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晋商戎子酒庄--喝葡萄酒前,带你看看历史中的葡萄酒故事
发布时间:2016-11-30 15:30   浏览:36697

在西方传说中,葡萄酒的由来有许多个版本。

/ 失宠的妃子与葡萄酒 /

从前有一个古波斯的国王,嗜爱吃葡萄,他将吃不完的葡萄藏在密封的罐子中,并写上“毒药”二字,以防他人偷吃。由于国王日理万机,很快便忘记了此事。国王身边有一位失宠的妃子,看到爱情日渐枯萎,感觉生不如死,便欲寻短见,凑巧看到带有“毒药”二字的罐子。打开后,里面颜色古怪的液体也很像毒药,她便将这发酵的葡萄汁当毒药喝下。结果她没有死,反而有种陶醉的飘飘欲仙之感。多次“服毒”后,她反而容光焕发、面若桃花。将此事呈报国王后,国王大为惊奇,一试之下果然如此,妃子再度受宠,找回了失去光泽的爱情,皆大欢喜。葡萄酒也因此产生并广泛流传,受到人们的喜爱。

/ 诺亚方舟与葡萄酒 /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洪灾。诺亚一家乘坐预先制好的方舟,漂泊在大水之中。他们所带的物品里,有很多葡萄干。由于船舱漏水,船内葡萄干逐渐腐烂。粮食被 吃光后,人们不得不从葡萄干中挤出水分来充饥。饮后,大家觉得有点头晕,但精神振奋,心情愉悦,开始唱起歌跳起舞来,全船充满了热闹欢快的气氛。大家都对 此景象感到怪异。后来,再次饮用了葡萄干水,又产生了那种美妙的感觉。这时,大家意识到饮用烂葡萄干水能提起精神,活跃气氛。三个月后,大水退了,和平安宁的生活重新开始。人们特意将葡萄干腐烂,酿出液体饮用,并把这液体称之为“酒”。

关于葡萄酒的故事,在中国古代也广为流传,这些故事大多与文人墨客、皇宫深宅有关。从古代开始,葡萄酒早已是高端社会独享的奢侈品。

/ 西汉:汉武帝供奉王母的珍品 /

有史料记载,汉武帝对张骞从大宛带回的葡萄品种及酿酒工艺尤为看重,命宫人在离宫别苑内大量种植葡萄,对葡萄酒犹如后宫佳丽般珍藏。据传,汉武帝很喜欢葡萄酒的美味,但因当时酿造的酒很为有限,故而特作珍藏,以留作供奉王母娘娘的珍品。

/ 东汉:凉州刺史孟佗的“买官王道” /

据传,三国时一个叫做孟佗的凉州刺史,其官职便是用一斛葡萄酒贿赂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而换得。这里的葡萄美酒成为了诸如孟佗之类的官员买官升官的“不二王道”,成为了一种政治投机品,也可看出在东汉末期葡萄酒异常珍稀,可谓“滴滴值千钱”,一斛葡萄酒就可以换得“刺史”这类二千石的大官。

/ 魏晋南北朝:魏文帝曹丕的“吃货情结” /

有史书记载,魏文帝曹丕非常喜爱葡萄美酒的滋味,并下诏宫中御医,夸赞葡萄果实味道绵长、汁水丰富,可以消除烦躁、解除口渴,而酿成的葡萄酒美味甘甜,使人容易醉倒。作为一位帝王,大谈葡萄酒与葡萄的美味,让人不禁想到其实曹丕也是不折不扣的“吃货”啊。

/ 唐朝:李白的“红颜知己”、王翰的“边塞情人” /

到了唐朝,葡萄美酒便成为了诗人们文思泉涌的催化剂和人生不可或缺的“知己”。自称“酒中仙”的李白尤喜酒后作诗,其在《对酒》一诗里给予了葡萄美酒崇高的赞美:“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李白更是在《襄阳歌》里幻想每日都可豪饮三百杯葡萄美酒。而王翰在“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千古名句里,想必已将葡萄酒视作可慰藉边塞苦寒生活的“情人”了吧。

/ 宋代:苏轼文中的琼浆玉液 /

北宋大文豪苏轼在《老饕赋》中写道:“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在苏轼看来,凉州出产的葡萄美酒配以南海精美的玻璃杯来盛装,是聆听仙乐、欣赏仙女跳舞时的必备之物,只有葡萄美酒这种琼浆玉液才够资格与仙乐、仙女跳舞相提并论。由此看来,大文豪苏轼可谓是“饕餮族”的开山鼻祖。

/ 明朝:李时珍笔下的“养颜瑰宝” /

明朝著名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里记载,葡萄酒可以“暖腰肾,驻颜色,耐寒。”可见葡萄酒在这位名医眼中有御寒取暖、美容养颜之功效。李时珍还称“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说的就是过度饮酒有害、适量饮用有益的道理。

/ 清朝:康熙大帝的“长寿秘笈” /

相传,康熙大帝在其五十多岁时,身患重病,幸得当时的西洋传教士们进贡的葡萄酒相助,龙体才得以很快恢复,于是他称赞葡萄酒是“西洋上品,乃大补之物”,并命各地官员与传道士收集西洋葡萄酒进献于皇宫,供自己每日适量饮用以延年益寿,这大概是康熙认为葡萄酒是强身健体之物和长寿秘方的缘故吧。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晋商黄页-晋商网址导航>>>> 申请加入晋商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