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正乙祠戏楼
2012年新春伊始,受海航集团新华雅集负责人邀请,山西商人网合伙人李志、吴鹏汐参观了具有300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现海航集团新华雅集负责运营正乙祠戏楼,已制作了古戏楼版京剧《梅兰芳华》,重现当年的梨园胜景。老戏园子的独特韵味,精美的制作,华美的服装,使《梅兰芳华》成为京城周末的特色演出,吸引了大量海内外观众,并且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连续报道。据了解,新华雅集国际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为海航集团公司成员企业。
新华雅集在成立之初,即创作了话剧《老舍五则》。该话剧改编自老舍先生的五部短篇小说,由林兆华担任导演,邀请刘佩琦,雷恪生等著名艺术家,联合北京市曲剧团精心打造。《老舍五则》曾在香港葵青剧院、北京保利剧院、国家大剧院、北大百年大讲堂、深圳华夏艺术中心等地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被《新京报》评为“2010年十大戏剧”。
随着业务的拓展,新华雅集的主营业务将扩展到票务运营,剧场连锁,演出经纪,剧目制作等领域,成为中国演艺行业的佼佼者。双方就为了弘扬晋商文化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演出场地正乙祠戏楼:
300年京城古戏楼再续梅缘
民国《燕都丛考》载:前门外西河沿有正乙祠,为明代古寺,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重修落成,内建戏楼……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梅巧玲携四喜班在正乙祠演出;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梅兰芳反串吕布在正乙祠登台献艺;公元2009年元月梅葆玖与谭派后人在正乙祠同台演唱《坐宫》;2010年10月,古戏楼版京剧《梅兰芳华》粉墨登场,再续正乙祠与梅氏家族的深厚文化渊源。
中国戏楼活化石正乙祠
正乙祠,又名银号会馆或浙江银业会馆,是京城不多的工商会馆之一,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1667)由浙江在京的银号商人集资,建立祠堂馆舍,供奉正乙玄坛老祖,即财神赵公明。据同治四年《重修正乙祠碑记》载“浙人懋迁于京创祀之,以奉神明、立商约、联商谊、助游燕也”。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浙商再次集资购地扩建正乙祠,康熙五十一年(1712)完工,内设戏楼、大堂、后室、廊庑等,每年春秋两次集会,祭神祈福,饮馔宴乐。“正乙”即“正一”,道教流派之一,汉代张道陵创“正一道”(五斗米道),被尊为正一天师,又称张天师。民间以赵公明为“正一元帅”,亦即财神。又因中国古代“乙”与“一”字通用,则“正一”即为“正乙”。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整体木结构的室内剧场,其尺度不大,布局紧凑,装饰讲究,在会馆戏楼中别具特色,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