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走近古堡——山西大靳村的前世今生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   发布者:刘翔霄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1年9月16日 10:04


 

一堵足有四米高、夯得厚厚实实的土墙,将墙之内外隔成了两个世界:围墙之内,一位肩挑竹杖的老妪从青石路上踏过,将记者的视线带向远方——错落有致的院落,高高挑起的拱檐——整个街巷安安静静,闻得鸡鸣狗吠。

山西介休市绵山镇大靳村——这个住着700多户人家的小村落,与距离不远的古代袖珍“城堡”张壁相比并不知名,但它在村民们的眼中并不寻常。

76岁的村民胡守福告诉记者,清朝时大靳村主要居住着一个王姓家族,当年是赫赫有名的晋商,直到抗战时期才逐渐败落。至今,村里还保存有大量的清代庙宇、民居等建筑。

“当时村内有两座堡子,分别名为永宁堡和新堡子。人们先垒起了堡墙,才在里面做建筑规划。修起的建筑里还有绣楼,很漂亮。”胡守福说。

王家当年的显赫今天仍依稀可辨:一处堡墙之旁,一位手拿锄头的村民手指着告诉记者,那些长满青草的地方原为登上古堡的台阶;村委会门前的那条路上,24家古店铺沿街大开的明窗仍有少许保存;还有那两棵一个人都怀抱不过来的大槐树,依然相伴着矗立在村口。

近来,大靳村村民在拆除房屋时,还意外发现了一条长达4公里的古代地道。地道高1.7米、宽1.5米,四通八达,贯穿了整个村庄,目前村内外共发现了这条地道的5个出入口。

村支书胡晓勇说,依照这条地道的修建样式,初步分析为清末时期的建筑,而地道的用途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距离地道口不远处还有座宅院,一排砖雕砌在墙头,饱满的花瓣堆起层层波浪,曲线美得醉人。

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大靳村村民曾经熟悉的古老却在日渐远去。

老人们回忆说,鼎盛时堡内有6座庙1座楼,西门外还有个砖塔。但在上世纪日军侵华期间,堡内40座院落被一把火全部烧掉。

村委会斜对面建于清朝的大兴庙院内,一块刻有古字的石牌匾被用作过门石踩在了脚下,相邻的一块石刻牌匾上字迹斑驳,已经难以辨别。

村内古物流失的现象也很严重。一位村民说,前两天夜里,邻居家门口两块流传至今的“守门石”就被人偷偷挖走了,可惜得很。

58岁的村民赵光亮说,小时候村里90%以上的建筑物都是古建,保存得很好。与年幼时相比,“这样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

 


TAG: 前世 山西大


顶:13 踩: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2.86 (1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84 (44次打分)
【已经有16人表态】
6票
感动
7票
高兴
3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