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山西政府搭台为“小巨人”融资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地方网站   发布者:晋商网编辑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4年9月22日 10:01


在刚刚过去的八月,让山西华豹涂料有限公司欢喜的一件事是第一次向太原市小店区中小企业局申请贷款,就通过“助保贷”融资平台顺利融资500万元。公司副总经理王爱民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助保贷”就是互保,也叫信用担保或者闭圈担保,做到诚信才能贷款。“这笔贷款可称之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及时雨’,省去了担保费、抵押费,手续简化,只是一次性交了5%、也就是25万元的保证金,还清贷款后还会返还。”

 

太原市天使童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丽彬也向记者表达了她借助资金池的互助金,成功贷款的喜悦心情。“服装市场属于流通贸易,全靠大量回笼资金。公司的20多家直营店分布在太原各个商场,由于商场回款周期较长,会压一部分资金,加上服装生意需要预付定金,所以平时离不开银行支持。朋友介绍山西省中小企业局的融资平台不仅能帮助贷款,还能推荐担保公司,我就给太原市中小企业局打了一个电话。不久他们就推荐了一家担保公司,和自己找银行贷款的流程一样,但是快捷得多。”李丽彬说,太原市中小企业局还设立了诚信企业评选,从工商、税务、银行来查询企业诚信和征信,得到牌匾很不容易,这不仅是一项荣誉,还是获得银行贷款的许可证。

 

越来越多的山西“小巨人”,像山西华豹涂料有限公司和太原市天使童装用品有限公司一样,通过山西省中小企业局搭建的融资担保桥梁“输血”成功。今年,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在该省中小企业局调研时强调,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增加就业收入的主要渠道,也是促进创新转型的生力军。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对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要求省中小企业局等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服务意识,整合资源,宣传政策,让更多小微企业及时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和便利服务措施。

 

搭建融资担保桥梁

 

为建立健全担保体系,山西省中小企业局做足了功课。李丽彬告诉记者,为她企业作担保的公司非常正规,当时来核实数据已是晚上7点多,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企业情况,仅喝了一杯水就表示还要调查其他企业便离开了。“他们饭都没吃,给我感觉很好,特别规范,身边朋友也得到过中小企业局融资担保的帮助。”

 

上述两家公司正是通过“政银企保”合作机制贷到了款。山西省中小企业局局长胡荣华向记者介绍,这是一种政府搭台,银行、企业密切合作,担保机构提供中介服务的对接模式,也是缓解当前融资难、担保难的有效探索。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深化与银行合作担保,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建立中小微企业统贷平台,获得授信额度3亿元;推广“助保贷”有效融资模式,全省已设立62个“助保资金池”;建立总规模20亿元的全国首家省级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和一批股权投资基金,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如今,近700户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贷款总额达30多亿元。近期,山西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用于扩充市、县政府风险补偿金,进一步推广“助保贷”等融资模式。

 

胡荣华说,山西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应用平台和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了线上对接、线下跟进服务。平台运行半年多来,注册企业及服务机构达8335家,帮助196家中小微企业融资18.28亿元。百余场金融产品推介会、银企洽谈会也为6900家中小微企业落实贷款466亿元。

 

此外,山西省每年安排财政资金5000万元,为担保业绩突出的机构提供风险补偿。截至6月底,全省215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149.18亿元,在保企业近万家,在保责任余额320亿元,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2.15倍。

 

增强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

 

作为全省首家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政策性担保机构,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500万元,国有资本3000万元、约占18%,民间资本约占82%,2013年位列全省担保业务增速第一的同时也面临着两重困难。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和融资环境影响,客户选择难度加大,企业流动性降低,负债比率加大。另一方面,受山西个别大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金融机构对全省企业信贷支持日趋谨慎,原有信贷规模不断压缩,甚至出现抽贷现象,限制了广大中小企业融资。

 

因此,在政策性担保公司不断加强担保力度、创新融资渠道的同时,山西省增强了其担保能力和引领作用,今年注入1亿元政府专项资金扩充该公司国有资本金。截至6月底,该公司在保企业112户,在保责任余额6亿元,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倍,国有资本金放大倍数20倍。公司国有资本金扩充后,拟再次吸引民间资本,在保责任余额将翻番至近20亿元。

 

完善资本金良性循环机制

 

近两年,山西省在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积极创新,成效显著。业内专家认为,自身不断壮大才是“小巨人”减小融资风险的关键。目前银行没有积极性是由于一些企业融资成本高、没有抵押、诚信较差。而小微企业依靠技术积累原始资本都很慢,更别说没技术,资本市场也没提供获得资本的有效渠道。因此,缺少资本金的来源和积累、负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成为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也不全怪银行。因为银行提供的是借贷,如果小微企业有资本金和抗风险能力,银行就能通过借贷帮它一把。”专家道出银行难处的同时,建议建立中小微企业资本来源机制和积累机制,有利于资本市场良性循环机制的建设,改变金融资本构建的现状。

 

胡荣华表示,下一步全省将继续以缓解融资难为重点,推动创新“政银企保”合作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推广“助保贷”等有效融资模式,通过企业联保、互保,形成资金规模效应和杠杆放大效应,努力破解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


TAG: 有限公司 中国经济 中小企业 服装生意 服装市场


顶:0 踩: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 (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97 (74次打分)
【已经有1人表态】
上一篇 下一篇