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4万人有一座博物馆 建设博物馆之城 锦绣太原更好看
2023-03-21 15:56  浏览:52

 开栏语

“锦绣太原城”是集成概念,既涵盖经济社会发展,也体现历史底蕴的传承。

太原上下5000多年文明史,丰富的文物文化遗产,为2500年的悠久城市注入灵魂。

触摸这颗“灵魂”,不仅在课本上、在讲解词里,更需要脚踏实地,从窦大夫讲起、从晋祠看起、从雕塑和壁画说起……让文物走近百姓,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人、滋养人。

太原日报社与太原市文物局携手合作,开设“晋阳风华录”专栏,结合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审美趣味,通过多种形式讲好太原历史故事、红色故事、文化故事。在传播本土灿烂文明的同时,加强文物保护,做好活化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涵养城市气质,筑造精神家园。

3月初,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21年全国博物馆名录,共有6183家博物馆信息公布。其中,国有博物馆4194家、非国有博物馆1989家。山西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97家,其中,太原38家。

加上61座类博物馆,目前,我市各类博物馆总量达99座,实现每5.4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横向对比一下:北京市提出到2035年,实现每10万人拥有2座博物馆。

丰厚的历史底蕴、先行的政策引导、数量与质量并进的博物馆,太原建设“博物馆之城”底色初显。

厚重历史深植文化自信

“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指导我市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

秉承历史文脉和城市建设相交融、内涵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统一、古城特色和现代文明相辉映的发展理念,我市立足保护第一、考古为基、学术为本,将博物馆作为文物活化利用的突破口和主阵地,倾力打造经典、智慧、群众、革命四个博物馆。

2月中旬,“匠心晋韵,巧夺天工”多福寺明代壁画精品展,在昆明市博物馆开展。作为太原市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早期寺观壁画作品,崛(山围)山多福寺壁画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展览携带着锦绣太原的历史文化基因,“秀”出太原博物馆的丰厚内涵。

太原独特的风物风貌,积淀了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太原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1处,包括国保38处、省保28处、市保143处、县(市、区)保332处。现有各级各类博物馆99座,包括备案博物馆38座(国有博物馆21座、非国有博物馆17座)、类博物馆61座。现有各类馆藏文物18198件(套)、250703件,其中,珍贵文物3485件(套),包括一级文物140件(套)、二级文物786件(套)、三级文物2559件(套)。

这些珍贵遗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着文化厚度,成为太原市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文化源泉。

政策合理引领文化创新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锦绣太原城”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支撑。

建设“博物馆之城”,太原有强大政策保障。我市在省内率先将文物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

我市连续出台博物馆领域政策法规。2020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博物馆领域地方性法规《太原市博物馆促进条例》,树立博物馆领域的太原标杆;2021年,出台《太原市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2022年,出台全国第一个《太原市类博物馆培育发展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创办博物馆、纪念馆等特色主题博物馆,61座类博物馆集中涌现。

2月18日,“时代印记——幸福生活的一百个瞬间”展,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开幕,图片和实物展品记录了太原70多年的发展变迁。承办方“太原城市记忆馆”就是我市一家类博物馆,展品全部由市民自发提供,携带着鲜活的个体生命记忆和丰富的社会信息,其文化创新模式引起关注。

锦绣太原博物馆集群正在形成。以太原市博物馆、北齐壁画博物馆为主线,历史类博物馆全面展示晋阳文化特色。以晋祠博物馆为龙头,山西晋韵砖雕博物馆、古建筑模型博物馆等为补充,古建筑系列博物馆凸显古建大省特色。以晋商博物院为核心,亨升久旧址博物馆等为补充,晋商系列博物馆尽展晋商文化。以太原兵工厂工业博物馆为主线,各工业工厂展示馆为补充,展示太原特色重工业遗产。

四个博物馆打造空间构架

太原“博物馆之城”的基本构架初步建立,即以历史类博物馆为基础、专题性博物馆为特色,以国有博物馆为主干、非国有博物馆和类博物馆为补充。

建设经典博物馆,打造文旅融合发展高地。喜迎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推出“复兴路上,国宝归来”特展,荣列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发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第一个聚焦石窟寺文物的文件“天龙山倡议”。以黄河文化为纽带,打造黄河寻根问祖、石窟寺和晋商文化“三个联盟”。全国首座墓葬壁画专题遗址类博物馆北齐壁画博物馆,开放在即。

建设智慧博物馆,打造文物科技创新高地。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巡展,成为国家首批“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推广项目。建设太原市文物保护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建设群众博物馆,打造文物生态治理高地。开放普光寺、唱经楼等府城文物十余处,成为文物古建筑活化利用典范,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群众博物馆和城市会客厅。晋祠国风文化节,入选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优秀案例,成为我省唯一。

建设革命博物馆,打造红色基因传承高地。依托牺盟会太原市委旧址等重要革命旧址创新陈展,打造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成为人们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创新革命文物展示方式,推出红色情景剧展演、红色情景微课堂、红色研学等。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在文化长河、时代脉动中,博物馆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走进博物馆,历史的流脉就明晰可辨,文化的衍变即生动可感。太原建设博物馆之城,逛博物馆成为人们的生活新常态,走走看看中,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更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