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传奇·人生篇——名动天下傅青主
刘家良在《七剑》中的傅青主扮相
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2007 年,是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像这样一位思想家、学者、书法家、医学家,像这样一位磊落不羁、忠贞侠义的人,他有太多值得我们纪念的东西,虽然,在过去很久的岁月里,历史深处他的身影,有点寂寞、有点模糊。可我们也都知道,在过去很久的岁月,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在村老乡民的传说中,他的身影依然伟岸。现在,我们将把各种艺术作品中的傅山形象提炼出来,与历史上的傅山做一比照,并告诉大家,真实的傅山,一样传奇……
〖资料馆〗
傅山学术研究的重点是诸子,主要著作有《老子注》《庄子注》《管子注》《荀子注》《列子注》《墨子注》《鬼谷子注》《公孙龙子注》《淮南子注》等,根据史籍记载有26种,但存世不多,另有许多有关诸子批注及文字散见于后人编辑的综合性诗文集《霜红龛集》中。傅山以先秦诸子为中国学术的源头,倡导并身体力行地研究先秦诸子学说,主张经子史文平等,开启了清代子学复兴的先河。傅山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公开反对宋明理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具有实学“近代指向”的启蒙意义。傅山抨击了专制主义和专制制度,认为王侯与民众之间具有平等的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傅山进一步主张人民参与政治的社会理想,主张“人无贵贱”,“市井贱夫平治天下”。他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颜元一起,被梁启超并称为“清初六大师”。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太原人。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颇多,诸如公它、朱衣道人、啬庐、侨黄等等,据考证有30多种。
不少人初识傅山,是从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中而来,作者赋予傅山一派宗师的形象,他名满天下,文武双全,大智大勇,鲜有败绩,近乎完人,一出场的介绍便不同寻常: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三绺长须、面色红润、儒冠儒服的老人……儒冠老人名叫傅青主,不但医术精妙,天下无匹,而且长于武功,在无极剑法上有精深造诣。除此以外,他还是书画名家,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奇士。
而后电影《七剑》热演,剧中,傅青主本是明末刑部的一个武官,剑法高明,以为自己执法严明,后来发觉其实误害了不少无辜,因而挂冠弃剑,做一个云游四方的侠医。这更为傅山的形象添加了神秘色彩。然而,史载傅山15岁补博士弟子员,2O岁成为贡生,从此以后便几乎再无任何官职可言,更没有像《七剑》剧中所言傅青主曾为刑部武官之说。
小说与电影中,傅山是作为侠的形象出现的,清代史学家全祖望在傅山的传记中说傅“性任侠”,指其有侠义之性。傅山自己也曾自述读《汉书》时,“每耽读刺客游侠传,便喜动颜色”。纵观其一生,傅山做事做人也确有大侠风范。
傅山会武功
[小说里的傅山武功盖世,善使一柄无极剑,专家说他确实知武懂拳术]
以韩非子的说法,“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侠与武是分不开的。傅山多才多艺,在文学、诗词、书法、绘画、音律、考古乃至学术研究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却鲜有其善武之说。但在小说和电影中,傅山的武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七剑下天山》第十九回交代,“无极剑”傅青主和“游龙剑”楚昭南、“蹑云剑”石振飞并称当世三大剑术名家。傅青主的平生绝技名为“飞云袖底剑”,长袖和剑都是武器。
关于傅山的武功,小说中有详细描述,如傅山与天山派弟子凌未风交手一回:两边都是掌风飒然,无形中就似对撞一样,傅青主给镇退三四步,凌未风也摇摇晃晃,几欲跌倒。相比傅山,凌未风年富力强,是《七剑下天山》中的第一流高手,但他也被震得“几欲跌倒”,可见傅山武功修行之深。
流传下来的傅山画像中,傅山也是长须飘飘,与小说中的傅山描述颇有几分相似,儒雅之气甚重,丝毫看不出任何武林高手的味道。
傅山究竟会不会武?山西大学哲学系教授魏宗禹指出,尽管不像影视剧及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武功盖世,但傅山懂拳术,识武功,也在其著作中有所印证。傅山《失题》诗中有“剑术惜其疏”的描述,《无题》诗中则更加直白:“盘根砺吾剑,金铁满山鸣。”又据《石膏山志》载,清顺治四年(1647年)春,青主和儿子傅眉到山西灵石县天空寺演示打坐和五禽戏,并传与寺内住持、和尚以及当地名士。此外,魏教授表示,在盂县藏山等地,傅山还组织当地百姓习武,其诗《赵氏山池》中“凡物皆足役,猛兽可教战”的描写就是这一行动的实录。
侠义满天下
[《七剑》一开场就是傅青主出手救人,历史上他四方奔走昭雪恩师冤案]
《七剑》和《七剑下天山》的开场都是傅青主出手救人,前者中傅山为救遭屠城百姓而力斗风火连城的十二太保,后者中傅山为救刘郁芳而与天山派叛徒楚昭南恶斗。这两次出手,傅山“侠”的形象跃然而生。唐代李德裕《豪侠论》中称,“义非侠比立,侠非义不成”,如果说会武的傅山已有侠的气质,那么明末的袁继咸案中,傅山的这种侠义更是彰显无疑。
