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敢种"到"争着种" "农户合伙人"闯出种植新天地
2023-03-21 16:26  浏览:50

 3月17日清晨5时许,一筐筐刚从地里摘下的西红柿、草莓等蔬果,从阳曲县侯村乡西黄水村的爱农家庭农场出发,被送至晋源区王郭村的山西爱农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分拣车间,连同之前送来的各种蔬菜,工人们将其分拣、打包、装箱,送往一家家订货单位或个人。中午时分,新鲜的蔬果已被摆上餐桌。此时,种植户张建中、李军亮、周俊芳等人依然在大棚内忙碌着。

在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户们“0元入驻”农场,不再为资金、产品检测和销路发愁。晋源区借助率先试点推行的“农户合伙人”模式,通过“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检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发展方式,打通了农业生产的全产业链。这种创新的机制、引领的模式不仅让农户取得了“不投入,多收益”的效果,更为农业种植生产闯出一片新天地,促进了农业生产高质又高效。

串起产业链

从“不敢种”到“试着种”

连日来,一辆辆旅游大巴车驶入爱农家庭农场。来了这么多游客,张建中、李军亮等种植户有些手忙脚乱,心里却喜不自胜。“这些游客是负责销售的同事介绍来的。除了采摘外,农产品销售也由他们负责。我们是‘农户合伙人’,只管种地。”张建中、李军亮一边为游客分装,一边整理大棚的田垄。

张建中是晋中市榆次区人,凭借丰富的种植技术,他栽种的草莓年年丰收,但却总为草莓的检测、销路等发愁,种草莓的收入在付完大棚的租金后,自己也所剩无几,于是他曾一度放弃种植,外出打工。

得知爱农家庭农场的“农户合伙人”合作模式可以“0元入驻”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成为负责种植的“农户合伙人”之一,再次种起了草莓。

“在这里租大棚不花钱,农资、检测、销售等啥都不用管,我能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种植上。今年草莓的长势很好,亩产量约有2000公斤。”张建中兴致勃勃地说,他心里正盘算着,再多承接几个大棚,叫上家人一起干。

在一旁的西红柿大棚中,同样作为“农户合伙人”的李军亮和周俊芳夫妻二人也喜上眉梢。他们在这里承包了5亩大棚,全部种植西红柿,预计亩产8000公斤,一年的收入能超过15万元。李军亮说:“我们只会种地,最愁和外人打交道,以往在别的地方租大棚,常常因销售渠道不畅,挣不了多少钱。如今在这里,我们只管发挥我们的强项种地就行,挣的钱还比以前多。”

作为“农户合伙人”模式的创新实践者,多年打拼在农产品销售领域的爱农科技集团负责人邓万杰介绍说:“为实现设施农业的产业链发展,我必须首先让农户享受到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这样农户才能提高种植积极性,充分发挥种植技能,我们才能收获更多优质农产品,销售端才能获得更大收益,由此形成全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他详细介绍,前期,农场和大棚都由集团出资统一建设,有种植技术的农户可以凭技术入股,无需掏租金,专心种地即可,也无需考虑农产品的检测、销路等问题。因为,集团推行的是“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检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全产业链“保姆式”服务,农户种地有了收成,由集团统一收购,再统一加价销售,赚取利润。这样,产业链前端像张建中、李军亮这样的专业种植户有了稳定的收益保障,又可了却一切后顾之忧,种植积极性自然高涨。只要农户有了种植积极性,也就给了邓万杰“打造一条农业全产业链”的底气和信心。

山西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褚润根参观了整条产业链后,十分认同邓万杰的创新做法。他说:“这种模式通过设施农业的一条完整产业链服务,倒推农业生产走上标准化道路,让以往受困于资金、销售的农户,从‘不敢种’恢复到‘试着种’,这不仅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而且作为一种实践积累后的创新机制,这种发展模式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激活产业链

从“试着种”到“争着种”

