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山西会馆 记忆中的辉煌
张掖城北水云乡,辽阔穷极大走廊;塞上江南通朔漠,丝绸之路悠悠长。山西晚报记者跟随大型人文活动“丝绸之路万里行”从西安出发,一路向西,途经天水、兰州、武威后于22日晚抵达张掖。张掖是古丝绸路上商贾云集的重镇,从山西、陕西等地来的客商,在张掖开办了几十家大商号,他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经营实力范围,于是结帮会、设会馆,而山西会馆,正是明清商人会馆的典型代表。本报记者最近距离探访了张掖的山西会馆。“在全国所有的山西会馆中,这是现存最完整的一座。”甘州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张炯告诉记者。
始建于清雍正八年的山西会馆,位于张掖市小南街,前门临马路,相邻西夏大佛寺,从大佛寺景区内可以直接绕到山西会馆的后门。记者顺着台阶进入会馆,施工的砖瓦泥随处可见,很多柱子包裹严实。沿一条轴线看下去,先是山门,然后是一个背对着的大戏台,戏台分为上下两层,上为台,下为通道,通道四周也被紧紧围了起来,能看见戏台右侧方一个大大的“财”字。戏台左右两边是看台,也有两层,上为台,下为廊。再往后看,一个巨大的牌楼映入眼底,上写四个大字:威震华夏。牌楼左右为钟鼓楼。再往后就是大殿,门紧锁,顺着门缝往里看,内供奉关公像。“全国所有的山西会馆都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都拜关公,内设关帝庙或关公殿;二是都有戏楼。”一起陪同记者走访的甘州区移民工作站站长田凌汉介绍说。
据了解,张掖山西会馆由山西客民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建造。张炯告诉记者,会馆大概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在清朝时繁荣,鸦片战争后衰落,民国时期改为教育馆,解放前曾设私立三晋小学。解放后,会馆得到妥善保护和多次维修,并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新中国成立后,会馆变成了张掖县文化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会馆主要承担着民间文化的培育和组织职能,文化氛围比较浓厚。“1997年,当地政府筹资将当时还是省级文物的山西会馆进行了翻修,包括看台、厢房、墙面等。2006年,会馆成为国家级文物后,制定了一些保护规划。2011年,整个会馆的房檐进行了防雷工程处理。2013年经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山西会馆又开始了最新一次维修,工程总预算达850万元,国家前期拨款500万元。”
张炯表示,维修工作已经处于收尾阶段,再过两个月,山西会馆将重新对外开放。“届时,会馆内将陈列一些历史资料、民间工艺及民俗展示,戏台上也会有歌舞剧演出,与游客进行互动,晋剧、蒲剧也会有。当然,也不排除刀削面的现场表演。”张炯似乎已经为山西会馆的未来做好了充分的规划。
丝路万里行的随队媒体、当地西部商报记者张子艺表示,“原来晋商这么牛啊,街面上存留着这么气派的建筑与大佛寺排排坐!”据记者了解,在丝绸之路上,除了张掖山西会馆,天水和酒泉还有两处会馆牌楼,而原来兰州的山西会馆、三晋会馆和山陕会馆这三处已随着城市改建不知去向。
记者手记
与时间赛跑的探访
“丝绸之路万里行”车队抵达张掖,已是22日晚上7点,因张掖山西会馆属于国家级文物,且它又包含在张掖西夏大佛寺景区内 (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槃像而得名),6点已关门的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想要擅自闯入绝不可能。
记者拜托甘肃晋商商会秘书长闫老师,联系到张掖山西商会会长焦玉龙。焦会长得知记者次日一早要随车队去山丹军马场,时间紧迫,赶紧请甘州区移民工作站站长田凌汉帮忙,并派专车接上田站长,连同记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山西会馆,争取在日落前让记者看到会馆真貌。
当记者和田站长从后门进入大佛寺时,已是晚上8点半,太原此时早已天黑,而张掖还是天亮状态,真心感谢西部日落晚的时差,让记者抢拍到了这座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山西会馆内部真颜。
巧的是,甘州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张炯正在大佛寺内的偏房值班,说明情况后,这位见证了山西会馆几个重要发展节点,并一手经办将其从省级文物申报成为国家级文物的“神秘嘉宾”,热心地讲解着会馆的前世今生,直到9点多落日的最后一丝余晖消失。
大概因为修缮中的山西会馆长久无人到访,蚊子居然成为这里的“山大王”,只要一分钟站立不动,腿上便密密麻麻。田站长打趣地说:“山西会馆里的蚊子,是在对老乡的一种欢迎啊!”
夜探会馆结束,怀揣满满离去。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这是一次寻访晋商遗迹的渴望,这是一回对千年古建的最近距离的见证,这是山西人抱成团在我们身上最直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