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县商业老字号回眸
太原县城是在明洪武八年﹙1375年﹚在晋阳古城遗址上建成的。明、清、民国时期,乃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全县商业老字号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相当的规模。清乾隆年间,全县有商号492家,有旅栈、米店、绸缎布匹店、钱庄银号、饮食服务等18个行业,凸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
义利并重:经商致富之道
1933年,全县有商户147户,资本257724元(银元),店员1286人。到1937年时,有商号146家,其中布庄12家,较大的有积成信、乾元德;粮店20家,名气大的有涌泉长、聚泉盛;中西药铺11家,著名的有义同生、德和药店(至今);文具店3家,著名的有四景堂(至今),这个文具店既经营笔、墨、纸、砚,还能石印课本、书刊。在抗战期间,曾经为我党秘密印制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书,也为抗日民主政府供应文具纸张等。有饭铺5家,杂货铺7家,酱醋店5家,旅店17家。
新中国成立前夕,县城先后有商业字号200多家,其中饭铺9家,蒸食铺9家,糕点铺5家,元宵铺2家,药店9家,书店4家,油酒米面店9家,杂货铺11家,鞋铺2家,醋坊3家,旅店4家,制酱铺2家,酒坊1家,肉铺5家,菜铺6家,旱烟店3家,银匠铺4家,车马店38家,木匠铺6家,理发店4家,钉鞋铺4家,赁铺8家,当铺4家。另外还有毡坊、染坊、皮坊、饴坊、裁缝铺、旧货铺、照相馆、铜匠铺、黑白铁铺、打麻绳铺、裱糊画匠铺等。可以说大凡群众衣食住行所需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在太原县当时管辖的四大镇中,小店镇、北格镇、晋祠镇的商业比较发达。小店镇的旅店尤其盛行,因为它是太原府通往晋中、晋南的必经之地,车旅店就有十几家,著名的有宝和店,占地25亩,骆驼店占地15亩,可见其规模之大。粮店7家,年贸易额上百万斤。绸缎布匹店8家,如大商号“德兴泰”,有职员40余人,并且派专人常年居住苏州、杭州采购绸缎直接进货。北格镇是太原县的产粮区,为粮食交易中心,有粮店4家。当时太原府每天的粮食行情必须先摸清北格镇粮食行情后才敢开盘定价,可见其影响之大。晋祠镇是当时的金融中心,有钱庄6家,均由祁县、太谷人任股东,曾有民谚曰“金太谷,银晋祠”。西寨村的阎蹯楚及另一个太原商人王全,是在明朝实行“开中制”①之后第一批受惠的太原商人。他们以盐而商,发家致富,成为太原的富豪家族。晋源东街的秦家,在最兴盛时,光是运送商品的车马队伍就能排三四公里长。刘家堡的王惠、王宪兄弟俩经商重义,商号名称均以“义”字打头,如“义和成”“义和泉”“义和贞”等。1912年至1930年,在太原市开设钱庄“晋裕隆”和“晋丰汇”两处,“义恒当”当铺两处。不仅太谷有钱庄,还在太原东米市创立“晋泉通”粮油店,这个店规模最大时,员工达七八十人,先后在小店、北格、晋源、晋祠设立分店。鼎盛时他们经营的店铺作坊达30余处,员工在五六百人以上。兄弟俩既有商业头脑,又有经营策略,是太原县首富,为繁荣当地经济贡献不小。