目前,爱农科技集团下属的山西爱农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主要为17家单位食堂和10余个社区提供配送服务。“这里配送的蔬菜多数是从爱农家庭农场摘下的,不仅新鲜,而且放心安全。”邓万杰说,“每天这么大的配送量,绝对能保证自有农场的农产品全部销售出去,这样就解决了农户之前所担心的销售问题。”为提升效率,该集团还专门成立了从事加工、配送为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公司,让新鲜的果蔬从田间直达餐桌,减少中间环节,保障农户收入。

近年来,为丰富群众“菜篮子”“果盘子”,设施农业的发展一度十分火爆,虽然告别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但因投入大、周期长等原因,一直未形成较好的规模性发展效应。对此,无论是老种植户张建中、李军亮,还是多年从事农产品销售的邓万杰都深有感触。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当初的我们,有技术的,缺资金;有资金的,又缺少技术支持。现在大家抱团取暖,种地的能专心种地,销售的能专心销售,大家在这条产业链上可以各展所长、各取所需。”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大幅提升,并得到一些农业专家的肯定,还有人前来学习和考察。我们也不和农户争利,全力拓展销售端,扎实做好生产物资选购、技术革新、项目落地等方面的工作,为降本提质、选优调产实施最优配置,并承接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地。”邓万杰特别介绍说,去年老种植户王芝平也加入进来,还带来几个同乡,技术力量又增强不少,农产品的种类也更丰富了。

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乡村发展的重点和方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这与大家的期望不谋而合。

“从最早从事个体经营,到现在打造全产业链,搞农业的这几十年有苦有累,但我对农业发展很有信心。”邓万杰希望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最终形成产业链条全、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

“这种由农户合伙人组成的产业链,正好符合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需求。”采访中,褚润根认为这种模式具有推广的可复制性。农业全产业链的培育就是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的转变,贯通产加销,只要拓展了产业增值增效的空间,农民就能实现增收。

随着一个个难题逐步解决,农户们用心种下的果蔬有了收成,而收成又通过专业人员的销售转变为实实在在能看得见的收入,使农户的种地愿望正从“试着种”发展到“争着种”,这条已被激活的产业链开始发挥更大的效应。

前不久,该集团又在晋源区王郭村筹建了200亩大棚,以这种模式全面种植草莓,如今已有不少农户准备入驻,预计在今年年底就会有收成。

延伸产业链

从“直接卖”到“深加工”

春暖花开,即将进入施工的旺季。这几日,邓万杰正在为王郭村200亩大棚的建设东奔西跑,办理手续、采购原料、联系施工队。

与此同时,他还开通了抖音平台,直播大棚内的农业生产过程,为自有农场引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采摘客。

除物流配送外,该集团还在筹建果蔬深加工车间,以保障自有农场那些品相稍差的果蔬也能有销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户的收入,地址已经选定……

从种植到“直接卖”,再到“深加工”,邓万杰和同事们不断将产业链拓展延伸,向着全产业链方向迈进。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在农业市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熟悉了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才会想到通过培育产业链来打通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在邓万杰看来,农业链条很长,涉及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方面。

曾经,农业涣散性、经营主体弱小的实际问题一直导致农业的财富化不高和资源虚耗、好处分派不均,也由此极大降低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而如今,这一困境正在被太原农村一条实践着的农业全产业链条而打破。邓万杰和他的农业伙伴们的做法正契合了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鼓励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和要求。

晋源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韩福贵也表示:“原来,农户种植蔬菜水果,大多都是一户一棚,各顾各的,从农资、管理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亲自参与,一个环节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损失,生产积极性也会大幅降低。现在,在‘农户合伙人’模式下,农户可以凭借自己的种植技术入股,将销售等环节交给专业人士或专业平台去做,使农户能致力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自然得到大幅提高。所以,‘农户合伙人’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单一产业到多元结构,从单纯生产到延链发展,由“农户合伙人”模式搭建起来的农业产业链,就是要让农业生产笃实走上规模化、产业化、多元化、链式化发展的新路子。

眼下春光正好,抓农业生产就需不负农时不负春。对于这条产业链未来的发展,邓万杰和他的合伙人心里也有了新的谋划:“下一步,我们要积极改良这种模式,构建‘农场+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互联网平台’的农产品生产流通综合平台,增加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