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东林复社党的中坚分子袁继咸主持三晋学政,修复了太原的三立书院,从全省选拔合格人才进行培养。公元1636年,已经而立之年的傅山进入书院学习,以品学出众受到袁的重视。
时任山西巡按御史的张孙政秘密诬劾袁继咸有贪污罪。1636年10月,廉洁奉公的袁被械送京师问罪。三立书院的同学在傅山、曹良植、薛宗周的组织下,进京为袁继咸进行辩护。
傅山到京师后,执笔写了有103人签名《辩诬街帖》,前后抄了揭帖百十余份,抄送各大小衙门,震动京师,傅山还组织同学,在早朝途中截住当朝首辅、大学士、礼部侍郎等人,代表山西学生为袁继咸申冤。傅山在袁案中表现出来的侠义风范,不仅震动了当时的高层,连普通民众也为之感动。据史载,傅山在进京之后遭阉党追缉,又恰逢盘缠用尽,在一间客栈里的歌伎听说此事后,捐出身上积蓄及金银首饰等物,使得傅山等人得以继续为袁申冤。
1637年4月,袁继咸案在京都城隍庙设公堂开审,傅山两次出庭作证,据理申辩,袁继咸冤案终得昭雪。东林党名流马世奇写成《山右二义士记》,高度赞扬了傅山和薛宗周二人,从此傅山成为海内名人。
行医称圣手
[武侠小说中傅山用医术加重清兵伤势,奋助抗清义士,现实生活里《傅青主女科》至今仍被医界奉为圭臬]
《七剑》和《七剑下天山》中都写到了傅山的医术,这也是为了衬托傅山“侠”的一面。《七剑》中,楚昭南、杨云骢、辛龙子和穆郎都是他救上天山。《七剑下天山》里,傅山不仅有用心理疗法治好病人的描述,更是借助高明医术,借救助吴三桂孙子怪症的机会,救出了被捕的凌未风等人。书中第二十七回,傅山利用为清兵治疗冻疮的机会做了一番手脚,使其冻疮雪上加霜,借机助抗清义士冲过封锁线。
历史上傅山何时习医,没有确切文献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1644年甲申之变后,傅山已经在晋中一带行医,并且很有盛名,且精于妇科。《仙儒外纪》中对傅山医术描述更为夸张:有婴儿手握母心导致孕妇难产,傅山诊断之后,用银刺中孕妇手腕中的穴位,使得孕妇顺产,而婴儿出生后手上居然有针刺过的痕迹。尽管后来有人力辩其谬,认为婴儿的手是无论如何不能摸着母亲的心脏,但这也从另一侧面体现了傅山医术的精妙。
现藏于山西博物馆中的《行医招贴》手迹中傅山曾有自述:世传儒。善疗男女杂症,兼理外感内伤,专去眼疾头风,能止心痛寒嗽。……凡欲诊脉调治者,向省南门铁匠巷元通观阁东问之。傅山有两本医书《傅青主女科》与《傅青主男科》传世,《傅青主女科》迄今仍被医界奉为圭臬。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曾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傅山的传记中写出,傅山对于患者诊治十分认真,且“贵贱一视之,从不见有倦容”。晚年更是与儿子一起,手推药车,冉冉漫行于山野小道,以医济世。这也正是傅山性格中侠的真实再现。
气节彪史册
[电影里傅山是“上访”皇帝的群众代表,史书中宁死不面圣]
关于傅山的评价,曾有“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的说法,但正如清人王道平在《傅青主男科序》中所言:“先生之高远,固不可以区区之医见也。”《七剑》的最后,傅青主等人上京面圣,准备劝说皇帝放弃屠杀习武之人的命令。《七剑下天山》中,傅青主夜探五台山,同康熙有过一面之缘。书中第二十七回,还写到了傅青主易容之后,在康熙的御营之中替一个贝子医治冻疮。而历史上傅山与康熙的交往却是另一番模样。1678年,为了笼络人心,泯除亡明遗老们的反清意识,康熙帝颁诏天下,令三品以上官员推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 “朕将亲试录用”。74岁的傅山也被推荐,但他谎称自己有病在身,不肯应诏。阳曲知县戴梦熊遂奉命派人将其抬往北京。但傅青主又故意多服大量大黄,以致半夜腹泻不止。康熙素闻傅氏才气,批准免试,封他为“内阁中书”,允许还乡。但地方官仍不肯放过,以进北京城谢恩为由,仍旧挟持他前行。可是进了北京的大清门,傅青主即故意伏地不起,不肯谢恩,主持的官员又是尴尬又是敬佩,赶紧打圆场说:“行了行了,就算谢过了罢。”傅山出京时,送行者极多,道路为之堵塞。傅山回家后,对这一经历仍视作耻辱,曾有诗云:“有头朝老母,无颜对神州。”而电影中的七剑首领,却是立志要进京越级“上访”皇帝的群众代表了。但历史上的傅山,此时只剩下了毛笔和草药作武器。傅山始终不承认“内阁中书”的任命,戴梦熊奉命来悬挂额匾,被他断然拒绝,弄得戴很为难。需要说明的是,戴并非无赖小人,他在任上颇有政绩,强迫傅山进京,也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戴后来还为傅山写了传记,称赞他“尚志高风,介然如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初,傅山的爱子傅眉忽逝,年愈古稀进入风烛残年的傅山悲痛异常,再也经受不得如此打击,不久则撒手人寰,与世长辞,时年78岁。
傅山的一生,随着急速的社会变迁而变化着。其一生经历明代的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以及清代的顺治、康熙二朝,贯穿了中国17世纪的近八十个春秋的岁月。观其一生,明末傅山以义闻天下,明清王朝更替时则投身反清复明运动,清初以后又致力学术思想研究,终有所成。魏宗禹教授以“义士、壮士、学士”来对应总结傅山的一生传奇经历,其一生虽无机会临于高位,影响整个时代,但他在极其艰难的境遇中,勇于实践,形成了对时代的深刻理解,成为明清之际思想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而永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