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览尽风光山西行:“中国画·画中国——走进山西”采风团画家感言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者:webmaster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08年11月25日 09:44


      为挖掘三晋深厚的文化底蕴,描绘山西雄奇壮美的景色,展示我省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从10月15日起,由中国文联、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的 “中国画·画中国——走进山西”系列活动在太原启动。

十月微凉,“中国画·画中国——走进山西”一行数十人,沿着晋北边塞文化和宗教文化线、晋中晋商文化和民居文化线、晋南根祖文化和黄河风情线、晋东南革命文化和太行风情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创作采风。他们一个个倘佯在艺术的海洋中,耳闻目睹,惊叹其中。他们用独特的视角挖掘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描绘山西雄伟壮丽的山河景象,展示山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这次走进山西,令我感到吃惊和振奋的是:山西的山山水水美不胜收。深厚的文化底蕴、保存完好的古迹、修复及新建的人文景观,都让你感觉到山西人民对文化的热爱和高眼光的追求。“人说山西好风光”在这次“中国画·画中国——走进山西”后,备感欣慰亲切,道出了山西行的体验,越发的热爱山西的山山水水。

谢永增(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取暖用的煤就是山西阳泉产的,听家长说阳泉煤好烧,从此也就记住了山西有个阳泉,阳泉什么样?是个大煤堆吧?直到有一天我走进了山西,山西不但有阳泉,还有美丽的吕梁山,有丰厚的文化遗存和蜿蜒不断的黄河,这一切都吸引着我一趟又一趟来到山西,山西的惠风也把我推到了中国美术界的最高殿堂。

吕云所(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走进山西采风,可谓不虚此行。此次采风我们沿八百里太行一路南下,过武乡、走黎城、越平顺、达陵川、直登太行屋脊王莽岭。沿途拜谒八路军纪念馆,览板山之胜,聆西沟劳模之教诲,阅唐宋寺庙历史文明之厚重……惠我最多者莫过昂首苍穹、奇峰插天、洪荒造物之王莽岭。此刻我的脑海中时时涌动着一种精神:神农氏躬耕创业,愚公移山之壮举,绵山介子之忠烈,易水壮士之悲歌,魏武挥鞭之亢奋,抗日英雄之壮烈与英勇,锡崖沟人民的坚韧、顽强与无畏……慷慨气节,古今辉映。过去、现在与未来,昨天、今天与明天,五千年来生生不息,铸就着伟大、不朽、不屈不挠的“太行精神”。而这精神仿佛通通注入到那奇峰耸天,巨峡列嶂,擎天掣地的太行天脊——王莽岭。

桂行创(河南省书画院画家):山西,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历史上民族交融的重点地区,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心,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人文历史独特,自然风光美丽,悠久的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探寻华夏文明发展的脉络、享受独特的黄土高原风情。采风归来,心情仍难以平静,我想,所有参与“中国画·画中国”的艺术家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厚重的三晋大地充满着美丽、充满着神奇,她增加了画家的学养,升华了画家的灵魂。我相信,画家们会用饱蘸着激情的笔墨将自己对三晋大地风物的感受变化成生动的艺术形象,借以弘扬晋商精神和太行精神。

康书增(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新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西在文物古迹方面的声誉我早有耳闻,1980年我就有幸来到永乐宫临摹壁画。当时,一到那里就被三清殿壁画的精美程度深深地震撼了,那美、那妙、那绝、那好,迫使我如饥似渴地一头扎在这里,一口气连续苦画了三个月,其间竟没舍得离开过大殿一天。最后没钱了,才不得不向满墙的杰作依依惜别。当时心里那个难离、那个不舍、那个遗憾,就如同是失落了钟情的恋人一般。永乐宫也是我真正接受传统绘画浸染的第一站,至今在我的艺术血管里还流淌着她的血脉。从这个意义上说,永乐宫壁画就是我的艺术之根,在我的画作里,很容易找到《朝元图》所留下的鲜明印记。欣慰的是借助于“中国画·画中国——走进山西”的机会,历经二十八年以后我终于又重回故地,圆了我再回永乐宫看看的夙愿。不过当我再次站在《朝元图》面前时,昔日的小青年早已是满头华发,当年的凌云壮志也回归到了现实与平凡,惟有殿里满壁的形形色色依然是那么地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刘罡(山东省济南画院副院长):一周的时间不算太长,但也足以让我感受到了质朴、厚道的山西人的热情和周到。几天来从尧舜祖庙、晋祠、曲沃车马坛、广胜寺、关帝庙、鹳雀楼、永乐宫到普救寺、大槐树,行进在祖先拓荒的足迹上,我心中就用寻根问祖的情怀感受这块黄土地上的华夏古老文明的一切,是震撼、赞叹和自豪,作为一名从事专业中国画创作的画家,滋养在如此浑厚的文化积淀中是一种享受。

