智慧化
2020年10月,楚雄市正式被列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楚雄移动解决方案经理何晓吉说,依托“数字乡村”建设,蔡家湾居民小组通过数字运营平台,在村庄公共区域、重要路口、垃圾集中存放点、公共停车场等安装6组智能化监控设备。使用5GAI智能摄像头,识别人脸和车牌,可统计一定时间内进村的人、车流量情况,并对踩踏草坪、乱丢垃圾、不规范停车等进行AI智能分析,自动播报语音、灯光进行提示。
为了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开发了“5G+数字庄甸大数据平台”,村民通过“庄甸小管家”小程序,可以上传自家院前屋后布置的创意,获得的积分可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日用品。
“数字乡村建设以及移动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大家一开始不习惯垃圾分类、停车入位等管理规范,但广播里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遵守规定,村里的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也越来越好了。”村民张宏艳感叹说,数字化乡村、智慧乡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落了地。
数字化助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数智之力不仅能让村容村貌变得美丽,还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农民增收服务。在云南省保山市高黎贡山脚下,新寨村里的咖啡果已经成熟,结成累累硕果。
作为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保山小粒咖啡的原产地,新寨村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说,过去新寨村的咖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种植咖啡效益不高,每亩收入不到一千元,很多咖农打算砍掉咖啡树。于是村里下定决心推进咖啡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开始,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全面启动高黎贡山区域的5G建设,先后部署了55个5G基站,仅新寨万亩咖啡园区域就累计建设5个5G基站。新寨村完成中国移动5G数字乡村平台接入,为咖啡等作物的物联网环境监测提供了网络保障,还实现了线上线下电商互动、咖啡园区直播等,提升了咖啡品质与产品议价能力。
小咖啡带动大产业。新寨村目前咖啡树种植面积保持在1.36万亩左右,年产优质咖啡豆4000吨以上,农业产值1.2亿元,年收入7000多万元。“2022年新寨村接待游客约11万人次,2023年春节以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约2000人次,坚定了我们走农旅融合路的信心。”王加维说。
森林、环境保护用上了“千里眼”
云南省大理州生态良好,近186万公顷的森林覆盖了全州65.51%的土地,这让大理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成了全国森林防火重点地区。
“以往我们只能被动防御火情,等火燃大了,才能看到。加上山高林密,还得通过多种办法确定火源位置,再去处理,往往需要几个小时。这时火势已经蔓延开了,往往会造成较大损失。”大理州林火监测中心副主任李贵荣说,为了从源头杜绝、防范火情。2020年,中国移动云南公司配合州林草局,率先建设森林防火信息化项目。在大理全州布下摄像头和热成像监控设备,承担起“电子哨兵”的职责。部分前端监控就搭建移动基站上,既满足监控视野,又节省项目投资。
据统计,目前共建成226个前端防火视频监控、45套远程应急广播,省、州、县、前端监控互联互通的林草专网208条,再融合了空中无人机、卫星、地面监控等,形成了“空、天、地、人”立体化的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
除森林防火外,在5G网络支持下,环保部门和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启动“洱海监控预警项目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补充完善项目”,在洱海投放了8个水质在线监测浮标站,可实时采集水温、PH、浊度、溶解氧、蓝绿藻、叶绿素、氨氮等影响水质的8种数据,并通过大理移动5G网络及时传输到环境监测部门。这些监测站还具备GPS实时定位功能,可按需投放到任何位置,无须建设固定站点房屋、布设电力与通信线缆,借助5G信号就能做到“永远在线”。
依托光纤网络和5G网络,洱海保护治理指挥部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合作建设了“大理洱海流域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中心”,实现了洱海河道沟渠、生态塘库、雨污水泵站和调蓄池、污水处理厂等实时智慧监测,为苍山洱海的数智化治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