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专注于新三板成长期企业的市值成长与产融互动,希望在其中发现未来3-5年能够成长10-20倍的个股,并研究他们的市值成长与其背后的规律。
NO.1 如何理解市值背后的组织成长的意义?
什么样的组织是能够支撑市值持续成长的组织?
要理解组织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只有准确深入地理解组织,才能在脑海里形成组织图景,让战略的理想照进组织的现实。而作为组织里的员工,只有理解组织,才能准确理解个体在组织中的角色与价值,保有良好的心态,在个人职业生涯和组织发展中实现共赢。
我们认为要从两个纬度来看一个组织:
一方面是从空间纬度看组织是否有效率,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是否有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是从时间维度看组织的价值,也就是企业的发展是否符合最本源的商业规律,有没有敬天爱人,是否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等。
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很多组织往往存在的问题就是有效率但是缺价值,比如有的房地产中介公司,它纯粹追求的是销售额,看似很有效率,但是缺乏长期存在的价值,对于这种企业,如果能够长期跑赢竞争对手和大盘,用空间换时间,在企业发展到某一个阶段后,有可能就开始思考企业是不是要有更高的追求。
从价值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些企业,有价值但是缺乏效率,比如有些公司口号喊的很响,看似很有追求、很有价值,但是要么是价值标榜、境界虚高,要么就是缺乏组织和机制保障,一听就是忽悠。对于这种企业,如果能够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那也是可以成功的,这就是以时间换空间。
那么什么样的组织才是好组织,怎么看价值、效率的轻重和排名呢?我们认为,商业价值是基础,最终只有超越了商业价值的组织,才有灵魂和长久的生命力,商业价值最终会变成结果,而不是目的。
NO.2 一亿中流企业的成长命题:
市值成长规律背后的组织能力命题
《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曾提出“一亿中流”的概念。经过改革开放30 多年的中国,销售额过1亿级的创业群体,约10 万家左右,他们是中国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也是观察中国商业和中国进步的一个最佳样本。对于一个销售额超过一个亿的企业来说,基本上算刚刚度过企业生存的危机期,面临下一步如何在行业里站住脚、如何发展壮大的问题。
正如党的建设提到的:一是思想建设,二是组织建设,三是队伍建设。对于那些心怀远大产业抱负的“一亿中流”企业来说,在自身努力的过程中,如何踏踏实实地走向资本市场,始终是也是唯一的核心战略命题。只有围绕于此展开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才能促使企业走向基业永青。
企业的发展,基于结果的过程解读,看起来往往路径是清晰的,每一步的选择都是有意识的、设计的结果。而事实上,真实的过程最大的特征很可能是不确定性的选择,很可能是“有意识的挫败,无意识的惊喜,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交替、反复、纠结、清醒的过程。所以在这个阶段中,要敢于去走出那一步。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从无意识、高度不确定性的自由王国,走向有意识、概率上更加确定的必然王国,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小公司,大事业”组织建设的六条核心法则
1、业务突破是第一大事
吨位决定地位,业务规模决定管理空间。比如有很多企业看了很多如《阿米巴经营》书之后会很兴奋,然后想回去实践,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如果你没有业务规模是没有管理空间的,因为所有的组织都是增量拉动存量的改动。我们认为只有两种企业适合做薪酬改革,一种是快速增长的,一种是下滑的企业,改革核心是利益的再分配,如果没有增量或减量,所有的改革都没有抓手,公司的水只会越来越混。
2、业务逻辑牵引管理关系。
业务逻辑的差异决定了要素构成,以及要素之间分工方式的差异,进而决定了管理关系的差异。业务逻辑就是你这个公司是卖产品还是卖服务的,是全产业链还是单一环节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最刚性的制造业如化工企业的组织就比较容易梳理组织架构,对刚性链条很强的企业,第一步是梳理工艺流程,然后是配套设备及人才,这是人依托设备的行业。最弹性咨询行业就恰恰相反,这样的组织核心在于人与人的交互。
3、战略组织化:基于理想的设计,兼顾现实的落地。
因陋就简,在战略大方向和路径明确的前提下,在奔跑中不断调整姿态。比如设想中一个部门有两块业务,但实际中两块业务负责人不对付,能力又不足以独立承担两块业务,这时候实际落地的时候就要设立两个部门。设计的时候不考虑人的因素,执行的时候就要把人的因素加进去。
4、组织规范化:组织的竞争力取决于所有岗位和人员“单点的能力”以及“组合的效率”,而人与人的组织不可能天然实现效率最大化。
需要依靠清晰的分工关系,以及一系列制度、流程、表单等配套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来实现协同效率的不断提升。无为而治的背后是大量的设计,就像电脑的界面很简单,但背后有复杂的系统支撑,我们始终认为,战略、资本是可以跨越的,但组织是不能跨越的,真正做的好的企业,都是一步步蜕变而来的。
5、三个分享:财富分享、事业分享与价值观分享。
理念的统一与事实的建立,是合伙人机制的核心要义。
6、组织觉醒的重要标志是:从企业家的企业走向企业的企业家,从依靠个人能力与经验走向依靠组织能力与沉淀。二次创业。
所谓的二次创业,不只是业务,更是思维和能力方面的,由为自己做事脱变为一家企业去做事。
NO.3 百亿市值背后的企业家自我修炼
企业升级过程中企业家面临的众多挑战:
1、(战略)业务空间在哪里?哪里该进,哪里该退?
