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昂首阔步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2023-05-16 22:37  浏览:112

初夏时节,万物葱茏。沐浴着明媚的阳光,随处可见田地平整成方,渠系纵横相连;现代化农业园区内,各式蔬果郁郁葱葱,惹人眼馋;乡村里,修路改渠、拆危治乱、清脏改厕热火朝天……

仓廪实而民心安。近年来,通川区自觉把建设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作为统揽全区“三农”工作的主抓手,瞄准发展现代特色产业增优势,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昂首阔步新征程。

加大科技赋能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在通川区北山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一望无垠的水稻田内,几台大马力拖拉机牵引扦插机匀速行驶,大片水稻秧苗被整齐地栽种在肥沃的田地里。机车轰鸣声由远而近,化作一支无形画笔为黑黄的田间抹上一片盎然绿意。

“机插秧苗省时省心,能节约大量人力成本,还有农技人员跟踪服务,技术有保障。今年,我们积极响应政策,扩大了种植规模,计划种植300余亩水稻,采用机插和直播两种播种方式,对于今年的水稻丰收,我很有信心。”通川区穗香种植专业合作社业主成员赵贵才说。

泡田整地、插秧种稻……通川区正处在一年中最忙碌的播种时节,为今年的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草莓大棚里正进行水稻轮种

“底肥要施足,要保证栽插的密度,最好带药移栽,方便后期进行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通风采光。”在通川区磐石镇苏氏农业台湾牛奶草莓精致采摘园的大棚里,来自通川区农业局的技术专家正对园内“草莓水稻”轮种管理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这些年,区农业农村局等各部门经常来基层对园区各项工作给予指导,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苏氏农业台湾牛奶草莓精致采摘园生产管理员余代国说。

村民翻耕田地

为保障粮食安全,通川区充分利用草莓“秋种冬收”、稻谷“夏种秋收”的季节性特点,积极探索“稻莓轮作”新模式,引导村民实行水稻、草莓交替轮种。实行稻莓轮作,不仅能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和耕地撂荒等现象,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打好大春生产关键一仗,少不得技术指导。为此,通川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落实惠农政策,备足农资,组织1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水稻育秧、水稻插播、农耕机操作等技术指导,引导农户从“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切实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为今年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去年以来,通川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早筹划、早安排,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动大豆扩种,强力做好大豆扩种种源保障。

“区上很快就安排好了大豆扩种政策的落实,种植大豆每亩补贴将达到300元以上,加上轮作补贴,种大豆收益有保障。”达州香里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毅站在田坎上,看着刚翻种好的土地,脸上露出笑容。

“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达到补贴标准的油菜地进行现场核实、记录,落实政策补贴后,尽快把地腾出来,为下一茬的大豆种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川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王华斌告诉记者,今年通川区计划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任务3.5万亩,将通过整治撂荒地、建设示范引领区(片、点)、复耕撂荒地、幼果林间作等多种方式扩大大豆播面,有序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大豆增产增收。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加快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双龙镇玉坪寨村川东红车厘子基地

时下,正值车厘子的成熟期,5月12日,记者在双龙镇玉坪寨村川东红车厘子基地看到,一株株枝叶繁茂的车厘子树上挂满了个大饱满、鲜艳欲滴的车厘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像无数颗晶莹闪烁的红玛瑙,让人垂涎欲滴。

果园内,果农们熟练地将成熟的车厘子采摘下来,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看着“盛夏的果实”在微风中轻摇,该园负责人唐华平的脸上洋溢着笑意。

“由于我们的车厘子具有果大皮红、色泽光艳,肥厚质脆、果肉甘甜等特点,虽然还没正式开园,但是提前来采摘的人已络绎不绝。”唐华平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

在车厘子园深处,村民们穿梭在车厘子树下,仔细挑选、采摘果实,并将采摘好的车厘子分拣、称重、装箱。车厘子园不仅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娱乐休闲的好去处。“这里交通便利,开车40来分钟就能到,和家人一起来采摘水果、带孩子感受乡村味道,正是周末自驾休闲的好去处。”趁着周末从中心城区到园子里采摘的王先生一家,玩得很开心。

“目前,我们一共种植了8000余株车厘子树,主要以红灯、美早、拉宾斯、俄罗斯8号、佳红数等品种为主,分为早熟、中熟、晚熟,错开各个时间节点,今年基本到盛产期了,将比去年增产百分之三十,五月下旬我们的车厘子就要正式进入市场了。”唐华平告诉记者,除了现场采摘,他们还与北京、上海、海南、广州、成都、重庆等城市高端水果经销商达成购销意向协议,大大提高了车厘子的市场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通川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园区为载体,重点对特色产业基地、种植园区进行优化提升改造,加大了基地水网、路网、田网、渠网、物联网等“五网”建设,增强了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拓宽基地增收渠道,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休闲娱乐、采摘体验等农文旅融合发展;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流转盘活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聚焦人居环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走进东岳镇凤凰村,笔直的村道绿意盎然,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道路两边的墙画美轮美奂,与花草树木相互映衬,一幅村美、业兴、人和的动人画卷在山乡大地徐徐展开。

村民清扫东岳镇凤凰村村道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一直以来,通川区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生态底色,彰显乡村本色。

向可国是土生土长的凤凰村人,更是村里名副其实的热心人,去年以来,凤凰村实行“积分制”村规民约试点后,他不仅每天把自家周围的环境打扫干净,还会时常主动参与公路养护志愿活动,为全村人居环境改善贡献力量。“一开始是奖品带给我的激励,但后来发现环境变好后,自己居住起来也更加舒适,就更积极地参与进来。环境变好了,凤凰村的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我们自己脸上也有光彩。”东岳镇凤凰村村民向可国高兴地说。

凤凰村通过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整治村容村貌,完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全村面貌有了质的提升。“我们村聚焦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重点,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污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力守护好凤凰村的蓝天、碧水、青山。”凤凰村村支部书记谭明江说。

农村现代化成为通川区建设农业强区的内在强大动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是通川区建设农业强区的应有之义。如何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通川区的回答是:找好“厕所”这个关键点,严把“质量关”。

近年来,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通川区精准治污,通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为载体,实现了村(社区)公厕全覆盖;开展“厕污共治”试点,19个场镇污水处理厂、65个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和“小微动”厕污共治智能处理系统全面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在实施“厕所革命”过程中,通过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紧盯主材、技术规范等关键点,大力推广使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三格化粪池。与此同时,通川区还组建改厕督导工作专班,全程监督指导户厕改造工作,确保卫生厕所“建一个成一个”“建一个好一个”“建一个农户满意一个”,真正让这项惠民政策落地不走样、执行不打折。

“今年,省、市下达通川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目标任务6977户,规划范围涉及蒲家镇、东岳镇、梓桐镇、罗江镇、双龙镇、北山镇、凤北街道、江陵镇、磐石镇9个乡镇(街委)的19个村(社区)。”通川区乡村振兴局乡村建设治理股股长赵海波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大马力推进、精细化施工,突出建管并重,落实长效管护措施,让群众不仅住上好房子,更形成好习惯。

此外,通川区还持续提升乡村建设“颜值”,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三原特色,全域推行“四旧四新”模式,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实施传统院落保护提升工程,做到风格传统、功能现代,完善庭院道路、水沟、文体设施等公共基础配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现“一村一景、一院一魂”。近年来,已累计建成“美丽庭院”120余处,通川美丽庭院建设已实现乡乡有示范,村村有点位。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三农”任重道远,大有可为,通川区将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强力度乘风起航,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图景!

来源:达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