刘国辉(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作为一个山水画家,虽因工作和写生也到过不少名山大川,但当我第一次面对太行板山途中的绝壁,仰望着无际的挂壁公路,那种神秘壮观的景象简直把我惊呆了。这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当我知道这条山路是当地老百姓用长达30多年的时间,用最原始的方法,冒着生命的危险所开凿时,一种突如其来的崇拜敬仰立时就达到了极致。有这样精神的人,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克服。

在这里——在这太行的深处,我见到了真正的愚公。

潘小明(广东省惠州国画院副院长):小时候就从课本中的“狼牙山五壮士”“愚公移山”“红旗渠”中熟知太行山,在脑海的印象就是一种革命英雄的形象,认为太行就是“战斗天地”。

当我第一次走进山西、走进太行,太行的雄壮、博大、层岩群嶂、万壑苍崖,使我从灵魂深处感受到了造化神工,感受到了阳刚之气,也感受到了神气。

此时的太行不仅体现了英魂、国魂,更具有诗魂、画魂。

孙戈(广州书画研究院书记、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山西于我是一个又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说熟悉,大同煤矿、云冈石窟、乔家大院、晋祠……耳熟能详。说陌生,那里从未去过,无法想象古老的三晋大地上的风土人情。

这次活动为我创造了一个认识山西,了解山西的机会,结下了与山西的“缘”。

走进工厂,巨大的厂区宏伟气魄,那一座座在画画人看来那么入画的高炉、厂房,让大家一下子激动起来,而接下来的场景却是让我们 “大失所望”。整个工厂竟然没见到几个人。“本该”热闹的炼钢炉前竟然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工人”形象,啊!人呢?引导我们参观的工厂负责人说:你们想象中的场景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了,那种劳动密集型工厂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代之而来的是全程电脑控制,全部机械操作,而产量的变化更是无法与当年相比的了。走出厂区我才反应过来,这就是工厂,这就是我们的“工人阶级”!好,真好!日新月异的变化,体现了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为伟大的祖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人形象的改变,证实了社会的进步,证实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周顺恺(重庆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对山西丰富的自然景观、地面文物和风土人情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所到之处常让人感到震撼和惊叹,如太原晋祠圣母殿的43尊宋代彩塑侍女像,造型生动,形象刻画深入,从服饰动作设计到颜色处理均个性鲜明,特征突出。山西保存完好的彩塑数量规模之大,在其他地区很难见到。再就是位于洪洞县广胜寺的飞虹琉璃宝塔也属罕见,是地面文物的珍宝,塔上精致璀璨的琉璃构件,创意精巧,造型独特,实属举世无双的艺术奇葩。

我曾对“华夏文明看山西”有过疑惑,也曾听说过山西地面文物的水平规模和数量在国内首屈一指,但这次亲自来到山西,才真实的感悟到“人人都说山西风光好”的名不虚传。

李明 (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0月20日上午,我们在阴雨绵绵中来到了平遥古城。灰色的天空笼罩着一片灰色的砖瓦世界,若不是古城外的几株柳树点缀些许绿意,我就把平遥古城当成建筑模型了。走进古城,立刻被古意笼罩,我如同一个按图索骥的游客,快速地印证着书本上的记忆。我明显地感到,平遥古城是一个建筑、历史文化、商业文化的完美结合体,如同一个历史的剖面,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晋商五百年的兴衰历程。当我徘徊在日昇昌的庭院中,如此的真切,如此的身临其境,如此的完美,如此的合理,使我不能相信晋商票号会在一夜之间被现代银行所取代。由此我想到,不断地寻求新观念、新思维,才能冲破固步自封的枷锁,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

在平遥文庙见到一副对联:“古今来许多好事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品人还是读书。”通观晋商文化,以商兴学,以学促商乃是其核心理念。晋商兴旺五百年,读书上进、学以致用贯穿始终,文化山西不正是文化中国的缩影吗?

画家们走进山西,览尽风光山西行的感慨之言,则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TAG: 山西 中国 采风团 感言 画家


顶:5 踩:1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2.64 (2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84 (75次打分)
【已经有21人表态】
7票
感动
7票
高兴
7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