2、(资本)产业经营之外,还有资本经营,怎么做?
3、(人才)原有人才跟不上发展,怎么处理?代表未来的人才,他们在哪里?
4、(规则)企业越变越大,原来的管理办法好像没用了,四处堵漏、疲于奔命。
5、…………
组织建设是一场动态长征,需要自我超越,一个企业的管理现状,体现为这个企业的结构与岗位的组织方式、人员能力和性格构成、历史上形成的职能、制度等,共同形成的集体的相处方式和组合效率。
这样的集体记忆与组合带着时间沉淀的惯性。个体的滞后以及集体扩张过程中所形成的缺漏,最终形成对企业发展的制衡,并累积着越来越多的纠结与矛盾。
阶段性的管理提升,一个时点下组织的系统梳理与重构,意味着个体角色以及群体相处方式的不同程度的改变。需要持续性的、动态地推进、磨合与调整,才能逐渐将过往的集体惯性,导入到新秩序的节奏和步伐中,并且产生内生的自我更新能力。
所有的管理改革,都是一次不同程度上责权利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并不是领导人和管理者认识到紧迫性,选择他们认为对的方案就一定能顺利推进,取得好的结果,而往往必须让全体员工,至少大多数员工理解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认可改革方案的合理性,才有可能真正顺利实施。
分工造就专业和深度,才能产生效率和创造力;分工之后又会带来信息不对称、强化思维和视野上局限,从而导致理解、判断的差异。经常会存在:所有人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却各持己见,冲突激烈。保持心态开放,拉伸思维张力,总结原理规律(经营管理逻辑,点上的问题往往基于面上的判断更准确),实践灵活应用。
“完成自己的工作、事必躬亲”转为“带着大家一起完成工作”(事与人的结合),“做事”转为“管人和建规则”(人性光辉与机制保障),“思考事”转为“思考人、制度、寻找长期的办法”(关注点的变化),并且能够实事求是、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这个转变,需要从企业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开始做起,带动整个管理队伍完成思维和能力上的逐渐转型,组织才能在不断放大过程中保持和持续增强竞争力。
马云:许多技术创业者容易犯的通病就是总觉的别人不行,要么指手画脚,要么自己做,结果自己做得很累,也做不好。
极端专业偏好的人、完美主义者往往做不了好的管理者,管理者需要随时有目标导向和投入产出比意识,在现有条件下、因陋就简地达成工作结果,带着团队不断实现目标。而不能陷入某个细节的标准里,而失去了最终目标的坚持,甚至无形中改变了方向。
认识论的改变是方法论发挥作用的前提
最高管理者封顶,首先是思维能力、认识论的封顶,最终是胸怀上的封顶。
思维封顶:优点也是缺点,能力的惯性;交易替代管理;简单粗暴的管理面对复杂的经营逻辑,制衡组织发展。心态开放、向内求是一切改变的原点。
胸怀封顶:企业家的企业or企业的企业家;控股权=影响力和安全感;习惯“平庸的忠诚”而不是“能人的挑战”(大部分领导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员工听从你的,另一个员工反抗你,从内心的角度出发,你是喜欢哪一个?)。对满足感、虚荣、控制欲、怕和恐惧的超越,心力是关键,面对和反思他人和自己的能力。
认识论的背后,往往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选择。新阶段企业家的四大任务:管战略、聚资本、找对人、定灵魂。
小结:什么样的组织有力量?
我认为,就是下面这个图,一个企业的组织有力量,最后就是人和事达到人事相宜的地步;人的方面,要选足够优秀的人,给足激励,点燃自己,点燃他人价值观……事的方面,要以终为始,要事为先,明确责权利,方法论要对……
一个企业,如果人和事能非常完美的结合起来,企业就能做好。接下来上面支撑的是管理思维,成人达己;下面支撑的是赋能领导,能量流动,不仅要有术上的东西,还要有道上的东西。最佳状态就是八个字:目标明确+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