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华:《白银帝国》就是郭台铭的命题作文
电影《白银帝国》其实特别不像一部“处女作”。近亿元的投资、超强的幕后主创阵容、上百件货真价实的古董、长达两年的后期制作、没有投资回收的压力,更何况投资人还是台湾首富郭台铭。
私底下,有人在猜测她和她的家人与郭台铭之间的“亲密”关系。面对诸多争议和猜测,姚树华导演于近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在对上述争议一一做出回应的同时,也向记者讲述了“命题作文”《白银帝国》诞生的艰辛过程。
后期 调色、音效、化妆通吃
新京报:你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任何事情你都亲力亲为并追求完美。他们都说你不像天蝎座的,而应该是处女座。
姚树华:这不一定是好事(笑),应该是能把所有事情都交出去,不用管了。制片人的工作原本是我和焦雄屏老师一起做的,但是后期制作的时候她在台湾,又很 忙,很多事情就越来越难沟通,再加上我们没能找到一个好的后期主任,因此所有事情我只能亲自来做。后期的时候出了不少状况,很多东西都要重做,为此我要辗 转欧洲、亚洲好多个国家和地区,我曾在两个礼拜之内去了澳洲、英国、美国、泰国,而且没有助手。
新京报:后期都出了哪些状况?
姚树华:曾有一个镜头在修过之后再放回片子里,突然台词和口形对不上了,其实不细看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我怎么都觉得别扭,决定整条重做,仅这一项就花去 4000英镑。英文字幕我和一个朋友整夜工作做了四五版,但是带到英国打上片的时候,却发现由于字幕太长,在他们的电脑编程里完全不能用。像这样的事情一 直都在发生。这部片子下来,让我学会了太多东西,调色调光、音效,甚至化妆我都学会了,我现在敢说,谁要拍大片我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后期主任。
新京报:听说你和美术顾问张叔平各自为影片调了一个版本的颜色?
姚树华:本来颜色是由叔平来调的,但是我看完之后就对他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笑)。那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于是在电话里我们就吵起来了。后来我就决定 自己来调色,我调的颜色比较淡一些,在柏林电影节放映的就是我调的这一版,但是现在大陆观众看到的是叔平的那一版,因为发行方认为叔平还是更懂大陆观众的 审美。不过像这种事情也许只有我才会这样做吧(笑)。
性格 不想为一点小聪明遗憾
新京报:在官网启动发布会上,会场所有的古董都是你亲自挑选和布置的,而片中出现的古董也都是真货,其实这个可以作假。
姚树华:其实最初是从别的大片剧组借来一些东西的,但是从前物品的那种温润感是造不出来的。在拍摄时我们把山西博物馆的古董几乎搬空了,演员和工作人员在片场都是小心翼翼的,“难道这些也是古董吗?”这句话在我们剧组几乎成为了流行语录。
新京报:我也听到一些专业电影人的言论,认为你做的很多事情其实是事倍功半。
姚树华:这个我自己是知道的。但是我不想在多年之后想起这部电影的时候,遗憾当初的那一点小偷懒或者小聪明。
新京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敢于在所有问题上较真,是否也是因为在资金上没有压力?
姚树华:在资金上我是没有压力,郭先生没有给我任何投资回收的压力。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可以毫无理由地胡乱花钱。其实我们是穷得不行的,我们住的宾馆从四星级往下降,大家都很辛苦,但是我必须把钱花在刀刃上。
推手 创作时没想为郭台铭立传
新京报:你曾说郭台铭为你投资这部电影是因为他对故乡有一种情怀,那么这部电影是一个命题作文吗?
姚树华:《白银帝国》就是一个命题作文,是郭先生想做。8年前,我看到一篇关于晋商的文章,这是我第一次读到“晋商”这个词。因为我先生和郭先生经常打 球,而郭先生也是山西人,我就让我先生把这篇文章交给郭先生。其实也有别的电影找我做导演,我也曾经向郭先生求过款,他都没答应。没想到后来郭先生想拍 《白银帝国》,而且把这个事情交给了我。大家都觉得郭先生是个商人,其实他是对社会有贡献的欲望的。原本我是希望让他在片子中具名的,但是他说,“我所做 的就是出了钱”。但是他对题目是比较在意的,这个题目就是他选的,也帮我找了几个顾问。不过我们合作的第二部电影《达尔文》题目是我选的,当然这也要经过 他的同意。
新京报:这部影片是否有为郭台铭立传的意思?郭富城饰演的康三爷身上是否有他的影子?
姚树华:郭先生与我们家的关系其实并非像外界传闻的那样,在创作时我绝对没有想过跟郭先生会有什么关联。反倒是现在,我觉得康三爷做人的韧性与郭先生是很像的,也许这也是山西人的性格。我和郭先生都是山西人,那种“走西口”的东西是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的。
新京报:郭先生来片场探班时都做了什么?
姚树华:他刚到现场就问我,你怎么给群众演员这么点钱,怎么能欺负人?我说这是行规,他又接着跑去找喜哥,喜哥也说这就是行规,但是他还是很不高兴(笑)。
新京报:郭先生看完影片给出了什么评价?
姚树华:他说这是一部爱情片,我说,你说得真对。
姚树华
拥有斯坦福大学的亚洲戏剧博士学位,曾经为旧金山首席职业剧团ACT(American Conservatory Theatre)和台湾国家戏剧院等执导过30多部舞台剧。小说和剧作曾在台湾、法国和美国出版界获奖。任教过的大学包括卫斯理女子学院、旧金山州立大学 和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局限 我没办法塑造反面的晋商
新京报:影片并非从一个讲述商战的角度来展开,因此也被归为文艺片的范畴,可是这对市场来说是并不讨好的。
姚树华:我是打定主意要拍商业片的,这个题材是个好题材,但是并不代表好题材没有限制。影片的顾问都是政界的大佬,我没有办法去塑造一个反面的晋商形 象。我觉得我儿子很厉害,我跟他说这次妈妈要做一个《教父》,而他说,你是要做一个把好看的东西都拿掉的《教父》吗?这个题材决定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超越 的,所以我只能从情感上入手。当然,如果我对它完全不认可,我也不会拍这部电影,现在出来的还是我想表达的东西。
新京报:影片几度延迟上映时间,这其中又经历了什么?
姚树华:最开始是计划5月份上映,但是发行方觉得暑期档更好,于是就调到了7月底,又因为同时上映的新片扎堆,最终延期到8月21日,还是出于市场的考虑。
新京报:你觉得影片票房能有多少?
姚树华:对于票房预期我真的不知道,因为这太不可预知,我只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