商业字号的命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传承着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标志着商店主人的经营理念和商号信誉,以及对商号未来的期盼,因此选名非常讲究,一般选用祥、和、福、德、泰、昌、盛、义、利、益、兴、隆、诚、信、永、茂、庆、瑞、同、宝、聚、积、善、荣、全、仁、富、裕等吉祥字眼。如“聚泉盛”“诚记粮店”,“谦益永”“晋裕隆”钱庄银号,“德盛当”“晋裕当”当铺,“德生厚”“谦聚恒”绸缎店,油酒米面店有“同心顺”“宝聚泰”等,书店有“四景堂”“四吉堂”等,酱园有“源泉栈”,木匠铺有“三泰成”,赁铺有“德瑞永”等,就连车马店也要起个好名号,如“万盛店”“仁义店”……总之是以吉祥的字来表达商业字号的长盛不衰,以文促商,巩固商号信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还有招揽顾客的好办法,那就是在商店门口悬挂商幌。我国自宋朝以来就出现商幌,至新中国成立前基本存在。商幌也可以说是早期的商业广告的雏形。商幌分为实物商幌,即卖什么就悬挂什么,如麻铺就在商店门口挂一缕麻,开门挂出,闭店取回。实物附属品幌子。无法挂出的商品,商家就用相关的附属物代替。如油店就挂一个“油瓶”,鞋铺就挂一个鞋盒。商品模型幌子。如卖膏药的就挂一块红布,中间涂画一个大黑点。旗帘幌子,饭铺多用旗帘做幌子,上写“聚和园”,就像《沙家浜》中的“春来茶馆”一样。含有隐示暗喻的幌子,这种幌子外地人一般看不出是什么意思,但是当地人一眼就能认出,是民俗特色的一种。挂蓝色笼屉的幌子是清真饭店,红色笼屉的为一般饭店,即大教馆子,不忌荤腥。如果是三个红色笼屉就是大车店。文字牌子。如裁缝铺挂一个木牌子,上写“某某成衣局”。
诚实守信:为商做人之本
太原县商业老字号继承和发扬了晋商以质量求生存、靠诚信谋发展的优良传统。他们注重信誉,讲求质量,把它看作是商业发展的生命线。“德和药店”自己收购、采集、加工药材,并根据病人的需要制作各种丸药。“天成号糕点铺”自产自销各色花式点心,如有人家办白事宴,主家要拿很厚重的祭祀礼品,就用他家的点心,用完以后还允许退回所剩余的点心。“宝聚泰”等油酒米面店,除了胡麻油从晋北直接进货外,其余均靠自己酿酒、碾米、磨面,保证了质量。“两合公元宵铺”制作元宵的糯米(江米)是赤桥、硬底、小站营等村产的“晋祠大米”,俗称“河沫米”②,加工精细,水煮元宵时,讲究“露七分”(滚圆的元宵十分之七漂浮在水上)。又如“三泰成木匠铺”,生产家具、农具及棺材,从选料、锯削、打磨、油漆等几道工序都很认真,一丝不苟。所出售的全是合格的一等产品,尤其是它的产品“烧弓扁担”,件件都是好产品,当时曾流传着这样的评价:“四友儿(该店掌柜兼生产者)做的农具简直做绝了!”至今在晋源地区还被许多上了年纪的人津津乐道。
“和为贵”,“和气生财”是晋商精神的精髓,太原县商业老字号的经营者大都秉承这一传统。商店老板和店员对顾客总是笑脸迎送,在买卖过程中真正做到“百挑不厌”“百问不烦”。不管买卖做成与否,态度一样和蔼,心平气和,体现了“买卖不成仁义在”,“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样亲。”
诚实守信、义利并举是晋商精神的内涵,它们支撑着山西商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
注:①开中制:明朝初年,为防御北方外族侵入,沿北方边境设立了九个军事重镇,称“九边重镇”,从东向西依次是辽东、蓟镇、宣府、大同、偏关、延绥、宁夏、固原、甘肃。当时九镇驻军863000人,配备军马342000余匹。为解决庞大队伍的军需供应,明朝实行“开中制度”即鼓励商人就近为沿边军镇输入军粮和马料,政府据其数量发给商人相关凭证,商人拿着这种被称为“仓钞”的凭证,便可以到官方指定的内地售盐处按一定比例,以优惠价格买到相当数量的盐,然后再将所购盐按市价卖出,从中获利。
②河沫米:指当时太原县晋水流经赤桥、硬底、小站营三个村所产的大米。因当时赤桥村盛产草纸,草纸制作过程中,原料须经石灰水浸泡,带有石灰味的废水流向这三个村所产的稻谷碾下的米俗称河沫米。用这三个村产的江米滚下的元宵,在煮的时候可以漂在水面上露出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